首页 -> 2006年第1期
努力做好“空巢”学生的管理和学校“控辍”工作
作者:方瑞丹
一、多管齐下,确保“空巢”学生健康成长
我校所在的镇是一个山多地少、偏僻落后的乡镇。全镇共有4万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有一半的劳动力(约有13000多人)长期在外打工。据各村校统计:全镇父母双方外出打工,把小孩独自留在家里的这样的“空巢”学生,就有2764人。他们在家里跟老人或亲戚生活,甚至无人看管。由于疏于管理,有的“空巢”学生就跟社会不良青年学吸烟、打桌球、上网吧,甚至参与赌博、偷东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我们多管齐下,抓好对“空巢”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在学生中开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动,突出一个“帮”字。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寄宿制学校,尽量安排“空巢”学生在校食宿。内宿生大的有十一二岁,小的只有五六岁,生活未能自理。学校根据学生的来源情况,安排同一个村屯的同住一个宿舍,结成互助小组,由年龄大的照顾一两个年龄小的学生,做到周一上学时一起来校,周五放学后一起回家。在学校期间,年纪大的同学主动帮助小的同学打水、洗衣服、蒸饭等,直到他们学会自理。星期六和星期天在家,如果是父母都不在的,由村屯关工小组督促在互助组中,高年级学生还到低年级的学生家里帮助挑水、碾米等。
2.由学校或家长、村屯关工委小组委托亲戚做学生的代理监护人,突出一个“护”字。我们委托“空巢”学生的亲戚充当孩子的监护人,帮助监督小孩在家按时上学,完成作业、吃饭、睡觉等,避免孩子在因无人看管后跟不良人员来往,同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3.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工委)与外出打工的家长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突出一个“情”字。老师除了像父母亲般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教给学生自理生活的能力外,每一个班主任手中还有一本通讯录,就是与每一位家长联系的电话号码,发现“空巢”学生有不良行为就及时与其家长通话,共同教育学生。
4.学校教师关心学生,突出一个“爱”字。针对“空巢”学生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为了弥补他们亲情上的缺失,学校给予他们特殊的关爱,对他们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
5.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每个班主任都建立“空巢”学生的档案。学校领导、班主任、教师分片分人包干,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变化。对学习成绩好的,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对学习成绩差的,则帮助他们及时找原因改进不足;对生活上有困难的想办法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安心读书。
6.加强法制教育,突出一个“导”字。每个学期,学校都联系镇司法人员、公安干警和关工委到学校开设法律知识讲座、法制教育、例案分析,对“空巢”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并邀请优秀校友或曾经误入歧途的校友回校现身说法,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增强法制意识。
二、措施得力,做好辍学学生的预防和教育工作
我镇中小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家庭困难,无钱送小孩读书。二是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变,一些家长认为“学了A、B、C,照样回家挑泥箕”,导致一些孩子过早地辍学回家。
(一)控制学生辍学的措施
1.建立责任制,做好流动生的家访动员工作。面对“读书无用”思潮波及各家各户,我镇中小学建立并完善班级负责制,做好每个学期的期末收尾工作,对班里思想不稳定的学生进行排查摸底,及时发现,及时进行思想工作。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做好流动生的动员工作。开学前两周,一旦发现学生不到校,就由班主任组织科任老师或组织学生班干进行家访,及时动员;若发现学生已外出打工,则通过其亲人打电话动员,要求学生回校读书。
2.采取缓交书杂费或采取减免的办法,扶助家庭困难学生。每个学期,我镇中小学校发动师生捐款资助贫困生25人以上,减免金额达18000多元。此外,由镇中心校牵线搭桥,引进慈善机构或个体企业老板进行资助,使大部分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2004年以来,国家加大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贫困学生辍学现象得到控制。
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特别是前途理想的教育。我镇中小学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德治校,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启动我镇教育的“文明工程”,即要求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从文明礼仪、卫生意识、学习态度、生活品性等全方位教育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多管齐下,对文明工程的建设常抓不懈。特别是抓好出口关,每校每一届的中小学生毕业,都要开好毕业典礼,并邀请关工委和“五老”到场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请毕业出去后有成就的校友到校进行现身说法。
(二)关注初中毕业回乡后的无业青年
1.以村屯为单位,建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小组或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组。组长由各村村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当地学校校长担任,负责监督初中毕业生在家的生活情况,每个学期集中他们进行学习教育3次以上。还以村屯为单位,由村主任负责统计本村屯的初中毕业后人数,每个毕业生回乡的表现,思想工作动态,发展走向等,并建立档案。
2.采取多种形式的“派”、“送”进行教育。派:每个学期组织无业青年和辍学学生外出考察学习1至2次,增强他们劳动致富自食其力的意识。送:即由镇成人技校老师送“技”下村或由镇司法人员到村下开展法制知识讲座,让无业青年学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意识。
3.做好无业青年的分流工作。初中毕业回家的无业青年,一般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甚至偷鸡摸狗,影响当地治安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村屯关工委乘着外出打工的成年人年前节后回来探亲的机会,委托他们带一批年满18岁的无业青年到外面打工,一来使无业青年自食其力,劳动致富;二来为当地治安减轻压力;三来使他们懂得知识的宝贵,教育他们在家的弟妹好好读书,至少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对“控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措施到位,效果良好
狠抓“空巢”学生的管理和辍学学生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的自理能力和文明礼貌素质显著提高
我镇的学生在家能主动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对学校的教育很满意。每一所学校,墙壁处处洁白,校园地面干净,学校秩序井然。学生衣着俭朴,仪表端庄,很有礼貌,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或在村屯里,见人家推车、老人挑东西、提菜等,都能积极主动帮忙。
(二)学校的教育得到广泛赞誉
家长们都说:“在这里读书,学生懂礼貌,会做人,有安全感,我们家长放心。”每个学期都有外地学生到我镇来求学;我镇许多在外工作或当了老板的家长,也纷纷把子女从城市转回镇里读书。
(三)促进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经过多年的教育,镇中小学培养出一批批遵纪守法,懂得为人处世的合格学生,促使我镇的社会治安大为好转,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如今有损村风民风的现象不再发生了,打架斗殴也都销声匿迹。以“脏、乱、臭”出名的灵马街,在学校养成教育的熏陶下,现在街上的学生每天都坚持打扫自家门前卫生,人们也不再乱扔乱丢东西,整条街道改变了面貌。
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加强对“空巢”学生的管理,做好“控辍”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意义重大。我们将坚持不懈地探索在新形势下做好这两项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为富民强县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广西武鸣县灵马镇中心学校,530108)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