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笔记杂录 > 齐东野语 >  上一页    下一页
三十


  卷八

  ◎张魏公二事

  高宗视师金陵,张魏公为守,杨和王领殿前司。有卒夜出,与兵马都监喧竞,卒诉之,公判云:“都监夜巡,职也,禁兵酉点后不许出营,法也,牒宿卫司照条行。”杨不得已斩之。

  又尝诣学,士有投牒者,视之,则争博进也。即判云:“士子争财于学校,教化不明,太守罪也。当职先罚俸半月,牒学照规行。”教官大窘,引去。

  ◎罗春伯政事

  罗点春伯为浙西仓摄平江府。忽有故主讼其逐仆欠钱者,究问虽得实,而仆黠甚,反欲污其主,乃自陈尝与主馈之姬通,既而物色,则无有也。于是遂令仆自供奸状,甚详,因判云:“仆既欠主人之钱,又且污染其婢。事之有无虽未可知,然其自供罪状已明,合从奸罪定断,徒配施行。所有女使,候主人有词日根究。”闻者无不快之。

  ◎庯峭

  魏收有“逋峭难为”之语,人多不知其义。熙宁间,苏子容丞相奉使契丹,道北京。时文潞公为留守,燕款从容,因扣逋峭之义。苏公曰:“向闻之宋元宪云:‘事见《木经》。’盖梁上小柱名,取其有折势之义耳。”乃就用此事作诗为谢云:“自知伯起难逋峭,不及淳于善滑稽。”

  而齐、魏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则谓之庸峭。《集韵》曰:“庯庩,屋不平也。庯,奔模反;庩,同都反。今造屈势有曲折者,谓之庯峭云。”二字与前义亦近似。今京师指人之有风指者,亦谓之波峭。虽转 庯为波,岂亦此义耶?

  ◎许公言

  安定郡王子涛,字仲山。在京师时,其兄子冲喜延道流方士。有许公言者,能以药为黄金。其人皎然玉树,有小炉,高不盈尺。以少药物就掌中调之,纳火中,须臾精金也。谓仲山曰:“如何?”仲山曰:“毕竟只是假。”许愕然,拊其背曰:“善自爱。”

  越数日,告子冲别,挽留不可。将出门,邀仲山耳语,首言:“君兄且死矣。君手有直纹,未可量,但早年亦囏困,宜顺受之,寿可至六十九。人寿修短,视其操行。上帝所甚恶者贪,所甚靳者寿,人能不犯其所甚恶,未有不得其所靳者。君能不忘吾言,可至七十九,持之益谨,更可至八十九,外此,非吾所知也。”仲山问其行何之,曰:“中原将乱,吾入蜀耳。”

  未数月,子冲一夕无疾而亡。逾年,金入寇,仲山负其母以南,昼伏宵行,数阽于危,仅行脱。平生守许之戒不渝。晚而袭爵,年八十七乃终。克家端明,乃其曾孙也。

  ◎士子诉试

  王希吕仲衡知绍兴郡,举进士。有为二试卷,异其名,皆中选。黜者不厌,哗然诉之。王呼其首问曰:“尔生几何年?凡几试矣?”众谓怜其潦倒,则皆以老于场屋对。王曰:“曾中选否?”曰:“正为累试皆不利也。”王忽作色曰:尔曹累试不一得,彼一试而两得,尚敢诉耶!”叱而出之。

  ◎赵德庄诲后进

  赵忠定汝愚初登第,谒赵彦端德庄。德庄故余干令,因家焉。故与忠定父兄游,语之曰:“谨毋以一魁置胸中。”又曰:“士大夫多为富贵诱坏。”又曰:“今日于上前得一二语奖谕,明日于宰相处得一二语褒拂,往往丧其所守者多矣。”忠定拱手曰:“谨受教。”前辈于后进如此。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