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第13期

租来的爱

作者:金 艮






  一
  
  林继虹出生于高知家庭,父母均是江西大学教授。17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南昌某大学附中当教师。她青春洋溢,容颜可人,一出现在校园就吸引了众多渴慕的目光。刚开始人们还以为她是娇小姐,待一个学期下来后,人们才明白她是个事业心极强的好老师。
  林继虹任教高一的差班,还当班主任。她一边认真教学,一边耐心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仅一个学期,全班成绩和纪律跃升到年段中上。其他科任老师佩服她,年段长赞赏她,校领导也开始重视她。林继虹没有自满,一步一个脚印地迈着。三年后,班上的高考成绩名列全校26个班级第二名,而入校时这个班的成绩是倒数第二!
  也许是看上了林继虹出色的才貌,年段组长郑盛吉向她发起爱情攻势。郑老师教数学,比她大三岁,也早她三年从武汉大学毕业。虽然他家在九江市的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但他的甜言蜜语和堂堂仪表,还是打动了林继虹的芳心。不久,林继虹同郑盛吉结为伉俪,第二年,他们的一双儿女郑双、郑对来到了人间。
  这对上帝赐予的龙凤胎,带给他们的快乐却很短暂,因为繁重的家务和骤然增加的家庭开支,让他们有点力不从心。趁一个机会,郑盛吉辞职下海,在昌北创办了盛吉铝材厂,经过一年多的打拼,厂子迅速红火起来。郑盛吉对妻子说,挣那么点死工资不划算,你辞职吧,协助我把厂子做大。林继虹当时正引领学生冲刺高考,她断然拒绝了丈夫的要求。郑盛吉叹息她“朽木不可雕也”,而后聘请一位来自苏州的女大学生鲁艳做了助手。
  又一年后,郑盛吉有了车子,有了司机,有了“小蜜”,成了像模像样的小老板。遗憾的是他已经变成一个夜不归宿的男人,他常常称出差在外地,就是在家也天天外出应酬。这一晚,林继虹有事去厂里找他,没找着。后来遇上他的司机雷友才,她问他郑盛吉的去向,雷友才支支吾吾不愿说,在她的追问下,才很不情愿地说郑老板可能去了鲁艳的租住屋。她找到那里,赶巧目睹了丈夫在鲁艳屋里享受着“二人世界”。她对已经背叛了爱情的丈夫愤恨不已却又束手无策,最终,她选择了离婚。
  那年,他们的孩子不到三岁。鉴于郑盛吉有错在先,法院尊重林继虹的意愿,判决男孩由林继虹抚养,女孩归郑盛吉;他们刚买的一套新房归林继虹母子所有;郑盛吉一次性补偿儿子抚育费10万元。郑盛吉认为这个判决对他有失公允,但也不上诉。他找林继虹大吵了一场,声言“永远不想见到你”,而后履行了法院判决。据说,他离婚后贱价卖掉了铝材厂,带着女儿去了鲁艳的家乡谋发展。
  这场家庭纠纷平息下来后,热情开朗的林继虹变得沉默了。不久,她患上了咽喉炎,咯血,说话疼痛,她一边吃药一边坚持上课,待一个学期结束,她才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你来迟了!你的声带已有三分之一坏死,再不手术,你将会成为哑巴!
  林继虹的声带最终被切掉近一半。出院时,医生再三警告:你剩下的声带很脆弱,不宜作连续20分钟以上的讲话了,否则可能引起旧病复发。作为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这一警告意味着她必须永远离开她所钟爱的能够施展才华的讲台。林继虹为此痛心疾首。最终,校领导安排她在校图书馆当了图书管理员。
  
