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港台文学 > 钟肇政文集 > |
钟肇政简介 |
|
钟肇政(1925年1月20日-) 台湾小说作家。台湾客家人,生于日治时期台湾新竹州大溪郡龙潭庄字九座寮(今属桃园市龙潭区)。早年入读淡江中学、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兵役期间因高烧不退造成听力障碍。战后就读台大中文系仅两天即辍学。原因之一为听力障碍,上课时须将桌椅搬到教授旁边才能听课;然而,因教授口音而难以适应。另一原因为考进台大中文系后,才发现课程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唐宋古文八大家等;而钟肇政感兴趣的是现代文学。 2015年因长期对社会有贡献荣获台湾大学颁发人文艺术类杰出校友奖章。在台尊称其为台湾文学之母,与赖和相互辉映。 钟肇政曾任国民小学教师、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总统府资政。 1966年获得中国文艺协会颁发的中国文艺奖章小说创作奖;1979年获得吴三连文艺奖;1999年获得国家文艺奖;2000年李登辉总统颁赠二等景星勋章;2003年及2004年陈水扁总统先后颁发第二届总统文化奖百合奖、二等卿云勋章;2016年获第35届行政院文化奖。 钟肇政长年笔耕不辍,在台湾文坛与叶石涛齐名,两人有“北钟南叶”的称号。桃园市政府文化局已出版《钟肇政全集》38册。长子钟延豪也是作家,1985年因车祸去世,生前出版短篇小说集《金排附》及《华西街上》。 *** 1951年第一篇文章‘婚后’,刊登于《自由谈》杂志,燃起写作兴趣,从此勤奋笔耕。1961年第一部长篇小说《鲁冰花》发表于《联合报》,同年又发表《浊流三部曲》大河小说──“浊流”、“江山万里”、“流云”,开启台湾大河小说创作第一人。1964年起撰写另一部大河小说《台湾人三部曲》──“沉沦”、“沧溟行”、“插天山之歌”,历时十年。另外还有《高山三部曲》(高山组曲)、《怒涛》等大河小说,是台湾首位完成大河小说的作家,也是唯一完成四部者,合计其它作品共有长篇小说23部。 在文学活动方面,1950年代钟肇政与陈火泉、廖清秀、钟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炳成(笔名:文心)等一群热心文学创作的台籍作家,发行一份油印性小型文学刊物,名为“文友通讯”。该刊主要的作用在:刊登同仁已发表之作供其他成员评阅、刊登同仁评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告知征文讯息及同仁的动态。这份刊物的寿命虽然很短,但是发起这份刊物的台籍作家却在编辑、传阅刊物的过程中,形成一股向心力,也就是成员相互之间的凝聚感;这样的凝聚感对照当时政治肃杀、人人自危的情况,显得突出、可贵。 钟氏虽常被刻版印象视为“乡土文学”作家,早期确也有不少乡居作品,但他曾说:“我心中唯有文学,台湾文学而已,故对‘乡土文学’四字毫无兴趣。”实际上他对于情欲的描写亦周到,也是钟氏作品中常见的部分。其在2002年更以七旬高龄着手写作《歌德激情书》,以描绘德国文豪歌德内心的情欲世界。 2010年,钟肇政家人向政府提出保存钟氏曾居住过的龙潭国小大门东侧南龙路11号日本宿舍,此处曾被张良泽誉为“台湾战后文学发祥地”,也是蕴酿《鲁冰花》的重要文学空间,在多人奔走之下,最后以历史建筑的身份保留下来。此后,桃园县政府文化局委托中原大学在原址成立“龙潭文学馆筹备工作站”,以办理客委会所补助的“看见文学身影·鲁冰花——龙潭文学叙事空间调查计划”,筹备工作站于2013年1月14日正式成立。2015年,因未来馆舍名称确定为“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故名称更名为“钟肇政文学生活园区驻地工作站”。 2015年,桃园市政府文化局办理“大河长流:钟肇政文学奖”,由桃园市长郑文灿与钟肇政主持启动仪式。同年获台大杰出校友。2016年,获第35届行政院文化奖。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回目录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