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台港文学 > 三毛作品集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三毛简介 | |
|
|
三毛(1943.3.26-1991.1.4) 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英文名Echo,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48岁。 ***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正街。幼年时期的三毛就喜欢读书,五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基础。并跟随顾福生、韩湘宁、彭万墀三位画家习画。三毛在她的散文《我的三位老师》中记录了这三位绘画老师。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哥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昀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因未婚夫猝逝,再到西班牙。与分开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了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开始结集出书。 1976年5月出版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 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潜水中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年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2日,她因子宫内膜肥厚,住进台湾荣民总医院,3日开刀完成手术。4日清晨,医院清洁女工进入7楼妇产科单人特等病房,打扫浴室的时候,看见坐厕旁点滴架的吊钩上,悬挂着三毛被尼龙丝袜吊颈的身体。她身着白底红花睡衣,现场没有任何遗书。法医推断三毛死亡的时间是凌晨2时。 *** 三毛作品全集 《撒哈拉的故事》1976年5月初版 《雨季不再来》1976年7月初版 本书可归纳为表现心灵生活经验的写作,一种人类深思默省存在的意义,灵魂的归依,命运奥秘等问题的写实.这些作品构成三毛生命的一个阶段,亦是日后成熟三毛的基石. 《稻草人手记》1977年6月初版 《哭泣的骆驼》1977年8月初版 《温柔的夜》1979年2月初版 《娃娃看天下(一)》1980年2月初版(译作) 《娃娃看天下(二)》1980年2月初版(译作) 《背影》1981年8月初版 《梦里花落知多少》1981年8月初版 《万水千山走遍》1982年5月初版 《兰屿之歌》1982年6月初版(译作) 《送你一匹马》1983年7月初版 《清泉故事》1984年3月初版 《倾城》1985年3月初版 《谈心》1985年3月初版 《随想》1985年3月初版 《刹那时光》1986年1月初版(译) 《三毛说书》1987年3月初版(有声书) 《我的宝贝》1987年7月初版 《流星雨》1987年7月初版(有声书) 《闹学记》1988年7月初版 《阅读大地》1989年7月初版(有声书) 《滚滚红尘》1990年12月初版(电影原著剧本)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