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辨疑



  我不得不甚至有些洋洋得意起来。红学的研究历史如此长久,可以说是已经相当成熟了。但是居然还能提出这样的观点,即对例如脂砚斋、高鹗这样的人发生怀疑,进而考虑这些人居然都是乾隆的文化特务。
  这个观点并不复杂,然而具有突破性质。因为这本身就对认识《红楼梦》这样重要的事情产生革命性质的影响。这样的幸福,的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享受的到的。特别是考虑到,按照这样的推论,我们终于能够看到完整的《红楼梦》。而发现完整的《红楼梦》,即使是最保守的评价,可以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在我们进入下面的内容,即结合历史对作品加以考察之前,我愿意就这个问题再说一些。因为下面的课题完全是陌生的,而我又的确不是文学、历史学的专家,所以只能作一些比较初步的工作。但就是这样初步的工作,以前也根本没有被涉及。
  而现在马上要着手进行考察的课题简直就是轻松到了愉快的地步了。我将尽可能地谈到我的一些观点。当然,以前已经有专家学者为这里的讨论提供了可靠的调查研究基础。
  整座红学的大厦就是由这样一些热爱作品的人们无私地搭建起来的。这里的论述当然不能脱离前人的劳动。相反,这里尽量多地涉及前人这个方面的工作,加以总结,然后得出我的观点结论。
  首先必须区别这样一些不同的事情。一方面是历史客观事实;而另一方面则是我们根据种种历史事实,加以归纳、推论、总结,以得出我们的结论。我要说,必须区别这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什么在前,什么在后。如果先前的一些结论与后来的历史考证发生了冲突,将如何取舍呢?
  所以必须尽可能地确认史实。只有基于确凿的史实的观点才是正确的。这样就不得不承认,人们关于“脂砚斋”的历史的确是一无所知。人们只是根据这个家伙加在作品中的一些批语,得出一些结论。人们普遍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一个极亲密的人。或者是朋友,或者是亲属,或者就是续妻等等。人们认为,脂砚斋参加了创作。有的人干脆就把脂砚斋当成了作者。当然这种观点并没有特别强有力的历史资料加以支持。
  我不得不说,以上的推论尽管有意思,甚至大胆。但是非常可惜,说的含蓄一点,没有人有证据能够证明;说的夸张一点,都是瞎猜。
  所以我立刻就遭到了这些人的反击。他们可能会说,你怎么就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莫非当时你也在场吗?
  你看,因为我当时不在场,所以他们剥夺了曹雪芹的著作权。
  可以说,曹雪芹其人还不是完全虚幻似的存在的。一方面,他有一些与朋友的和诗流传下来;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遗物经过这么几百年传下来。据我所知,不外是几只书箱,一幅画而已。这就是说,和那个神龙不见首尾的脂砚斋不同,曹雪芹的影子的确很淡,但是多少还有一点线索。
  好,为了论述的全面,我们不妨从头来。
  《红楼梦》所描写的主体,大家族的衰亡,这在我国历史上简直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情。只要有文学作品,关于这个方面的描写、感叹就不可数计。这里不再举这个方面的例子了。总之,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人,就有关于这个方面的大量描写。
  那么《红楼梦》所描写的又是哪个家族的历史呢?其实关于这个方面,倒是没有什么人提出非议。至少我还没有看到。既是对于那些一心把水搅混的人来说,否定《红楼梦》与曹家有关,恐怕也是太困难了吧。即便大家在各个地方都争吵不休,在这里还是比较一致的[63]。
  在确定了与曹家的密切相关之后,剩下的任务就是确定曹雪芹这个人了。这个人是不是存在呢?其实问题不如这样提,《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存在呢?显然,这个人必然存在。总是先有作者,然后才有作品。
  那么这个人是不是叫做曹雪芹呢?退一步说,这个人即使不叫做曹雪芹,也可以叫做例如曹芹雪。总之,名字的确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样,问题就是在于确定曹雪芹与江南大族曹家的关系了。应该说,这才是问题之所在。人们最多说作者和曹家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不能否认作者曾经存在过。
  从作品看,作者本身的确是经过正规的贵族生活的。这样,如果说作者不姓曹,那么也可能姓李。因为李家和曹家一块倒霉。但是这样的可能又不是很大。如果这样,作者为什么不叫李雪芹呢?另外,李家和曹家尽管联系很紧密,但是家族历史还不是完全一样。从作品看,还是曹家更加可靠。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其他的贵族子弟写的呢?
