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8期
“慎独”话题作文导写
作者:洪方煜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请以“慎独”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在无人注意的时候” “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这篇作文借话题向我们提出了灵魂的拷问。话题理解的关键是《辞海》中的解释“谨慎不苟”四个字,也就是说,即使在无人关注时,我们做事也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格才是高的,我们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这是简单层面的理解。再往深层看,“慎独”其实是道德修养范畴的问题,强调自我审视,一旦法律失去作用时,“慎独”对人格操守的净化作用更为强大。话题较适宜写作思想性较强的随笔类,当然,善长逻辑思维的同学也可写成议论文。
(例文一)
将背面迎向阳光
应瑜
皎皎银月,如舟如盘,遥挂天际,勾起古往今来文人雅客的多少神往。“嫦娥奔月”“白兔捣药”,是人们对明丽广寒宫的无限向往。可当人们对着皎月寄托情思时,又有谁想到它的背面布满重重叠叠的坑穴,一片黑暗,满目疮痍?
其实,人何尝不是一轮明月呢?平时以光鲜的面目示人,而在无人时,背面处,却不知藏着怎样的污浊与泥淖。
古今第一大贪官和珅,这个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的俊杰,这个历任高官、深得乾隆信任的宠臣,在人前是多么地风光。可背地里,他贪赃枉法,营私舞弊,侵吞国家财产、人民血汗,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为自己背处的阴暗付出了血的代价。
同样地,被人讥为“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三反”运动中的刘青山、张子善,还有无数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人物,都栽在了贪污受贿上,栽在了不能慎独上,栽在了自己的阴暗面上。
而与之相反的,是于谦、郑板桥这些清官,他们如一轮红日,发出灿烂的光芒,刺破了凌晨浓重的迷雾,照亮了月亮阴暗的背面。
浩浩长河,文人政客如恒河沙数,有几人能做到表里如一,洁身自好?有几人能在遍地黄沙中发出金子般耀眼的光芒,照亮来者蒙昧的双眼和心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先贤给后人留下的谆谆教诲。身不修,行不正,何以齐家?何以治国?何以平天下?
不止官场,仅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人没有做到慎独。考试时,总有人作弊;老师不在时,总有人喧哗;背地里,总爱议论别人是非;看到公物不爽,总爱踹上两脚……人们的言行,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人的品行;人们背后的言行,则是一面放大镜,将人的阴暗加以放大。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当物欲横流,纸醉金迷蒙蔽了你的双眼,侵蚀了你的心灵,你应该找寻一块清静地,让心灵得到净化,让你的灰暗面变得明亮。
我们的社会也有很多的污浊、粉尘,正如我们人类自身也并不完美。那么,就如同明月一般,不要再把阴暗隐藏,迎向阳光,接受光芒的洗涤,我们自身的修养会得到提高,我们社会会变得和谐美好。
点评
由皎皎银月背面布满重重叠叠的坑穴引出人在无人时的背面处,以此生发议论,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正文部分,作者很注意扣题:古今第一大贪官和珅人前风光,背地里肮脏,最终落得个身首异地的下场;其他的高官诸如李鸿章、刘青山、张子善,也栽在了背面处。这是缺乏慎独的原因,属反面论述。而于谦、郑板桥,则用慎独照亮了自己的阴暗面,这是正面论述。
论述了文人政客后,作者转入到生活: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人没有做到慎独。我们应该怎么办?作者开出了解决良方:找寻一块清静地,让心灵得到净化,让你的灰暗面变得明亮。文章观点明确,结构多变,层次清晰,行文有气势,语言整散结合,句式参差有致,很有说服力。
守住心中的孤芳
郭梦雪
米兰·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我们的一生中有太多可能的境遇,许多并不难把握,除了孤独。
在漫长的冬季的孤独里,我想到了那满目苍白里的一点红梅。这样的寒冷中,其他的花是连枝也不肯伸一下的。梅艳芳也唱道:“孤芳自赏最心痛。”然而,即便面对这样的孤独,忍受这样的无奈,梅也能够凌寒傲雪,一吐芬芳,将一缕暗香送到每一个不知名的角落,像是大观园里的黛玉,出自这样的大染缸,生也孤独,死也孤独,却依然慎思独行,不染纤尘,依旧清高。
苏轼在《晁错论》里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样的坚忍,在对孤独审视中愈发体现出来。当我们学习《我与地坛》一课时,我被震撼了。当我还在一个人为了那些偶有的不快,在孤独的环境里黯然神伤,史铁生却早已在心灵的孤独里谨慎不苟,坚守自身。当一个人身心都处在孤独里,他独坐在空旷和有些破废的地坛,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然而,他最终用并不健全的身体撑起了自己孤独里的一方天空,他用他的文字告诉我:只要心不荒芜,用慎思独行装点自己,孤独的荆棘地里也能开出夺目的花。
抛开眼前的书,我想俄罗斯民族也是孤独的。当那个叱吒风云的国家不复存在时,这个同样历史悠久的高加索民族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当北约东扩的脚步不断加快时,她的危机是显而易见的。可是,这个民族即便带着这样的忧虑与孤独,仍然审视反省自己的各方情况,在这样萧瑟的秋风里,傲首站立,不屈服,不自弃,这一簇又一簇的黄菊,开得还正劲。
记忆里,有一位老禅师的故事。他每年都要把禅院里的新茶和老茶分开来。当有人不解他终年独自在山上却还要分茶时,他笑道:“如果有一天有人上山来,新茶是要留给客人喝的,而老茶是自己喝的。”在这样一座多年没有人上山问禅的高山上,一位多年不问世事的老禅师,却依然做着为人着想的事,一如参佛悟道的初衷。他的心底,有的是一朵不为人知却曼妙无比的莲花。
孤独是生命的某种可能,守住了心中的孤芳,慎思慎取,谨慎独行,才守得住心中的执著与坚持。闭上眼,仍有满心的芬芳。
点评
由米兰·昆德拉的名言到梅艳芳的歌,再到苏轼的《晁错论》;由史铁生到俄罗斯民族,再到老禅师的故事;由满目苍白里的一点红梅,到老禅师的茶香,再到心中的一缕孤芳……文章围绕慎独,纵横驰骋,跳转自如,材料丰富典型,很好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