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三毛全集 > 三毛传 >  上一页    下一页
“小瑞典”(4)


  五

  三毛骨伤刚愈,下体出血。这样糟糕的身体,在每天只能吃上一顿饭、心中又万分焦急的情况下,一天天地恶化。

  三毛打算回台湾去。一方面是为了治病(西班牙医生对她的妇科病简直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少一张嘴吃饭,减少丈夫的负担。

  为了省钱,她买的是平价优待的渔民机票。荷西为什么没有和她一道走?

  三毛解释说,那是因为他们的存款只够买一张半价机票。

  其实,即使他们能买得起两张,荷西也不会在自己潦倒的时候,到台湾向岳父讨饭吃。他丢不起这个面子。

  三毛回台湾,对荷西的自尊心,刺激很大。然而,他明白,男子汉挣不来钱,说什么也是白搭。荷西是个厚道人,只有默默地垂泪。三毛临走的那几天,荷西的眼角没有干过。

  与荷西的情绪相反,三毛登上飞机、乘风回乡的心情,正如大西洋上空飘荡的白云,说不出的轻松浪漫。四年前,她离开台湾的时候,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伤心累累的小外语教师。如今,她已经名满桑样。她的《撒哈拉的故事》,倾倒了千千万万的读者。三毛的名字,家喻户晓。这对于从小对台湾社会充满恐惧、自闭在家的三毛来说,一种征服者的快乐,应会使她欣喜万分的吧!

  果然,扑面而来的,是数不清的鲜花。

  一批又一批的记者采访,应接不暇的读者签名,没完没了的饭局……三毛说,她尤其讨厌那些应酬不尽的饭局(不知三毛讨厌之时,是否想起大西洋小岛上那位饥饿的荷西?)。

  那些她当年仰慕不已的名人,如今都是饭局上筹觥交错的朋友。昨日萎草,今日仙葩。三毛,确实今非昔比。

  筵席如水,话题不新。在那些没完没了、甚至令三毛有些无奈和厌倦的饭局中,只有一件事,必须一提:三毛拜了老作家徐訏为干爸。

  徐訏(1909-1980),中国知名作家。早在三十年代,即在中国文坛崭露头角。著有《鬼恋》、《江湖行》、《吉普赛的诱惑》、《风萧萧》等。

  其中,《风萧萧》是三毛在小学时代所读平生第一本中国长篇小说。

  他们在一场饭局中相识。徐老先生激动所至,脱口说出要认三毛为干女儿。三毛是个机灵人,当即顺水推舟,给徐訏行了女儿礼,拜了干爸。

  三毛离开台湾后,不久,徐訏也去了巴黎。老人珍爱这一份亲情。常常写信给她,总是埋怨干女儿不给他回信。1980年,老人去世,三毛非常悲痛。

  那时,荷西刚丧生不久。她也把干爸的照片摆在荷西照片的旁边,作为永远的怀念。

  认了干爸后,三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遍了台北的书店,搜罗徐先生的作品。她抱了大捆的徐著,直奔徐家。老先生见了,高兴得了不得。这一来二往,两人结下了根深的父女情。

  三毛这次回来的另一个大收获,是台北朱士宗医师,用六十粒中药丸,治好了她的下体出血。身体逐渐好转,三毛便离开台北,到台湾各地逛景。

  把四年的乡情逛了一个过瘾。

  六

  三毛远走如鹤,乐不思蜀。

  失业在家,连饭都吃不饱的荷西,无限地寂寞和忧虑。他不断地给台北写信;催促他的太太回家。陈嗣庆夫妇知书识礼,也劝女儿不要任性,赶紧回去。三毛享尽了鲜花、盛席、亲情、胜景,也觉得该回加纳利岛,到愁眉苦脸的丈夫身边去了。

  荷西是一个血性汉子,失业的苦难可谓受够。他不顾苛刻条件,与一家规模很小的德国潜水公司签定合同,于1977年1月,赶赴尼日利亚工作。

  这个公司只有四个人。两个老板,干活的就是荷西和另一个工程师。荷西憋了一年的挣钱欲望,在那艰苦的热带,玩命工作。有时加班十几个小时,三个月瘦了近二十斤。

  公司的老板,不是一个正派人。三毛对他的评价是:“冒险家,投机分子,哪儿有钱哪儿钻,赚得快,花得也凶,在外出手极海派,私地下生活却一点也不讲究,品格不会高,人却有些小聪明,生活经验极丰富,狡猾之外,总带着一点隐隐的自弃。”忠厚老实的荷西,只是在大公司当规距职员、拿上一份死薪水的材料,遇上这种自私、卑鄙的老板,便不知如何对付。老板的手段狠毒,不仅扣住他们的薪水不发,还扣下了他们的护照。荷西的对策,是拼命干活,期求老板的良心发现。

  远在加纳利的三毛,忍不下这口鸟气。她两次飞到尼日利亚与老板撕开脸皮,唇枪舌剑,索要丈夫的薪水。总共要来几千美金,尽管是荷西应得的很小的一部分。

  在荷西到北非流血流汗、舍命挣钱的日子里,三毛在他们那座花园别墅里,日日伏案,辛苦写作。她的集子一本本出版,稿费源源不断而来,加上荷西挣来的钱,日子总算有了起色。除了吃饭,还可以到葡萄牙风景区马德拉等地旅游一番。

  贫困的饿得发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