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19期

耍猴成大圣

作者:苏景义






  新枣市文化局文化事业总公司下属有个大圣猴子武术团,简称大圣猴团。该团有猴72只,只只体健身灵,不仅会腾挪跳跃、翻跟头、拿大顶,而且个个会使棒、耍刀、打拳、弄剑。令人更加稀奇的是这72只猴子一齐跳上台来,不论舞棒耍刀,都整齐划一,煞是好看。大圣猴子武术团的72只猴子能训练到这个程度,是几代驯猴人辛勤努力的结果。俗话说:有耕耘就有收获,前几年大圣猴团没少给文化局挣钱。
  后来,文化局一些下属经营单位如电影院、剧团、放映公司等,效益一路走下坡路。相比之下,大圣猴团就更显得红火、富裕,于是不少人都想尽办法争当大圣猴团团长,最后,刘光荣独占鳌头,当了团长。他一上任就算账,自己为争这个团长,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钱花了整整10万元。若按正常速度,要捞回本来就得5年。这中间若是上级领导换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己一旦被撤换,那亏可就吃大了。他打定了主意:不行,我得加快速度捞!他订的计划是:两年捞回本钱,第三年得弄个三万五万的。
  他采取的措施很简单:一是加大演出强度,加快演出频率,不停地驱赶着猴子们天南地北地拼命演出挣钱。二是减少开支,首先拿猴子的伙食费开刀。过去每只猴子1个月的伙食费为l00元,现在减半,改成50元。让猴子们吃的枣啊、米团啊、瘦肉啊,过去都是精挑细拣,现在为图便宜,枣买霉枣,米买陈米,肉买馊肉。
  到二年头上,刘光荣乐得合不拢嘴,他算了一下账,除去上交,他不仅捞回了l0万元本钱,还净赚了三万五——超额完成了他的原定计划。
  可是猴们就惨透了。由于超负荷的劳累,加之营养跟不上,一只只变得瘦弱不堪,少精乏力,不要说舞棒弄枪,连跳都跳不起来了。这样的猴子再去演出,当然就挣不来钱了,于是过去红火的大圣猴团开始入不敷出。然而刘光荣并不着急,虽然猴们不行了,还有“大圣猴团”这块金字招牌呢。他就打着“大圣猴团”的金字招牌到处贷款借钱。被借钱单位都还认为大圣猴团是国内外名牌,钱借给他们最放心!刘光荣在借钱上也很有心计,总是多借几家,每家数额都不太大。他知道自己这钱借了就没准备还,借了谁家就坑了谁家。他总还算有点良心,不想盘住一家把人家彻底坑死。
  一天上午,市里来了个外省参观团。市里领导左思右想没有什么特别的节目招待人家,就想到了“大圣猴团”,这可是省内独有,国内少见啊。让他们看看本市的稀罕物、拿手戏吧。
  猴武术表演之糟糕可想而知:一只猴子翻跟头翻不过去,仅打了两个滚。一只猴子耍刀,由于少气无力,差点儿把自己的猴爪砍掉。客人都捂嘴笑,市长的脸通红。
  客人一走,市长就把文化局长召来问罪。文化局长眯着两只小眼儿还不相信呢,说:“不会吧,不会吧。”气得市长呵斥连声,只剩没动手打人。
  文化局长这才认了真,忙去“大圣猴团”查看,一看果然不错:猴们一只只东倒西歪,又瘦又弱。再一问效益,更吓他一跳,靠贷款维持,已欠下外债几十万元了。
  文化局长找到刘光荣,问他怎么弄成这个样子!刘光荣这理由那原因的说了半天,先是说猴子老了,到这个年纪的猴子都是这个样;后又说现在的演出环境不行,大气候使然……
  文化局长虽然苦皱着脸点头,但心里像明镜似的:“你他妈捞得也太心急了嘛,两年就把个红红火火的单位弄成这样!”但他却既不敢点破也不敢深究,他怕拔出萝卜带出泥,弄不好把自己也带进去了。他只好说:“你们先写个报告吧,局班子抽空研究一下,看今后大圣猴团该怎么发展。”接着又叮咛:“大圣猴团是我们市的名牌,那些猴们也相当于明星,你得想办法安排好。猴,一只不能死;人,一个不能走。”
  不久,刘光荣把报告就打上来了。文化局班子成员开会,对大圣猴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是:经营、管理不善,形势严峻。开出的救治方法是:走马换将,派得力人员来当团长,挽救残局。
