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演义 > 洪秀全演义 >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四十七回 曾国藩会兴五路兵 林启荣尽节九江府(4)


  故诸将听得,无不奋起。官文更会同各路奋进,直薄城下。林启荣在城上指挥军士,远者炮攻,近者枪击,清兵死伤盈道,仍不退却,冒死直扑城下。林启荣更令以火器掷下,清兵多葬在火坑,计又死去七千余人,清兵大为震惧。官文见攻不着九江要害,徒进无益,只得传令退军。

  时清兵各营经两次败挫,共死伤万余人,无不震恐,各有退心。官文与曾国藩大为忧虑,乃作慰劳书,以示诸将,由此人心稍定。官文乃大会诸将,会议再攻九江之计。李续宜道:“九江四面而我军只攻其三,只欲留一路,以待林启荣之逃,或可省去兵力耳。早知林启荣精悍好斗,必不轻弃九江,徒留一生路,以便其转运,实非长策也。今唯有将九江四面围定,使其运道不通,断了接应,然后假时日以困之,庶乎可矣。”

  各人皆以李续宜之言为是:以官文攻其西,以曾国藩攻其南,以胡林翼、李续宜分攻东北,四路并进,而水师则沿河且攻且进。林启荣欲先破其水师,乃令水军部将魏超成,伪为通款于清提督杨载福,约以西门濠道相献。杨载福信以为真,约以二更时分,与彭玉麟同率水师,直捣西濠。魏超成又约以白旗为号,如见白旗掩映,即可进兵。

  果然二更时分,杨载福在前,彭玉麟在后,领水师船二十余号,偷进西濠。果见濠口白旗当风招展,正欲猛进,忽然迎头炮声震动,枪弹如雨,两边火器纷纷掷下。彭、杨二将正待退时,各船早已着火;城上又叫喊助威。杨载福乃改乘小艇而逃,还亏得彭玉麟在后接应,始得逃出。所有二十余号船上水军不死于火,即死于水。是时官文等正奋攻九江西门,与林启荣军并力搏击,自午至夜,清将轮班攻击;城内亦轮班抵御,两军各有死伤。

  忽见西门外火起,官文自念此次攻城,未尝定火攻之计。此次之火,定是林启荣之火,究不知是何原故?唯见城上林军耀武扬威,料知是己军有失,正踌躇间,已报到水军中计大败。杨、彭二将虽然逃出,惟兵士已死者数百人了。清将闻得不免心惊。以为林启荣能用计破我水师,不难用计破我陆军,故清营大小将校,又多疑惧,因此攻力已缓。

  林启荣却令船只载运陆军二千人,由西濠出城登岸,直劫官文大营。那时官文不料城内有兵杀出,故绝无准备,时林启荣所遣二千人,由骁将李兴隆领着,直冲官文大营。一头放枪,一头纵火,官文部下将校,皆措手不及,死伤五千余人。提督李曙堂,都统舒保,俱受重伤。其余军校死伤亦数十名。败走三十余里。此及胡林翼遣军来救时,林军已自回城去了。

  白宫文大败,各路亦死伤不少,于九江城池仍毫无动静。曾国藩、官文惟有传令暂退。自计三次进攻,死伤二万余人,尤以官文一军吃亏更重。到夜里曾国藩微服巡视各营,见诸将皆有怨声,以为徒恃兵力攻人,并无妙计在先,以至屡败;今顿兵城下,徒自取死而已,曾国藩听得,更为忧虑,急与官文计议。时官文亦因屡败损兵折将,心甚焦躁,闻诸将已无斗志,即问曾国藩汁将安出?曾国藩道:“吾等以五路之众,十万大兵,若不能敌一林启荣,诚为天下后世笑矣!”

  说罢不胜叹息。适胡林翼到来,曾国藩具述其故。胡林翼道:“诸将若有退心,大事去矣。正惟九江难攻,则九江益为重要,吾等宁死于此地,亦断不能退军也。此次以全国兵力,争一九江;若不能克,自后更无人敢窥九江矣!是九江永为洪秀全所得,东南各省亦无恢复之日也。今当一面慰告诸将,以激起其雄心;一面将九江围困,断彼交通之路,料九江城内必有绝粮之日,此时因而破之易如反掌耳。”

  曾、官二人遂从其计。乃为檄示普告各营:力言与诸军共死生,以十万之众,而不能克一九江,不特为林启荣,且为后世讥也。自此诸将稍有奋志,乃定议先进者赏,后退者杀。即将各路人马,又复分班,效李秀成取杭州之计,以一半剪除九江附近地方,使九江孤立,并防敌兵外援;其余一半即分四面围定九江,以四路陆军轮流攻击,使九江城内粮械尽绝,然后乘之。官文、曾国藩等,计划既定,依次而行。

  不意又历攻两月,清兵若猛攻,则林启荣用猛御;清兵若缓攻,林启荣用缀拒,终不能奈九江何?原来林启荣最得人心:白镇守九江以来,初则与地方缙绅款洽,不计尊卑,不拘形迹;以次及于居民,如同一家,于贫民尤时有赒恤。在九江数年,设立义学,以教贫家子弟;设保婴局,以抚养无靠之孩童;又立义仓,积谷防饥,随时赈济。并立善堂,以赠医施药,居民无不歌功颂德。又设宣讲所,劝民以大义,人民多受感化。五六年来,无有构讼者。

  每月四次,在四城亲自演说,居民皆呼为林侯爷,没有一人唤及林启荣名字者,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凡年六十以上者,皆得与会,故每次赴宴者,常至千或数百人。又设恤孀局,凡妇人夫死无依,一届岁暮即按名赒给。以故九江城内,军民人等,无不悦服,林启荣又善于将将:所有部下诸将,皆称为兄弟;既不爱惜金钱,又好归功部曲,将校多乐为用。且能与士卒同甘苦。慰问死伤,待如子弟。因此镇守九江数年,最得人爱戴,每有战事,莫不甘为效死。那林启荣既优待一体军民,自士卒以至居民皆共相守望。

  又知九江为重要之地,敌人在所必争。于太平天国六年,增凿四门河道,引水入城,以防断绝水道;又辟垦荒地,令军士屯田,且与业户税田开耕,以裕粮草,务使九江城内,常有二三年的饷项;复开辟铁链局,制造器械,遂使九江一城,无物不备。

  种种计划久为清将所知。以至曾国藩亦称林启荣为林先生,景仰极切。

  此次曾国藩会合五路来攻九江,前后数战,损伤二万余人。于是从胡林翼之策,围困九江,志在断绝九江交通,以望九江粮械,当有断绝之日。不料林启荣既筹备在先,防患未然,故虽被困日久,九江全无损害。官文一发纳闷,又与诸将计议。

  李续宜道:“攻之不克,困之不能,惟有挑选死士,自为一军,以与林启荣决个生死耳!”

  官、曾、胡三人,至是亦无别法,急下令军中,募死士二千人,分为四队:每队五百人,欲冒死至城垣焚之。其愿充此役者,死后恤银二百;伤者恤银五十;若不死不伤者,每人将银十两,以资鼓励。此令一下,约二日后,已募得二千人,准备行事,而以大军为后继。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