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笔记杂录 > 情史 >  上一页    下一页
吴氏女


  城之西有吴氏女,生长儒家,才色俱丽,琴棋诗书靡不究通,大夫士类称之。其父早世。治命宜以为儒家室,女自负不凡。

  永嘉郑僖,字天趣,客于洪氏。一日媒妪来,言女家久择婿,难其人。洪仲明公子戏欲与郑求之,郑辞已娶。媒妪欲求郑诗词达于女氏,郑戏赋《木兰花慢》云:

  “倚平生豪气,切星斗,渺云烟。记楚水湘山,吴云越月,频入诗篇。菱花剑,光零落,几番沉醉乐风前。闲种仙人瑶草,故家五色云边。
  芙蓉金阙正需贤,诏下九重天。念满腹琅玕,盈襟书传,人正韶年。蟾宫近传芳信,姮娥娇艳待诗仙。领取天香第一,纵横礼乐三千。”

  翌日媒来,言吴族见词,莫不称美。但母嫌官人已娶有子,女意不然。因出其和词云:

  “爱风流儒雅,看笔下,扫云烟。正困倚书窗,慵拈针线,懒咏诗篇。红叶未知谁系,漫踌躇无语小阑前。燕子知人有意,双双飞向花边。
  殷勤一笑问英贤,夫乃妇之天。恐薛媛图形,楚材兴念,唤醒当年。叠叠满枝梅子,料今生无分共披仙。赢得鲛绡帕上,啼痕万万千千。”

  过数日,女密令吴妪来观。妪致女命,虽居二室亦所不辞。且嘱郑托相知之深者,开导母意,玉成其事。郑托吴槐坡者往说,其母终不从。

  有周姓者,妒郑之成,挟财以媚母。母惑之。郑闻其事,复赋前腔寄云:

  “望垂杨袅翠,帘试卷,小红楼。想琼珮敲霜,鸾妆沁粉,越样风流。吟怀自怜豪健,洒云笺,醉里度春愁。有唱还应有和,纤纤玉映银钩。
  犀心一点暗相投,好事莫悠悠。便有约寻芳,蜂媒才到,蝶使重游。梅花故园憔悴,揖东风让与古梢头。况是梅花无语,杏花好好相留。”

  女氏再和云:

  “看红笺写恨,人醉倚,夕阳楼。故里梅花,才传春信,先认儒流。此生料应缘浅,绮窗下雨怨云愁。如今杏花娇艳,珠帘懒上银钩。
  丝萝乔树欲依投,此景两悠悠。恐莺老花残,翠嫣(蔫)红减,辜负春游。蜂媒问人情思,总无言应只低头。梦断东风路远,柔情犹为迟留。”

  郑观所和两词,才情标致,益不能忘。再赋诗云:

  “银笺写恨奈情何,料得情深敛翠蛾。须信梅花贪结子,东风着意杏花多。
  翠袖笼香倚画楼,柔情犹为我迟留。何时共箇鸳鸯字,吟到春风泪欲流。”

  吴氏和云:

  “慈亲未识意如何,不肯令君画翠蛾。自是杏花开较晚,梅花占得旧情多。
  残红片片入妆楼,独倚危阑觉久留。可惜才高招不得,红丝双系别风流。”

  书词尚多,不能悉载。及母氏纳周之币,女号泣曰:“父临终命归儒士。周子不学无术,但能琵琶耳。我誓不从之!”因佯狂,掷冠于地。母怒,殴之至再。发愤成疾,病且笃。母始大悔,惧逆其意,即以定礼付媒氏还周,而女病已无起色矣。因以书遗郑曰:“妾之病实为郎也。若此生不救,抱恨于地下,料郎之情,岂能忘乎!”末复缀一绝云:

  “青衣扶起髻云偏,病里情怀最可怜。
  已自恹恹无气力,强来纤手写云笺。”

  临终泣谓青衣梅蕊曰:“我生为郑,死亦为郑。我死后,可以郑郎诗词书翰密藏棺中,以成我意。”及卒,郑为文祭之,复作悼亡诗云:

  “相见愁无奈,相思自有缘。
  死生俱梦幻,来往只诗篇。
  玉珮惊沉水,瑶琴怆断弦。
  伤心数行泪,尽日落花前。”

  又一绝云:

  “诗写新笺几往来,佳人何自苦怜才。
  伤心春与花俱尽,啼杀流莺唤不回。”

  后郑召箕仙,得一词云:

  “绿惨双鸾,香魂犹自多迷恋。芳心密语在身边,如见诗人面。
  又是柔肠未断,奈天不从人愿。琼销玉减,梦魂空有几多愁怨。”

  郑感之,再调《木兰花慢》云:

  “任东风老去,吹不断,泪盈盈。记春浅春深,春寒春暖,春雨春晴。都来杀诗人兴。更落花无定,挽春情。芳草犹迷舞蝶,绿杨空语流莺。
  玄霜著意擣初成,回首失云英。但如病如痴,如狂如舞,如梦如酲。香魂至今迷恋,问真仙消息最分明。后夜相逢何处,清风明月蓬瀛。”

  吴氏之母,痛忆之甚,亦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