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 |
二、河流与船 | |
二、河流与船
要谈漕运,先得谈谈我国河流分布情况和船只使用情况。 我国有很多河流,比较大的(流域在一百平方公里以上的)约有五千多条,总长度为四十二万多公里,其中最主要的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和淮河。这些河流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联系着千百条支流和湖泊,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和南部,构成了四通八达的水上运输网。 我国的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淮河等,都是从西向东流。著名的大运河把这些河流从南到北联结了起来。大运河贯穿了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四省,有一千七百多公里长。它主要是用来运输粮食,所以又叫“运粮河”。它在我国历史上,对于沟通南北、促进物资交流和文化交流,特别对于漕粮运输,起过十分重大的作用。 我国的水上运输既然具备着这样优越的条件,所以我们的祖先对水道的运用一直是十分重视的。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傍水发展起来的。例如,我国的古代大都市长安、洛阳、汴梁(今开封)、邺〔yè〕城(今河北大名东)、扬州、京口(今镇江)等,都靠近江河。河道的变迁往往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兴衰。拿河北省南部的大名为例:它是宋朝的北京,《水浒传》上有这样一段对大名城的描写:“这北京大名府是河北头一个大郡冲要去处,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年例北京大张灯火,庆贺元宵,与民同乐,全似东京(今开封)体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也有着这样的记载:“大名故时黄河流经其间,江淮闽蜀之货,往往远者万里,近者数千里,各辐辏〔fú-còu,聚集〕至……。”这都说明当时大名城的繁华是盛极一时的。可是一旦黄河改道南徙〔xǐ,迁移〕后,它的地位就被位于运河上的临清所代替。另外,还可以从清江浦(今江苏淮阴)的发展得到一个反证。这座城市在清朝顺治年间只有居民三万一千多人,但由于运河的恢复通航,经过一百多年,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这里的人口便迅速增加到五十四万。 随着城市的增多和城市本身的不断扩大,城市工商业的日益发展和人口的集中,城市,特别是作为每个朝代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的京城,对于粮食的需要量迅速增加,如何有效地运送粮食供应京城的需要,便成为当时一项重要的任务。在火车、汽车、轮船等近代化运输工具出现以前,运输工具不外车(指人力车、畜力车)马(包括骡、驴、牛、骆驼等)船(木帆船)三种。就这三种运输工具比较,拿运粮为例:人担马驮,不过百多斤或几百斤;畜力车也只能载运千余斤或几千斤,再加上人马消耗,很不利于远程运输。一只中型的木帆船,却能装载万斤或几万斤,大型的更可装载十多万斤到几十万斤。因此,凡是有水路可通的,当然主要依赖木帆船了。这可以说是漕运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客观根源。 正因为我国的河流众多,具备着发展水上运输的优越条件,所以远在公元前二千二百多年,就已出现了船只制造的事迹。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船只的利用已经相当广泛了,特别是位于现在江苏、浙江一带地区的吴国和越国,都已经有了专门造船的工场,叫做“船宫”;工场里有造船的专业工人,叫做“木客”。 在水道交通方面,当时已有了人工水道,如黄河和济、汝、淮、泗诸水之间有鸿沟沟通;长江和淮、济、沂诸水之间有邗〔hán〕沟贯穿着。 秦汉时代,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局面,不仅水上交通更加便利,而且在船只的制造技术上也有了重大进步。那时的船已包括供人乘用和进行物资运输的官船和民船,专门从事军事活动的战船,专门捕鱼的渔船等。因此,在船的制造上也已经能够根据不同用途,造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船,例如供民间运输用的有扁舟、轻舟、舲〔líng〕船,作战用的有戈船、楼船、桥舡〔xiāng〕等。 隋唐时代,由于结束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水上交通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船的制造上已经出现结构精密的大型木船。据史书记载,隋炀帝游江都(今江苏扬州)时所乘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船共分四层,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房;中二层共有一百二十个房间。皇后所乘的叫翔螭〔chī〕舟(螭是雌龙的意思),比龙舟稍小一些,但结构与龙舟相同。其它随行官员和侍卫人员、宫娥彩女等,分别乘各种类型的船数千艘。这足以说明,在一千三百多年前,我国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 唐时,李臯〔gāo〕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宋朝更有了长三十六丈,宽四丈一尺,高七丈二尺的大型战船。 明朝初年,航海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更长更宽的大海船。例如永乐年间(1403至1424年)航海家郑和率领的航海船队的船只,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阔十八丈;中型的长三十七丈,阔十五丈。那时的造船工业也大大发展起来,南京的龙江,太仓的刘家港,都是当时的主要造船基地。其它江苏的清江、仪征,山东的临清、登州,河北的直沽(今天津北),辽东的金州(今辽宁金县)、海州(今辽宁海城县),广东的广州、潮州,福建的福州、泉州、漳州等,都有了造船工场;规模大的船场,拥有数百名造船工人。有些船场,如江苏仪征的造船场,在一年内就能造船二百三十多只。 专门运输粮食的漕运船,也随着整个造船工艺的进步而不断改进,例如在明朝,通过海道运粮,多用一种叫做遮洋船的海船,而内河运粮则多用浅船。遮洋船的建造,由官府制订规格,装备也有统一规定。例如装载五百石粮的遮洋船的规格是:底长六丈,头长一丈一尺,梢长一丈一尺,底阔一丈一尺,底梢阔六尺,底头阔七尺五寸;每船还规定配备大桅、头桅各一,索缆六副、橹四枝、舵一扇、铁锚一只。浅船以解放后从山东梁山县贾庄的水洼里挖掘出来的一只为例,该船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制成的,船身是用楠木建成,长为五丈一尺,宽一丈,高约五尺,全船分为十三个舱。 清朝海上运粮多用平底沙船或浙江蛋船、三不象船,大的可载粮二、三千石,造价竟需银一万两左右。内河运粮仍多用浅水木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