  要是这样推论,就越来离题越远了。所以即使从作者贵族出身这一点来考虑,认为作者是曹家后裔的可能性就较大。而且其实这也是目前主流的观点。很难想象像《红楼梦》的作者会不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子弟。
  下面将讨论这样的问题,即该书的作者究竟是曹雪芹一个人,还是如脂砚斋透露给读者的那样,是集体创作。
  要说我们对曹雪芹所知不多,这是实情。但是要说我们对此人一点信息也没有,如同那个脂砚斋一样,就不符合实际了。据说曹家在查抄之后,剩下的人口被雍正皇帝迁到北京。而且还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房子安身。
  曹雪芹出生不久,康熙去世。康熙去世的时候,曹雪芹应该不超过十岁。然后是随同族人迁到北京。在乾隆十五六年的时候,曹雪芹曾经给皇家厨房做过杂役。不久即迁出北京。结庐北京西郊人迹罕至之处。
  显然,这个时候离开北京,自然是出于写作《红楼梦》的需要。为什么一定要在人迹罕至之处写作呢?显然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可见曹雪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样的书。如果不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又何必跑到没有人的地方呢?和族人在一起,还可以在写作之时得到帮助。
  据说曹雪芹是“一家人”迁到西郊。那么这个“一家人”如何构成的呢?要说《红楼梦》里以贾母为首的上下几百口也是“一家”;而古人“梅妻鹤子”,隐居世外,一个人也是一家。这样“一家”与“一家”的差距就太大了。而曹雪芹,据说除了一个儿子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亲人。最多再加上一个妻子,或者是续妻。所以严格界定曹雪芹在写书的时候,都与什么人同居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在没有其他的证据之前,这里认为曹雪芹在写书的时候,没有其他的成年人与之同居。
  再进一步,问题在与曹雪芹是不是来到人迹罕至之处写作。可以说,已经有学者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分析的相当有功力。我也说不出更多的东西。曹雪芹写作的地方,据说离任何人的住处都很远。据说他的好朋友们都是在曹雪芹已经逝世之后才赶到他那里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那么不仅要问,为什么曹雪芹和亲属“合著”《红楼梦》的时候,反而离开族人聚居的地方,独自跑到荒野中呢?这不是很奇怪吗?为什么他的亲属没有一个人随他跑到西郊呢?由此可见,“合著”说没有存在的可能。
  那么曹雪芹和他的亲属之间的关系如何?可以说,并不融洽。曹家的人遭经巨变之后,已经噤若寒蝉。偏有曹雪芹敢于指责皇帝老子的种种非人之处。当他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还能够说小孩子不懂事加以容忍。但是长大之后,其他的人躲避他还来不及,那里还会招惹他呢?
