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历史演义 > 洪秀全演义 > | 上一页 下一页 |
黄世仲简介 | |
|
|
黄世仲(1872~1912),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别名黄小配。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 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著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 辛亥革命后,黄世仲被推举为广东民团局长,后因与都督陈炯明不和,被其以“侵吞军饷”之罪名杀害。终年40岁。其主要作品有《洪秀全演义》《大马扁》《廿载繁华梦》《党人碑》《岑春煊》《宦海升沉录》《黄粱梦》《宦海潮》、《陈开演义》等。 *** 黄世仲,原名小配,号禹山世次郎。1872年生。黄世仲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小说家、革命报人的评价,是早已得到公认的。 早年黄世仲的父亲常挑菜往佛山卖,常把瓜菜寄放在一位纸厂老板家中,长期交往成为老友,老板收其在厂打工,后又将纸厂交其打理。 黄世仲儿时常随父兄看戏,常常全神贯注戏中剧情,回家后,就能向旁人讲述剧情。12岁,就随父到纸厂帮忙。13岁入读佛山书院。 1890年,到兄长伯耀在番禺麦村开设的私塾中担任助手。当年与麦村一女子麦氏结婚。几年后,与兄长伯耀等一起赴南洋吉隆坡、新加坡等地谋生。起初,在一间赌馆任文书,同时为一些华侨团体担任义务文书,并为侨商邱菽园所办的维新派报纸《天南新报》撰文。 1902年7月,正式受聘为该报主笔。此时的黄世仲在《天南新报》写了多篇爱国、强国、反封建政论。如1902年7月31日,发表了《论广西矿务不宜给法商办理》。8月14、16日发表《三纲毒》,指出君臣、父子、夫妻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8月29日,发表《论蔡公使要求警察署捕解留学生事》,谴责清廷驻日公使要求日方拘捕递解中国留学生。9月10日发表《论樊增祥陷宋伯鲁永远监禁》,谴责樊迫害维新人士。10月4日发表《论自立》,由人之自立谈到国之自立。10月24日发表《论平满汉之难》,讨论了消除满汉界限的问题。10月8日发表《办报馆爱国之责及其立论之要》。11月18日发表《梁廷栋、刘锡鸿为中国大阻力合论》,对刘廷栋阻派留学生、刘锡鸿阻建铁路提出批评。12月29日发表《体制革命说》,认为对封建国家制度改革是历史必然,等等。在当年,与孙中山并称“反清四大寇”的尢列到南洋宣传革命,黄世仲转而接受了革命派的主张,加入了尢列在新加坡组织的兴中会外围组织“中和堂”。看到黄世仲革命抱负与写作天才,尢列推荐他到香港陈少白创办的革命报纸《中国日报》任记者。 1903年4月,黄世仲回到香港。 时广州《岭海报》主笔胡鸿鹗(胡汉民之兄)借洪福全反清起义被镇压失败事,在报纸上攻击革命排满为大逆不道。黄世仲与同仁陈诗仲一起,在《中国日报》上撰文痛斥,论战月余。 春夏间,黄世仲的长篇政论《辨康有为证见书》在《中国日报》上连载,对康有为认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驳。此文还早于章太炎对康的批驳文章。是年冬,《辨康有为政见书》在香港出版成书。是年,黄世仲还是《中国日报》的注册督印人。 1904年,郑贯公在香港先后创办《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黄世仲跟随郑贯公先后任该两报编辑、记者。以笔名“黄裔”、“辕孙”等发表了多篇评论广东时政的文章。 1905年6月,郑贯公在香港创办唯一趣报《有所谓》通俗小报,黄世仲参加编辑、撰稿。黄世仲的长篇小说《洪秀全演义》在该报创刊起连载,讴歌反清斗士,打造反清舆论。同时以“辕”的笔名撰写了多篇嘲讽清廷和康党的文章。9月,潘达微、高剑父等在广州西关创办《时事画报》,黄世仲在该报推出四十回长篇小说《廿载繁华梦》,揭露满清官场的黑暗腐败。10月,黄世仲加入香港中国同盟会,被选为交际。 1906年5月,黄世仲主编《少年报》。黄以“棣”为笔名,发表多篇评议两广及国内时政的文章,尤其集中关注了粤汉铁路总公司的历史发展与现存矛盾,并连续发表了包括结论在内共十六部分的长篇连载评论《岑春煊》。 1907年,黄世仲继续以“棣”为笔名发表多篇评议国内时政的政论文章、故事、剧本。5月,与其兄一起在广州创办了《广东白话报》。是年春夏间,黄世仲参加了由报界志士组织的“优天影”剧团,用戏剧宣传革命,社会上称为“志士班”。10月,黄世仲的连载小说《廿载繁华梦》在广州成书出版。12月,与其兄在香港创办《社会公报》,以“世”为笔名,发表了多篇政论时评。