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0期

余音绕梁的结尾艺术

作者:庞振军




  人们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就是指结尾要用一些点睛之笔或关键性语句,给人留下美好的余韵,从而产生“余音绕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古人说:“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下面历届高考作文为例,介绍几种结尾形式,供同学们参考:
  一、总结式结尾。
  即是对前面的观点、态度、主张、主旨,再一次的重申。画龙点睛,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2005年山东高考卷《常留一扇门》的结尾:“双赢”是一种智慧,让短处和长处在碰撞中撞击出诱人的火花。“双赢”是一种智慧,让优点在融合中奏响成功,成就你的国家和民族。而你需要做的只是常留一扇门……
  2006年山东卷《梦想在现实中起舞》的结尾:正视现实,但不委身于现实;保持幻想,但不沉湎于幻想;让梦想在现实中跳一曲酣畅淋漓的舞蹈吧。
  2007年广东卷《就这样,岁岁年年》的结尾:风,把春的信息传递给了大地,于是有了万物复苏;爱,把情传递给了亲人,于是有了依依不舍;义,把道传给了生,于是有了舍生取义……就这样,岁岁年年。
  2008年广西卷《青山一道同风雨》的结尾: 青山一道,我们同历风雨,团聚一处。而将五洲四海的人们集汇在一起的纽带,也许,是这样的期望: 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读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几篇文章的结尾,都采用了总结式。都是对文章主旨或文题的小结。使文章主旨更突出,结尾更有力。
  二、照应式结尾:
  即结尾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从而凸显主题。
  2005年山东卷《别人的风景你的梦》:(首)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尾)记着,只有你装饰了别人的风景,别人才会装饰你的梦;你若想要别人来装饰你的梦,那么你要学会去装饰别人的风景。因为,这世界,本就是和谐的一体,双赢的存在。
  2006年河南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首)“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是曹孟德的诗文《短歌行》中的诗句。(尾)拥有自知与拼搏,光明就在你的眼前,在努力过后,你会发现“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2007年山东卷《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首)风若遥远的回音,追着梦的翅膀,在亘古不变的神话里寻找一个金碧辉煌的王朝。她是史册里深藏的墨迹,带给人无法言说的美丽和忧愁;她是云彩里镌刻的记忆,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厚重和大气。宛如宝剑上镶刻的星辰,恍若皇冠烘托的太阳,一袭轻纱下的曼妙舞蹈,摇醒了一个盛世的传说。古老的风铃开始变奏,浑厚如黄钟大吕的音符直贯苍穹。是你吗,唐朝? (尾)把满纸才子的情高遐想折好,我愿枕琴声做一场崇古清梦,醉于此间,永不醒来。/纵使时间流淌,时光飞逝,美丽的唐朝不老,永恒的记忆不褪。
  这几篇文章的结尾, 作者用首尾呼应的方式,使文章气脉贯通,并以优美的诗一般的语言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三、引用式结尾:
  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俗语谚语,往往具有很强的哲理意韵和启示作用。在高考作文中选择与主题有密切关系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来作总结,往往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
  2005年河北卷《奇谲万千藏情理》的结尾:“奇谲万千藏情理,情理打造万千奇。”朋友,给奋斗插上情理的翅膀,搏击长空,你瞧,“无限风光在险峰”!
  2006年安徽卷《读你,也读我》的结尾:“哈佛大学有句校训:人无法选择自然的故乡,但你可以选择心灵的故乡,与书籍为伴,让心灵在一次次的洗礼中得到升华。很多年之后,你会发现,你心灵的故乡是那么亲切和实在,你的人生是那么美好和纯洁!”
  2007年山东卷《贝壳·划痕·记忆》的结尾:“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没有人能阻止时间的脚步,然而,时间不会风化一切。漫步岁月,采撷几枚朴拙的贝壳,抚摸那巨岩上的斑斑伤痕,便是在回味那没有被时间风化的记忆。
  这里列举的几例分别引用了诗文佳句、名人言论,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希望式结尾:
  结尾通过提出希望,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同时希望读者按照提出的想法去做。这种希望往往是积极向上、予人启迪的。
  2005年陕西卷《菊花·烈酒》的结尾:忘记痛苦与仇恨,忘记一切不值得记忆的。铭记快乐与温馨的感情,铭记一切助你成功的基石与动力。擦亮你的双眼,摘一朵淡泊却幽香的菊花,喝一口浓烈却香醇的美酒,携一腔激情与感恩,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精彩。
  2006年天津卷《愿景》的结尾:改变自己的世界,愿景给了我追求的动力;走进明天的世界,愿景给了我彩色的羽翼;超越生活的世界,愿景给了我圣洁的洗礼。
  2007年山东卷《故乡,我永远的梦》的结尾: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一枝一叶总关情,情到深处忆故乡。故乡,装载着我们的梦。即使树高千丈,叶落必将归根:即使时间流逝,故乡的记忆也永远不会风化,永远不会。
  这种结尾,主张突出,情感鲜明,语言充盈诗意和文采,富有感召力。
  五、赞美式结尾:
  即采用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理念情感,从而激发读者的共鸣,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2005年四川卷《永远的苏武》的结尾: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啊,我们永远的苏武!
  2006年浙江《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结尾:让心灵沉浸在雨中吧,你会发现沉闷的生活其实到处洋溢着生机,灰暗的人生其实到处铺撒着美丽。/在这斜风细雨中栖息,洗去泪的苦涩,荡去新的忧郁,天空中没有留下雨的痕迹,飘洒的是涤净的心灵的气息。/在这斜风细雨中,迟些归去。
  2008年湖南卷《让我走远看看你》的结尾:父亲,我亲爱的父亲,过去的十八年,我们相离得太近,因而感受不到爱的存在,那么以后,让我走远看看你。看看你是如何用自己坚实的臂膀为自己的女儿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结尾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佩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正视历史、正面现实、拥抱生活的情怀。
  六、哲理式结尾:
  即在结尾用富含哲理的语句,总结全文,升华主旨,并给人以启发。
  2005年贵州高考佳作《一路同行》的结尾也是如此: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生活赠予的阅历和经验;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带来的是人生美丽的收获和付出;忘记与铭记,一路同行!这一路,我们感到快乐和幸福!
  2006年广东卷《用心雕琢自己的天使》的结尾:思想的棱角,是个性的萌壮,别让自己的棱角被他人的思想磨去,坚持自己独特的光芒。
  2007年山东卷《当记忆流经奥斯威辛》的结尾:那天,奥斯威辛警钟长鸣;那天,犹太人民饱含热泪;那天,记忆流经这和平的世界;那天,和平在向极端的功力者和道貌岸然的战争者宣判:胜利的钟声会在和平者的心中响彻。/时间永远不会将奥斯威辛风化在记忆底层!
  2008年湖南卷《远近焦距》的结尾: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准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生活。
  作者用富含哲理的语句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升华了主题。入情入理,水道渠成。
  此外,还有无奈式结尾、警示式结尾、抒情议论式、呼唤号召式、留白式等等结尾的形式,总之,文章的结尾的方式很多,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并多读一些精彩的结尾文段,就一定从中会悟出一些规律,写出精彩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