  据我所知,曹雪芹的经济来源近乎枯竭。其生活主要的依靠是卖画,很不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雪芹很容易被亲属认为是个无底洞。至于传说曹家的人曾经向某贵族索债,据说还有几万两银子。这样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很有把握。不要说曹家的人早就失去了社会地位,没有权利索债。就是去要,也没有人敢给。就是敢给,曹家的人也未必敢要。即使要回来,也保不准被皇帝知道,以窝赃罪再处罚相关的人。
  总之,曹家当时的情况很恶劣,而曹雪芹又要准备写一部更加恶劣的书,所以很难想象曹雪芹不跑到西郊去。
  从这里可以看到,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计划十分周详。这就是说,认为曹雪芹没有写完《红楼梦》缺乏根据。难道曹雪芹没有仔细考虑到与事情相关的情况吗?所以我认为,问题与其说是作品是否完成,不如说是作品是否能够逃过乾隆的文网流传下来。由此可以推论,当时有地位的贵族还是能够看到全部作品的。乾隆就更加不用说了。那么是不是有可能从这些人的资料中找到完整的《红楼梦》呢?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如果考虑到曹雪芹或许在生前为他的作品安排了一个比较可靠的地方,[64]那么从曹雪芹这条线索找到作品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些。
  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曹雪芹结庐西郊之后的交际,给人的感觉似乎曹雪芹不是一个交往频繁的人。这从他居住的地方就可以看到这一点。以至于专家认为曹雪芹实际过的是隐居生活。我只知道曹雪芹和谆氏兄弟、张宜泉这三个人来往比较密切。
  谆氏兄弟的身份相当可疑。此二人本身是破落旗人子弟。从二人与曹雪芹的和诗可以看到他们的立场的确与曹雪芹的好朋友张宜泉不一样。只要仔细揣摩一下诗的意思就可以得到这个结论。
  另外,曹雪芹的诗也很能够说明问题。张宜泉说,君诗未曾等闲吟。而据说曹雪芹流传下来,得到确认的只有一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
  这还有什么令人怀疑的呢?这无非是说,乾隆这个小子一定很感兴趣,让你们这两个家伙在我老人家跟前装神弄鬼!
  另外,乾隆为了庆祝太后生日,大排戏曲。几十步就是一个戏台。这种情况也当真是“鬼排场”了。
  这里又遇上这个问题。和脂砚斋的批语类似,谆氏兄弟与曹雪芹的诗究竟对于认识当时的背景有什么价值呢。还是那句老话,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这就是说,这些人的话的确透露出当时的一些背景,但是要批判地对待,因为他们也的确有混淆事情真相的目的。
  可以说,直到现在,人们对于作者曹雪芹知道的仍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不加分辨地把一切资料都当作完全是正面材料加以确认,就显得特别草率了。
  至于曹雪芹的遗物之一,那两个书箱的确留下了一些关于曹雪芹续妻的一些情况。现在要问,书箱是怎么落到张宜泉的手里呢?我推论,很可能是曹雪芹在那个草庐内新婚之时,张宜泉作为贺礼送给曹雪芹的。在曹雪芹三年多一点逝世之后,其夫人离开西郊之时还给张宜泉。
  所以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之下,清政府居然会允许把有关曹雪芹的物品留下来而没有加以处理呢?我认为,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这是用来证明新婚夫妇关系融洽的证据。否则假新娘的面目很可能被揭穿。我在上面已经把我所知道的疑点说出来了。应该说,这些漏洞清政府当然也会感觉到。所以他们要把这两只书箱留下来。
  可以说,这两只书箱上面,没有其他的东西,全是令人肉麻的互相讨好的话。应该说,曹雪芹无论如何不是这种喜欢吹捧对方的人。书箱上面的诗写的并不坏。与曹雪芹的风格似乎不矛盾。但是其内容,可以说,似乎不是曹雪芹这样的人能够写出来的。如果以上推论成立,那么这就是说,曹雪芹从一开始就洞悉对方的阴谋。虚与委蛇的目的不外就是麻痹统治阶级,同时也留下一些线索让后人了解到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险。
  如果允许进一步猜想的话,甚至可以说,或许脂砚斋就是乾隆本人也说不定。证据归纳一下,如下:
