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专题史话 | |
五、水稻发展的历史 | |
五、水稻发展的历史
稻的发展,是和南方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 前面说过,我国古代的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南方比较落后。《禹贡》把南方的土地排在最末等。《史记·货殖列传》说:江南低湿,男子的寿命不长。《汉书·景十三王传》说:长沙是低湿的穷地方。从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人口统计来看,华北大平原及关中是当时人口最密的地方,江南人口很稀。例如豫州(今河南省的一部分)的面积大约只占全国的2%,而人口倒有755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以上,一共设了108个县;豫章郡(今江西全省)面积比豫州大一倍,但是只有35万多人,18个县。这就极其明显地反映出当时长江以南的经济情况,远不及黄河流域。那时各地区人口的多少,是和当地的粮食产量有密切关系的。所以尽管稻是南方的主要作物,但是总产量远不及北方主要作物谷子的总产量多。 东汉时,南方的人口逐渐增加,东汉末年,由于连年的战争,使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遭受到很大的破坏,中原人民大量逃入长江流域。西晋覆灭后,北方相当长时期内局面混乱,以后又有更多的中原人民向南迁移。这些南来的移民,不但增加了南方的人力,同时带来了北方各地区较高的生产技术,这对于长江中下游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环境及其相应的作物栽培方法和北方有许多区别。稻对生长条件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有适量的水,南方虽然雨量比较多,还是需要讲求水利,以便灌溉。由于南方多丘陵地,斜坡不能蓄水;又有不少低洼地,容易被水淹没,这就给南方的土地利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尽管春秋战国到秦汉的长时期内,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那样发达,而南方还是地广人稀,经济文化的发展比不上中原地区。 南方广大地区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斗争中,逐渐懂得了怎样改良土地,不断地兴修水利,平整田面,在坡地做起梯田(开始于汉朝),在洼地做起圩田(最迟也开始于晋朝)。因为这些工程十分艰巨,起初不会做得很好,收效不大,所以进展很慢。但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并没有在困难面前停止不前,经过祖祖辈辈的劳动创造,积累经验,终于改变了南方农田的面貌,使它适合于水稻的栽培。同时,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例如采用移栽秧苗的办法(二世纪时),用苕(tiáo条)子作水稻田的绿肥(三世纪时),运用烤田技术(六世纪时,这些都是就最早的记载说的)等等,都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大地扩大了,单位面积产量也随着耕作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提高。加上水稻本是高产作物,因此粮食的产量跟着增加得较快。这样就逐步加速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到了隋唐统一全国以后,南方的经济更加发展。唐朝的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就是和南北广大地区雄厚的农业基础分不开的。 但是在唐朝前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天宝元年(742年)的人口统计,北方五道①共有3042万多人,南方五道只有2036万多人,大约是三与二之比,北方的人口仍然多于南方。唐代“安史之乱”②以后,直到五代十国,北方因长期战争,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南方则比较安定。中唐以后的水利建设,也偏重在南方,当时太湖流域已开始出现有规则的河网化。五代时,吴越国在太湖流域兴修水利,尤其有突出的成绩。因此,中唐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已有向南方推移的迹象,到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就肯定地移转到南方了。唐朝把全国分为十道,南北各五道。宋朝把全国分为十八路,北方五路,南方十三路,这就明显地反映出南方的经济繁荣超过北方。宋元丰三年(1080年)的人口统计在北宋北方有956万多人,南方有2368万多人,大约是二与五之比,北方的人口还不及南方的一半。人口的增加,不但增加了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同时也是当地生产发展的结果。在南方的农业生产中,水稻的大量增产起着主导作用。我们现在虽然没有唐宋时代的粮食统计,但是可以肯定地说,至迟到北宋时,稻的总产量已经上升到全国粮食作物的第一位。 金末元初,北方的社会经济又受到极其惨重的破坏,更进一步地加强了南方经济的优势。明朝初年,北方的经济逐步恢复,但南方又向前发展。清代也继续着这一趋势。宋代就有“苏常熟,天下足”和“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明代又有“湖广熟,天下足”(湖广即今湖南、湖北两省)的说法。明代宋应星在他著的《天工开物》(1637年)一书中说:“现在全国的粮食,稻占十分之七,大小麦、谷子、黍等共占十分之三。”这一个估计,对水稻的比重来说虽然有些偏高,但是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稻已高居粮食作物的首位了。 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中,我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以致水利失修,灾荒连年,稻的栽培受到阻碍与破坏,虽然它的比重仍居粮食作物的主导地位,但产量很少。解放以后,农业生产很快地得到了恢复和发展,1951年稻的产量已经超过解放前的最高年产量。以后又逐年增加,到1979年,已比1949年增加了2.95倍。这种飞跃的发展,完全是由于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发挥生产积极性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时也是充分发展和提高祖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的结果。 由于水利建设的普遍兴建,双季稻的推广,近年杂交水稻的育成和推广,以及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我国稻的产量正在迅速继续地增长。
① 唐代的道、宋代的路,都是行政区域的名称,好象现在的省。 ② 唐玄宗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破裂,镇守在北方边境的大将安禄山企图夺取唐朝政权,发动叛变,占领了都城长安。安禄山死后,他的部将史思明继任叛军首领。这次事变,前后连续九年。历史上称做“安史之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