  二
  
  告别了紧张的教学岗位,在相对悠闲的工作环境中,林继虹才有空暇去思考这段失败的婚姻。她想,郑盛吉固然有错,但自己也不是没有责任呀!自己只顾埋头教学,对在商场上艰辛拼搏的丈夫,没有去关心他和体贴他,才让情敌乘虚而入,覆水难收。
  儿子郑双是3岁半才离开保姆进入幼儿园的。之前,她将儿子改名林双,她不想让这个“郑”字扰乱她的情绪。然而,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他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先是儿子问妈妈:“我有爸爸吗?他去哪儿了?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接送,而我只有妈妈?”林继虹想:先得向孩子瞒一瞒爸妈离婚的事,等他长大了再告诉他真相吧。她知道没爸的孩子是不幸的,她目睹过不少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学校里受人歧视的事,于是她说:“谁说你没爸爸?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出差,要过几年才能回家。”
  不久,儿子又问:“我为什么跟妈妈姓?别的小朋友都是跟爸爸姓的呀,我爸爸到底是谁呀?”林继虹想不到儿子竟会冒出这个问题来,她支吾了许久才说:“孩子并不是非得跟爸爸姓呀!跟妈妈姓的人也不少!”儿子又要爸爸的照片,看看自己爸爸是什么样子!离异后,林继虹早已把有关郑盛吉的照片付之一炬了,她只好又撒谎:“你爸爸的照片在我们搬家的时候遗失了,过些日子我叫他寄几张来!”
  儿子快5岁了,不知道他还会想出什么问题来。有一天,林继虹看了一部美国电影,产生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没找到理想的男人之前,为儿子租一个临时爸爸!
  她在一家电视报上匿名打出一则租赁广告,约定对方:第一有男子汉气概,第二对孩子有爱心,第三对她不能有非分之想。并附有两个承诺:每月不少于两天陪她儿子外出游玩,每天100元报酬;绝不破坏对方家庭。广告刊出后,信件雪片般飞来,她选择了三位。见面时,因前两位对自己的美貌太在意被林继虹放弃了,她不想因此节外生枝;后一位相见,双方都感到哑然——他就是郑盛吉原先的小车司机雷友才。
  “原来是你呀?不好意思!”雷友才红着脸想走,林继虹说:“为什么要打退堂鼓?我们不可以谈谈吗?”雷友才说:“我是打工仔,你是老板娘,岂敢高攀!”林继虹说:“不,那是当年的事,现在我们平等了,我看你符合要求,就算是帮我忙吧!”在一家茶楼,林继虹把她的想法和盘托出,雷友才也介绍了自己这一年的不幸:在酒厂当会计的妻子李楠,携公款六十多万元与情夫方厂长私奔,成了网上通缉犯。而他离开铝材厂后,租了一部货车跑长途,同8岁的女儿雷冰相依为命,每次出车,雷冰只能一个人在家,上学、做饭、洗衣,她样样都要干。林继虹听了好不同情,就去了雷友才家,果然看见雷冰做完作业在擦窗台。林继虹感动得差点掉下泪来:多么懂事的孩子啊!其实,她也成了单身孩子,她何尝不需要母爱呀!
  翌日,他们相约去青山湖游乐场玩了一天。原先双方约定,让自己的孩子叫对方爸爸、妈妈。奇怪的是,这两个家庭似乎天生有缘。林双说,我终于见着爸爸了!他们“父子”坐飞车,玩游艇,其乐融融;而林继虹“母女”通过几番交谈后,也渐渐消除了心中的隔膜。雷冰说,我的亲妈妈成了坏人,不要我和爸爸了,今后,你就做我的亲妈妈好吗?望着孩子渴求的目光,林继虹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
  此后,两个家庭经常“合伙”玩乐,逛公园、看演出、去郊游……仿佛是幸福的一家子。林双对大他4岁的雷冰十分友好,亲热地“姐姐、姐姐”喊个不停;雷冰也知道大小事情让着“弟弟”。遇上雷友才出车,林继虹也不放心让雷冰一个人呆在家里了。她把雷冰接到自己家,给她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小雷冰也不用去干那些并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该干的家务了。
  第二年暑假,雷友才又要跑厦门了。他对林继虹说:“车上有空位,我想带两个孩子去看海,你放心吗?”林继虹早就知道两个孩子想看海,但又担心影响他的工作。友才说:“没事的,我这次出车只送货,有两天空闲时间可以玩的!”林继虹同意了,两个孩子兴高采烈地跟着雷友才上路了。
  一星期后顺利到家,“姐弟”俩滔滔不绝地向林继虹讲述这次旅途的见闻。他们看了跨海铁路,游了海滨浴场,登了鼓浪屿,吃了客家饭。雷冰还画了一幅画送给她:高楼林立的厦门岛边沿是一片宽阔的海域,蓝色的海面上,有远行的客轮,有捕鱼的渔民和自由飞翔的海鸥……林双不会画,只会大声呼喊:海浪!沙滩!金门……林继虹明白,这是5岁的儿子过得最快乐的一周,而这种快乐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到的,也不是她可以给予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