是年,黄世仲编写的长篇章回小说《镜中影》(现名《西太后李莲英艳史》),被英国博物馆收藏。 1908年2月,香港同盟会机构改选,黄世仲当选为庶务。是年夏天,他的30万字长篇小说《洪秀全演义》在香港成书出版。12月,长篇章回小说《宦海潮》在香港成书出版。是年,他以“世次郎”笔名写的30回广东历史小说《南汉演义》,在香港《世界公益报》上连载。 1909年,他以“世次郎”的笔名,撰写近事小说《朝鲜血》,讴歌了韩国志士的抗日斗争。是年,陈炯明加入同盟会,在香港结识黄世仲,两人结为换帖兄弟。 1910年2月,黄世仲的近世小说《宦海升沉录》完稿。 1911年,广州爆发“三·二九”起义,起义失败后,黄以知情者之身份用笔名“世次郎”在《南越报》上发表报告文学式的近事小说《五日风声》,记述起义经过。该小说11章,3万字,连载了五十多天。8月,黄的《吴三桂演义》在香港成书出版。 武昌起义后,黄世仲以同盟会香港支部联络员身份在广州设立机关,联系各地起义民军。至广东大局将定,由于多路民军首领为中和堂成员,黄世仲电邀尢列回粤主持大计,尢列电复“一切听命中山”而奔赴云南联系蔡锷。广东独立,各界推举胡汉民为都督。黄世仲与兄长在香港创办了《新汉日报》,自认总司理兼撰述员。1911年11月17日,广东军政府都督胡汉民提出军政府各部门负责人名单获各方通过,黄世仲任军政府枢密处参议。 11月下旬,军政府成立民团督办处,以此机关总揽各地民军。刘永福任总长。12月初,广东各地民军陆续开入广州,共有51路队伍,近15万人。12月6日,各民军首领一起成立了“广东军团协会”,陈炯明任会长,黄世仲等任副会长。12月下旬,黄世仲接替刘永福,出任广东民团督办处总长。12月21日,孙中山从欧洲经香港回国,召胡汉民随行北上。胡推荐陈炯明任代理都督。 1912年1月1日,上海《申报》刊登黄世仲为广东反清烈士史坚如铸铜像纪念的倡议。 1月中旬,陈炯明与广东省议会就留驻广州的9万民军处置办法达成一致:遣散其中十分之三的老兵、非武装人员,发给三个月退伍金。两万派往南京,由中央发饷。两万编成工兵团,拆城墙修马路。两万编成警察、河警。 由于广东各界对粤督人选有很多不同意见,陈炯明曾言辞代督职,1912年2月9日孙中山致电陈炯明,劝其留任。黄世仲与民军一些首领、同盟会员曾多次推举孙中山之兄孙眉任粤督,2月21日孙中山公开致电反对此议,同时孙中山又致电孙眉告知切勿接受推举。 1912年2月27日,石字营民军首领石锦泉被陈炯明枪杀。3月7日至12日,陈炯明开始以武力解散不听调遣的民军,王和顺的惠军、杨万夫的协军、关仁甫的仁军均被打败。陈炯明再次通电辞职,称朱执信、廖仲恺、胡毅生、陈少白、黄世仲均可有能力任粤督职。孙中山再次挽留。黄世仲欲辞广东民团总长一职,也未能如愿。 3月18、19日,陈炯明下令查封披露王和顺事件的《总商会报》、《公言报》、《佗城独立报》,逮捕报社总司理、编辑、记者。《公言报》和《佗城独立报》主办人陈庆琛(又名陈听香)一度逃港暂避,后又潜回,1912年于4月6日被逮捕,10日下午被枪毙。4月初,陈炯明到西关黄世仲家吃饭,议事中不欢而散。4月9日,陈炯明通知黄前往都督府,即把黄扣押,加以“遇事欺瞒,辄敢舞弊营私,串通民军统领冒领军饷,私图分肥”“借石楼乡陈仲佳畏罪自溺一案,强压多人,供词需索,受贿愈万”等罪。 1912年4月25日,孙中山辞去大总统职后与胡汉民等返到广州。陈炯明以探亲为名不辞而别,避往香港。1912年4月27日,胡汉民经正式选举任省都督。5月初,胡汉民未经审讯就以陈炯明原定罪把黄世仲枪毙。为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特别是1922年6月16日陈炯明炮轰孙中山广州总统府的反叛行动,使人们更愿意重新审视黄世仲事件。 以后,人们知道黄世仲的第二条“罪状”其实是他的弟弟黄灿所为。而第一条“罪状”应是强加于他头上的,起因只是黄不同意陈炯明对待反清起义军——民团的手法。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今天的学者仍有两种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其受贿之事未必确凿,但在民军与军政府之间,他的立场是有问题的。”蒋祖缘、方志钦等学者则认为:“民军与他军的矛盾是革命队伍内部矛盾,陈炯明以对待敌人的办法解决民军,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1924年,曾被陈炯明追杀的民军首领王和顺重新在广东军政府中担任军职,应算是对这一事件的一次“平反”吧。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将有可能揭示这一历史疑案的真相。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