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三毛全集 > 三毛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结语(1) | |
|
|
(兼谈三毛死因) “印度诗哲泰戈尔有句诗文:‘天空没有飞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这句话对于那个叫三毛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好的解释。” ——三毛《两极对话》 一 三毛一生,是位书奴。长夜孤灯,痴迷书中,是其最爱的境界。 她读的书很多,也很博杂。然而,三毛最酷爱并且对她发生了最重要影响的,是一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三毛第一次读“红楼”,还是国民中正小学的小学生。她把书埋在裙子下面。老师转身写板书,她便埋下头读上几页。老师转过身,发现了这位抬着头、神情有些恍惚的女孩子。老师走了过来,摸了摸女孩子的前额,问她: 是不是有些不舒服? 三毛摇了摇头,恍然一笑。 老师没有发现裙子下面的《红楼梦》,更不会想到,这个面目似悲似喜、表情严肃的少女,正在接受一个重要的哲学启示。那个启示,影响了她的一生。 当时,三毛正读到《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贾政泊舟客地,猛见岸上宝玉,光着头,赤着脚向他走来,双手合十,倒身大拜下去。宝玉结束了红尘的情天孽海,别了父亲,高歌而返: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濛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 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宝玉了结尘缘的情景,和这首梵歌,竟使十一岁的三毛,感动不已。 《红楼梦》,不仅给了三毛文学启蒙,也给了她关于生命观的最早启示。 后来,她先后在台湾文化学院和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接受系统的哲学教育。 但是,她的哲学思想、她的生命观,终其一生,没有超出《红楼梦》的哲学框架。 糅合在《红楼梦》中的中国佛道思想:人生有若一场尘缘,来到世间,造下一段情孽,荒唐悲辛,不觉其中。生命终了,便是好了,了即是好,好即是了……这些思想,统治了三毛。 十三岁以后,三毛掇学,自闭家中。她内心悲苦,衣着灰黑,室徒四壁,像一个苦修女。整整七年,她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老师的羞辱和社会压力,使她对尘世苦难、“死”“了”解脱一类的说法,笃信日深。 她迷上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河童》。《河童》对现实世界的嘲讽、否定和作家本人自杀而死的结局,使三毛产生了强烈共鸣。 一个台风之夜,三毛割腕自杀未遂。这位内心刚烈的少女,要用最昂贵的代价,证实她对生命的看法。 油画老师顾福生,引导三毛走上文坛。文学是一根救命草,把她从心灵的苦海里,拯救了出来。她的处女作《惑》,几乎可以说,是少女三毛的生命宣言。《惑》,充满了一个少女对苦难人生的呼救和呐喊! 进文化学院,她放弃了钟爱的绘画和文学。她选择哲学专业。她要继续探究那个缠绕了她七年的生命课题。然而,她失望了,在哲学课上,她没有得到比《红楼梦》更有魅力的东西。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