  1.脂砚斋是少数见过全书的人。这就大大缩小了范围。还是要计较一下,《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等,究竟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还是有他的亲属参加创作。开始人们很容易接受后面的论点。但是经过推敲,考虑到当时的危险环境,人们就会同意,作品是曹雪芹独自完成的。另外,说“集体创作”本身也不科学。在什么场合才能叫集体创作呢?如《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的。这就是说,革命思想不是一个人的产物,而是两个人的共同劳动成果。另外,一本历史书,某一部分由某个人写,最后由一个人定稿,如《资治通鉴》。那么文艺作品,特别是小说,“合写”就不是特别普遍了。特别是《红楼梦》这样结构紧密,天衣无缝的作品,别的人的文字甚至很难插进去。
  而我们知道,一开始的时候,不是直接拿到书坊中去卖。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抄本,在王公贵族的范围内流传。这就是说,即使是一般的王公贵族也未必就看到了全书。
  2.这里特别重要的是所谓乾隆公然索要书稿的事情。《红楼梦》就是写乾隆的,而且也就是写给乾隆看的。诚所谓知音也哉。乾隆比他的手下提前觉醒,主动索要书稿,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了。而且大家都知道,自从乾隆拿走书稿之后,作品的下半部分从此也就下落不明了。
  3.所以我们的推论不妨推进一步,在乾隆之前,是否有人看过全书呢?我认为,没有人看过。曹雪芹是一部分一部分地流传他的手稿,如果全书已经流传完了,又何必“索要”呢?既然是皇帝索要,拿来之后当然不能自己先看,或者抄好一份备份,自然要马不停蹄地拿给皇帝。
  4.那么在乾隆之后是不是有人看过全书呢?这倒是有的。但是这绝对不是说乾隆看过之后哈哈一笑,不了了之。实际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我估计可能是乾隆自知智力低下,所以有选择地拿给他所信任的心腹仔细鉴定一下这本书。
  5.所以说如果《红楼梦》全书毕竟在旗人贵族的圈子里流传过,这就是唯一的机会。乾隆比如说让蒙府鉴定一下该书。所以如果有人与蒙府的关系非同一般,还是能够看到全书,并因而写下什么“组诗”之类的东西出来。
  6.但是乾隆最终还是要了曹雪芹的命。而且也扼杀了作品。所以说看过《红楼梦》,而又于作品关系密切的人物,简直就是屈指可数。既然能够排除作者的亲人好友参加了这个工作,那么就剩下作者的敌人了。
  7.尽管作者的敌人大有人在,但是能够像脂砚斋那样冷嘲热讽的,就不多了。通过分析脂砚斋的口气,可以看到这个人能够比曹雪芹更加“暴露”,嘲笑当时社会上的种种弊端。一般人并没有这个胆量。
  8.另外,脂砚斋与贾宝玉的关系非同寻常。[65]以至于很多人产生错觉,认为脂砚斋就是作者。这个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以曹雪芹当时的身份看,要说他是冷子兴还差不多。要说他是贾宝玉就差太远了。如果我们知道贾宝玉的原型是乾隆,那么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脂砚斋——贾宝玉——乾隆,这是不同层次上同一个人的不同名字罢了。
  9.从脂砚斋批书的时间上看也基本符合这个推论。脂砚斋批书是从1758~1767年之间。大约是这样。这就是说,如果脂砚斋一直在曹雪芹身边,为什么会这么晚才开始批呢?要知道曹雪芹开始写书的时间,应该不迟于1750年。而如果是其他人,则这个时间又显得太早了。例如很有名的蒙府。可以这么说,脂砚斋批书的时间,应该在其他批书人之前,而又在曹雪芹完书之后。至于是不是这样,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10.从脂砚斋批书的过程看也是这样。显然,脂砚斋不掌握曹雪芹的整体思想。而是和我们一样,看一遍又一层新的想法。与我们不同的是,我们需要猜测书中的人物,而脂砚斋则千方百计地布散烟雾,不让读者看到庐山真面貌。如果说脂砚斋是曹雪芹的亲属,那么为什么不就近请教作者本人呢?而是自己一遍一遍地揣摩呢?
  综上所述,结合当时的情况,脂砚斋当是乾隆最合适。从另一方面说,乾隆也有叛逆的一面。只不过没有人注意到罢了。例如乾隆很喜欢打仗,偏偏打得一塌糊涂。也特别喜欢虚热闹。好色。如贾母所说,不听妻妾劝,吊死几个皇后之后,干脆不立皇后了之。晚年热衷喇嘛教。宠爱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如何坤。等等,等等。
  [63] “几回掩卷哭曹侯”。这是与雍正争皇位的十四子的孙子写的。
  [64] 我简直就要说,曹雪芹必然会这么做。
  [65] 例如有人注意到脂砚斋在谈到王夫人、贾宝玉关系的时候,往往感情很不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