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笔记杂录 > 传灯录 >  上一页    下一页
卷七(4)


  盐官齐安

  杭州盐官镇国海昌院齐安禅师者。海门郡人也。姓李氏。生时,神光照室。复有异僧谓之曰:“建无胜幢。使佛日回照者,岂非汝乎。”遂依本郡云琮禅师。落发受具。后闻大寂行化于龚公山。乃振锡而造焉。师有奇相。大寂一见,深器异之。乃命入室,密示正法。

  僧问:“如何是本身卢舍那佛。”师云:“与我将那个铜瓶来。”僧即取净瓶来。师云:“却送本处安置。”其僧送瓶本处了。却来再征前语。师云:“古佛也过去久矣。”有讲僧来参。师问云座主蕴何事业。对云:“讲华严经。”师云:“经中有几种法界。”对云:“广说则重重无尽。略说有四种法界。”师竖起拂子云:“这个是第几种法界。”座主沈吟徐思其对。师云:“思而知虑而解。是鬼家活计。日下孤灯,果然失照。”保福闻云:“若礼拜即吃和尚棒。”禾山代云:“某甲不烦和尚,莫怪。法眼代拊掌三下。”

  僧问大梅,如何是西来意?大梅云:“西来无意。”师闻乃云:“一个棺材,两个死尸。”玄沙云:“盐官是作家。”师唤侍者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云:“破也。”师云:“扇子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对。投子代云:“不辞将去,恐头角不全。”资福代作圆相,心中书牛字。石霜代云:“若还和尚即无也。”保福云:“和尚年尊,别请人好。”

  师一日谓众曰:“虚空为鼓,须弥为椎。什么人打得。”众无对。有人举似南泉。南泉云:“王老师不打遮破鼓。”法眼别云:“王老师不打。”

  有法空禅师到。请问经中诸义。师一一答了,却云:“自禅师到来,贫道总未得作主人。”法空云:“请和尚便作主人。”师云:“今日夜也。且归本位安置明日却来。”法空下去。至明旦,师令沙弥屈法空禅师。法空至师顾沙弥曰:“咄,这沙弥不了事。教屈法空禅师。却屈得个守堂家人来。”法空无语。

  法昕院主来参。师问:“汝是谁。”对云:“法昕。”师云:“我不识汝。”昕无语。师后不疾宴坐示灭。敕谥悟空禅师。

  五泄灵默

  婺州五泄山灵默禅师者。毗陵人也。姓宣氏。初谒豫章马大师。马接之因披剃受具。后初参石头。时装腰便上方丈见石头坐次便问。一言相契即住,不然便发。石头据坐师便发去。石头随后逐至门外。召云:“阇梨阇梨。”师回首。石头云:“从生至老只是这个。又回头转脑作什么。”师于言下忽然有省。便踏折拄杖。一住二十年为侍者。洞山云:“当时若不是五泄先师。大难承当。然虽如此,犹涉在途。”长庆云:“险。”玄觉云:“那个是涉在途处。”有僧云:“为伊三寸途中荐得。所以在途。”玄觉云:“为复荐得自己。为复荐得三寸。若是自己为什么成三寸。若是三寸,为什么悟去。且道,洞山意旨作么生。莫乱说,子细好。”

  唐贞元初。入天台山,住白沙道场。复居五泄。僧问:“何物大于天地。”师云:“无人识得伊。”僧云:“还可雕琢也无。”师云:“汝试下手看。”

  僧问:“此个门中始终事如何?”师云:“汝道目前底成来。得多少时也。”僧云:“学人不会。”师云:“我此间无汝问底。”僧云:“和尚岂无接人处。”师云:“待汝求接,我即接。”僧云:“便请和尚接。”师云:“汝欠少个什么。”问:“如何得无心。”师云:“倾山覆海晏然静。地动安眠岂彩伊。”

  师元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沐浴焚香端坐告众云:“法身圆寂,示有去来。千圣同源,万灵归一。吾今沤散,胡假兴哀。无自劳神,须存正念。若遵此命,真报吾恩。傥固违言,非吾之子。”时有僧问:“和尚向什么处去。”师曰:“无处去。”曰:“某甲何不见。”师曰:“非眼所睹。”洞山云作家。言毕,奄然顺化。寿七十有二腊四十一。

  大梅法常

  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者。襄阳人也。姓郑氏。幼岁从师于荆州玉泉寺。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唐贞元中。居于天台山余姚。南七十里梅子真旧隐。时盐官会下一僧。入山彩拄杖。迷路至庵所。问曰:“和尚在此山来多少时也。”师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什么处去。”师曰:“随流去。”僧归,说似盐官。盐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请出师。师有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

  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是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别。”师云:“作么生别。”僧云:“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师云:“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云:“大众,梅子熟也。”僧问禾山:“大梅恁么道,意作么生。”禾山云:“真师子儿。”自此学者渐臻师道弥着。

  师上堂示众曰:“汝等诸人,各自回心达本。莫逐其末。但得其本,其末自至。若欲识本,唯了自心。此心元是一切世间出世间法根本。故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但不附一切善恶而生。万法本自如如。”

  庞居士问师:“久响大梅,未审梅子熟也未。”师云:“你向什么处下口。”士云:“与么则百杂碎也。”师云:“还我核子来。”

  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蒲花柳絮竹针麻线。”

  夹山与定山同行言话次。定山云:“生死中无佛即非生死。”夹山云:“生死中有佛即不迷生死。”二人上山参礼。夹山便举问师:“未审二人见处那个较亲。”师云:“一亲一疏。”夹山云:“那个亲。”师云:“且去,明日来。”夹山明日再上问师。师云:“亲者不问问者不亲。”夹山住后自云:“当时失一只眼。”

  忽一日谓其徒曰:“来莫可拒,往莫可追。”从容间,复闻鼯鼠声。师云:“即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护持之。吾今逝矣。”言讫示灭。寿八十八腊六十有九。智觉禅师延寿赞曰:“师初得道,即心是佛。最后示徒,物非他物。穷万法源彻千圣骨。真化不移何妨出没。”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