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笔记杂录 > 七修类稿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和诗 | |
|
|
今人但知和诗,不知义有三焉:依韵和之,谓之次韵;或用其题,而韵字同出一韵,谓之和韵,如张文潜《离黄州诗而和杜老玉华宫诗》是也;用彼之韵,不拘先后,谓之用韵,如退之《和皇甫湜陆浑山火》是也。然唐以前亦未闻也,必有赓焉,意兴而已。 观《文选》何劭、张华、二陆、三谢诸人赠答,是可知矣。就使子美不过如是,如高适《寄杜》云:“草玄今已毕,此外更何求?”杜则曰:“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杜《送韦迢》云:“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迢则曰:“相忆无南雁,何时有报章。”杜又云:“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惟元、白二公,多有次韵,陆、皮则盛之矣,至宋苏、黄辈,唱一赓十,甚则全集,如苏和陶是也。 嗟人!诗以道性情,一拘韵脚,纵有高义,或不能用,况短于才者乎?且如东坡天纵,在惠州《寄邓道士》诗,即次韦苏州《寄全椒山中道士》韵,时事尚不同也,庶或可展其才,然拘之即有工拙。韦云:“今朝郡斋冷,或忆山阴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樽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苏曰:“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观此二诗,已觉有性勉之别;至于韦结二句,先辈以为非复言语思索可到,出自天然,若有神功,然则苏结安能及之?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