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笔记杂录 > 池北偶谈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七 | |
|
|
卷二 ◎钟恭愍恩恤 明景帝易储,钟恭愍公(同)、章恭毅公(纶)、廖恭敏公(庄)皆极谏。恭愍公疏先入,死杖下,被祸尤惨。至英宗复辟,特擢恭毅礼部侍郎;恭敏复官大理少卿,寻进侍郎,成化中卒,赠尚书;而恭愍止赠大理寺丞,恩恤独薄,当时亦无言之者。 ◎五学士 国朝官制,设内三院:曰国史、曰秘书、曰弘文,院各有学士一员。既设翰林院,以内三院为内阁,则止设阁学二员,而别以一人掌翰林院事,俱兼礼侍。康熙十九年庚申,乃有学士五人:内阁徐立斋(元文)、李容斋(天馥)、掌院叶讱庵(方蔼);而张敦复(英)以讲学内直,特升翰林院学士;李厚庵(光地)以军功超擢学士,至是入京陛见,奉特旨入内阁。四公皆兼侍郎,叶则加尚书云。 近李谏臣(应廌)、王藻儒(掞)、李倚江(柟)、顾懿朴(藻)同时为内阁学士,亦四人。李去,陆义山(葇)代之。王擢户侍,徐胜力(嘉炎)代之。陆乞休,韩慕庐(菼)代之,亦四人。 ◎李选侍 明光宗朝选侍李氏,鼎革后尚存,至康熙甲寅岁五月十八日始卒。 ◎明熹宗 有老宫监言:“明熹宗在宫中,好手制小楼阁,斧斤不去手,雕镂精绝。魏忠贤每伺帝制作酣时,辄以诸部院章奏进,帝辄麾之曰:‘汝好生看,勿欺我。’故阉权日重,而帝卒不之悟。” ◎会议 《翰林记》:“正统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如合会儒臣,则本院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国子监皆与。”国朝制,凡大事及章奏会议,内则亲王、贝勒、大臣,外则九卿、詹事、科道,而内阁、翰林院不与。詹事府凡事皆得与,坊局不与。 ◎不避庙讳 唐避太宗御讳,率改“世”曰“代”。予读皮袭美《文薮》,多不讳“世”字。鹿门《隐书》一条云:“三王之世,民知生而不知化。五帝之世,民知化而不知德。”又与元征君书云:“惧来世圣人责乎,无意于民。”又皆“世民”二字连用。 ◎大名居士 《金史·卫绍王本纪》,载尚宫左夫人郑氏骂胡沙虎事,赞云:“于金掌奏目女官大名居士王氏所纪,得资明夫人援玺事,附着于篇。”则金时宫掖盖有记载女官矣。 ◎读讲谕洗 康熙中,更定品级考,后又定朝班坐次,侍读、侍讲班在谕德、洗马之上,然凡郊庙祭祀,谕、洗皆与陪从,而读、讲则否。及推升祭酒,则庶子与读、讲皆得开列,而谕、洗则否。又左右掌坊庶子,正五品;侍读、侍讲学士,从五品,而庶子必升讲学。皆品级考之宜加审详者。 ◎张真人 隆庆中,江西守臣言:“张氏职名赐印,不载典制,宜永裁革。”诏革去真人之号,以为上清观提点。万历初复之,相沿至今无厘正者,使与衍圣公公然并列,何哉? ◎有子 万历初,训导侯贵上言:“《论语》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子张不及有若,进子张而坐有子于庑,非是。”予尝谓十哲未允,当进有子而黜宰我、冉有,贵之言诚不易之论。及予为祭酒,已具疏欲言之,同人谓恐涉纷更而止,至今以为憾。 ◎宁陵城 侍讲汤先生(斌)言:“初宁陵城小而卑,吕新吾先生以刑侍家居,谋大之。县人难于改作,或生怨谤。公曰:‘三十年后当知吾意。’至流贼之乱,适三十年矣,境内百姓携家入保者以数万计。县人德之,为立祠。” ◎明太宗称祖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太上皇崩,洪迈请庙号世祖。尤袤言:“光武以长沙王后,布衣崛起,不与哀、平相继,称祖无嫌。太上继徽宗正统,以子继父,非光武比。”乃定号高宗。明嘉靖十七年,加上太宗庙号曰成祖,岂未闻袤之言耶?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