  消息传到刘光荣耳朵里,他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好了,自己到大圣猴团虽短短两年,但吃也吃了,捞也捞了,面对目前的败局,自己正巴不得抽身走人呢。他现在倒担心没人愿到这单位来,没人来顶职,他可就难脱身哟。
  果然不错,文化局长和书记连日出去,说服张三动员李四,但嘴皮磨破,被动员的人都是死活不来。动员得急了,对方一句话出口:“大圣猴团富得流油的时候,咋想不起我?”噎得局长、书记半天没话说。
  回过头来,文化局长、书记只好去安抚刘光荣,让他继续干下去。刘光荣就摆了一大堆困难,说这也需要钱买,那也需要钱添置,实在没法儿再干下去。局长和书记小声研究了一会儿,决定从局业务经费里给他拨10万元过来,提出的条件仍然是:猴,一只不死;人,一个不走。
  一晃半年过去了。一天,局财务科长皱着眉走进局长办公室,说半年给大圣猴团拨的款加起来都超过30万元了,他们的刘团长又跑来要钱了。
  局长说,这可怎么办呢?这都成了无底洞了,回头非把文化局也给拖垮不可。财务科长说,最好设法改一改,把猴团改成刘光荣他们自己的,咱们就能甩掉这个包袱了。局长说,那刘光荣他愿意不愿意呢?财务科长说,他绝对愿意,最近我听说他到处打听人家外地怎么做的嘞。
  局长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说:“改,改得越早越快越好。”
  一个想甩包袱,一个想接包袱,事情进展得果然迅速。半个月后事情就办利落了:刘光荣向文化局交1080元,大圣猴团改为刘氏大圣猴团。账是这样算的,原价值3万多元的72只名牌猴,因为现在病弱不堪,每只按250元计价,共折价一万八千元;加上房屋设备折价、抵扣外欠贷款60万元,尚余1080元。
  文化局职工们听说,刘光荣仅掏一千多元就将赫赫有名的大圣猴团给买断了,都议论纷纷,说公家太亏了。文化局领导为此开会解释,说大家算算账:去年半年,大圣猴团就花了局里近40万元;今年他一买断,局里不但不用再向它拨钱,一次性拿回来一千多元不说,每年还能收它点管理费,看哪样合算?我们当领导的,要文凭有文凭,要资历有资历,不可能办傻事啊。
  刘光荣做梦也没想到,大圣猴团一夜之间真成他自己的了。为此,他大摆宴席宴请职工和朋友,又派人到山东买金丝枣犒劳猴们。
  但夜里回到家,他老婆却伤心得泪流不止,说揽下72只癞皮瘦猴,活不能演出,死不能吃肉,每天还要张嘴吃食。外加60万欠款,你憨呀你?刘光荣却笑着说:“你真是妇人之见,三个月之后你就知道了!”
  只见刘光荣买来了优质大枣、上乘米、活鱼鲜肉,每天做好了喂养猴们。只一个月,猴们就变了样,毛色开始光亮,脚腿开始灵活。一些职工就说:“猴们可以演出了,咱们出去演出吧。”刘光荣眼一瞪:“演什么出,那样来钱太慢了。”
  他派人去电视台做了广告,发布大圣猴团处理名牌猴的信息,而且在广告中把他的猴宣传得只差不会七十二变,不然就是真正的孙大圣了。
  现在各地公园、动物园很多。听说有这么好的猴,就都带了现款来买。每见来买者,刘光荣先不说价,总是拉出一只猴来让其做全套表演。然后,一口价:两万五。买者总是丢下钱,拉了猴就走。
  不到两个月,72只猴全部售出,所得猴款,除去还那60万元贷款,还剩整整120万元。
  见没一只猴了,职工都做卷铺盖回家的准备,刘光荣闻讯,忙召集职工开会,给每个职工5000元,让他们分别赴各地深山买猴,西到四川峨嵋山,东到东海花果山,南到云贵深山,北到长白山。不久,50只猴买回来了,他们边养边训练,三个月一批地卖。据不完全统计,当他们卖了一千多只猴的时候,国家强调野生动物保护,各地都封山护猴,不准捕捉,断了他们的猴源,他们红红火火的猴生意才告终结。
  猴生意虽然结束了,但刘光荣抓住“大圣”牌子不放。后来,他成立了“大圣”集团公司,下属大圣服装公司、大圣餐饮公司、大圣副食品公司、大圣房地产公司等十几家公司,财产上亿!刘光荣成了大老板,连他过去的老上司文化局长见他都得预约。一次,老文化局长有急事要找他,但预约后等了五天都没见到他的面,气得局长一跺脚:“妈的,想当初要不是老子,你……”这时,里边一声喝问:“谁大胆在外边喧哗?”一个膘肥体壮的保镖应声而出。老局长吃了一惊,吓得把下半截话都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