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高阳 > 胡雪岩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九九 | |
|
|
“我在想,到你这里,到我那里都一样。不过,第一,叫了席不能退掉,几两银子也可惜,第二,到我那里比较方便。”七姑奶奶又说:“天气也还不热,就做好了菜,摆一夜也不会坏。明天我来吃!” 阿巧姐自然一诺无辞,以换衣服为名,请他们在外屋坐,却把陈世龙悄悄找到一边,模出四块银洋说道,“陈少爷!我拜托你一件事。第一趟上七姑奶奶的门,不能空手,托你替我办四样吃食东西,带到七姑奶奶那里去。” “七姑奶奶家,我不认识。”陈世龙转念有了主意,“不过不要紧,你交给我。” 等她换好衣服,四个人一辆马车到了七姑奶奶门口。陈世龙认清了地方说:“我马上就来!” 说完掉身就转,在弄堂口就有茶食店、水果摊,买了一篓花旗橘子,一篓天津雅梨、茶食店里买了一大盒松子糖,还剩下两块钱,叫店家拿一条陈火腿下来,算一算差四角钱,陈世龙替她垫上。 “这是阿巧姐送七姑奶奶的。”陈世龙笑道:“我是小辈,今天就白吃了。” “何用客气。”七姑奶奶说,“阿巧姐,我们像自己人一样,我跟你‘打开天窗说亮话’,我不喜欢这一套,我自己也弄不来这一套。” “你看你,”古应春忍不住埋怨她,“人家一番好意,倒落得你这么两句话。阿巧姐是晓得你的脾气的,不晓得的人,岂不是要怪你不近人情。” “不会,不会!”阿巧姐抢着说道,“我也晓得七姑奶奶不喜欢这些虚文,不过,我们是弄惯了,改不过来,好在陈少爷买得好,都是实惠的东西,就我不送。七姑奶奶也要花钱买的。” “这倒是实话。”七姑奶奶笑嘻嘻的说,又表示歉意,“我说话一向是想到那里,说到那里,说错了你不要怪我。” 这两句话,别人都不觉得甚么,只有陈世龙大为惊异,因为她以前决无这种口吻,看来是古应春的潜移默化之功。 正想要说一两句调侃的话,作为取笑,只听楼梯上有声音,接着是尤五和胡雪岩一路走,一面谈着,相偕出现,略略招呼了一下,继续谈话,陈世龙听出来,他们去拜访了一位人物,这位人物对于调处浙江漕帮的纠纷,大有用处,现在是在商量,是不是要把这位人物一起请到杭州去。 “你们有啥谈不完的话?回头再谈,要开席了。”七姑奶奶忽然又说:“人少了欠热闹。何不把老二也请了来。” “不必,不必!”尤五插手说道,“她出局去了,回头会来的。” 于是在堂屋中开席,一张圆台面,坐了六个人,似乎嫌大。阿巧姐经不住七姑奶奶的硬作主张,与胡雪岩并居首席,这样官客与堂客夹杂而坐,大反惯例,而坐首席更是阿巧姐的破题儿第一遭,所以相当拘谨,跟胡雪岩隔得远远地。 酒过一巡,胡雪岩对阿巧姐说道:“你跟七姑奶奶谈了些甚么?” “话多了。七姑奶奶脾气直爽,谈得真有趣。” “那你何不常跟七姑奶奶来作伴。” 说到这里,尤五咳嗽了一声,胡雪岩才想起,他是极力主张七姑奶奶回娘家的,如说阿巧姐常来跟作她伴,岂不是给了她一个留在上海的借口? 七姑奶奶却不理会这些,“小爷叔这话对!”她说,“你陪我到松江去住几天好不好?” “这很好!”尤五微觉意外,赶紧怂恿,“阿巧姐,你就到那里去住几天。好在来去方便,你想回上海,随时可以回来。” “打搅府上,不好意思。” 说是这样说,一双俏眼只瞄着胡雪岩,要看他的态度定行止,胡雪岩自然表示赞成,反倒是古应春有了意见。 “我看松江也不必去,上海也不必留,索性跟小爷叔到苏州去逛一趟。” “这倒也是个办法。”尤五看着他们俩问:“怎么样?” 胡雪岩实在有些委决不下,一方面觉得有阿巧姐作伴,此行一定温馨愉快,一方面又觉得双宿双飞之余,更加以相携相将,越发变成敲钉转脚,铁案如山,只可进不可退了。 这就要看阿巧姐自己的意思。而她对胡雪岩由误解而了解,由了解而接受怡情老二的劝告,已经下定决心,不过阅人已多,世故熟透,决不肯事事勉强,引起胡雪岩的忌惮敬远之心,所以此时默不作声。 “怎么样?”七姑奶奶催问着,“还是到松江,还是到苏州?” 这一问,在阿巧姐当然只能回答到松江。古应春在这些地方,自比七姑奶奶更机敏,便不等她开口回答,先就抢着说了句:“当然是到苏州。” “到苏州就到苏州。”胡雪岩定了主意,但不能不问一问本人,“去不去?” 这就是阿巧姐能干了,她不说去,也不说不去,只说:“七姑奶奶一片好意──” 意思是答应了。还照顾着七姑奶奶,虽是口头上的人情,也惹人好感。“不要紧,不要紧!”七姑奶奶说,“等你苏州回来,我再来接你到松江去玩。” 事情就这样定局了,各人要收拾行装,早早散去,约定第二天中午在怡情老二小房中吃中饭,吃完分别上船。 【第二十三章】 回到大兴客栈,阿巧姐一面收拾随身动用什物,一面问起胡雪岩此行的目的,这没有甚么隐瞒的必要,而且也深知她不是那种无知无识,不懂轻重的妇女,所以他把实话都告诉了她。 “学台是个啥个官?” “专管考秀才的。” “有没有外快?” “这我倒不大懂了。”胡雪岩说,“听说四川学台、广东学台是肥缺。江苏就不晓得了。照我想,现在兵荒马乱,好些地方连去都不能去。地盘一小,就有外快也有限。” “如果是这样子,要请何学台去谋干一个好地方的官,只怕不成功。” “怎么呢?” “要钱呀!”阿巧姐笑一笑又说,“我是不懂啥!有一次一个候补道台汪老爷在怡情院请客,大讲官场的生意经,说是京里的大老倌那里,都要送钱的。钱越多,越容易升官。” “嗯,嗯!”胡雪岩被提醒了,暗地里打了主意,却不愿说破──因为其中出入关系甚大,即令是对阿巧姐这样的人,也是不说的好。 “总还要送点礼啊!”阿巧姐又说。 “那有了,备了四色洋货。” “何学台那里人?” “云南。” “那不如送云南东西──” “啊,对!”胡雪岩大为赞赏:“阿巧,你的脑筋真不错。” 于是第二天一早,胡雪岩便去寻古应春,要觅云南土产,结果找着一个解铜到江苏藩司衙门的云南候补州判,在他那里转让了四样云南土产。 这四样土产是宣威火腿、紫大头菜、鸡踪菌和咸牛肉干,可惜数量不多,但也正因为数量不多,便显得物以稀为贵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