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7期
浅说学生作文中的“文化底蕴”
作者:王 瑜
所谓文化底蕴,顾名思义应该是指古典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诗词、名句,名人事迹,更主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即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人类情感、品德、人生观、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等属于“人的本质力量”(蒋孔阳先生语:“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的东西。而现在部分教师和学生却简单地认为,文化底蕴就是引用古诗名句、历史典故装饰语言,强化观点,是古为今用。所以基本不考虑它本质的内涵。写作中,或刻意求新求异,厚今薄古;或以其粗浅解读信口开河,甚至随意翻新改编历史故事,随心所用。总之为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获得高分,使许多文化精品被任意曲解、演变成内里干瘪外表华美的躯壳,成了谋取功利的敲门砖。
一、记古诗名句,不读其人;用名言名文,随意驱遣。
日趋物质化的现代社会,正强烈的逼仄着人们的心灵空间,使人日益虚华浮躁和急功近利。教育也难免俗,没有人会为了写好一篇应试作文,而像古代书生那样读经诵典、背诗记文,没有这样的时间,也没有这样的心态,惶惶中只是背记一点老师圈定的、或复习资料印好的古诗、名句。就凭这样蜻蜓点水而获得的一点支离破碎的“积累”,遑论什么“文化”?又哪管什么“底蕴”?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而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但现在,连全篇主旨尚不得知,更何谈知人论世!还是请看下面两则满分作文里的文字吧:
“我们会铭记,任日月穿梭,我们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忘记时,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犹如进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最高境界,超然物外,忘记一切,抛下包袱,轻松上路。”
(以上两段均选自陕西高考满分作文《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异常兴奋。他满以为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唐诗鉴赏词典》是这样分析这两句的:“‘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情感与该考生所要表达的“铭记”与“日月穿梭”究竟有多大的联系呢?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字面上是写寻找梦中恋人的漫长与艰辛之后,却意外地收获繁华边缘不期而遇的欣喜。实际上则是借“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写自己被朝廷闲置的忧伤,故梁启超评之曰:“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王国维先生在论述治学的三重境界时引申为一种经过磨练之后豁然领悟的成功境地。但是,无论怎样理解,都与该考生的“拿得起,放得下”“ 超然物外,忘记一切”风牛马不相及。
真不知道,读过此篇之后,究竟是该为学生背过了一些名句而高兴,还是为这种蹩脚的引用而叹气。在所谓“考场佳作”中,此种错误的引用尚且屡见不鲜,可以想象,那些平常的甚至低分的作文中究竟又有多少呢!文化不是装饰,当人们把古典诗文当成了时尚的广告流行语随意抛洒的时候,恐怕“文化陆沉”也就为期不远了吧?
二、读名人事迹,生吞活剥;用历史典故,肆意歪曲
文化底蕴的核心在于思想。一个人的伟大与渺小,就取决其思想境界的高低。名人的历史价值就在于他为后世留下行为楷模或思想睿智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恰是一个民族关于人生和社会的集体智慧的总和。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涓涓细流,汇集成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主脉。但是,现在由于人们价值理念和审美取向的多元和混乱,导致浅薄、低俗的纯功利文化的滋生繁衍。为了收视率和发行量,人们除了刻意以虚假玄幻的情节去争夺人们的眼球,便是把名人传记等同于偶像剧、武侠小说等随意改编,完全掏空其纯净的文化内涵。在此潮流冲击下,许多学生作文也把古典文化当作成功的利器,恣意挥舞。为了证明观点,甚至有的不顾历史真实,肆意扭曲名人形象。请看下面这段“考场佳作”吧:
“现在,我快要走到我的生命的尽头了,回顾我的一辈子,我后悔我不该入仕,更不该入而不出,一切无非‘是非成败转头空’。我虽然能入乎其内,一辈子风云激荡,虎虎有生气,可我毕竟不能出乎其外,终究缺乏张良那样真正的高人高致。更让我痛心的是历史没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的恶性循环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我给天下百姓特别是川中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战乱!”
这段话选自一篇副题为“诸葛亮的自白”的文章。透过他所谓的自白,我们看到的诸葛亮成了一个自卑(“缺乏张良那样真正的高人高致”)而且相信天命(“历史没有逃出“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的恶性循环中”)的懦夫,一个不识时务(“我不该入仕,更不该入而不出”)并且穷兵黩武、陷民水火的历史罪人(“给天下百姓特别是川中百姓多带来了几十年的战乱”)。可是,请看看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吧!“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何以见其自卑?“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何以见其相信天命?“将军……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未出茅庐,即已知三分天下,怎可谓“不识时务”?“ 抚百姓,示仪轨”“ 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怎可谓“陷民水火”?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是千百年来人们景仰甚至膜拜的“神明”,这就是集体意识。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都体现着这个社会的道德共识和价值取向的共识,如果脱离这个共识,就会对社会的文化精神形成解构。但是,这种文化精神是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是不能因个人主观臆断或功利性需求而随意改变的。该生的“大胆创新精神”真让人“钦佩”至极,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时下的某些文化“恶搞”。有些所谓的“学者文人”为了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不惜突破学术良知的道德底线,散布种种“惊世骇俗”的异论:什么“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外面有女人”,什么“一万个孔子抵不上一个章子怡”“屈原受怀王重用是因为二人是同性恋”等等。历史伟人,是华夏的图腾,是民族的脊梁,是传统文明的代表,如今成为不肖后人肆意喷洒口水的对象,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一旦这些口水的污痕日渐累积,遮住了文化的原貌和思想的光辉,人便不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人,社会就成了飘在空中的无根的植物。请永远记住郁达夫那句沉痛的警策之言吧:“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三、结语
其实,笔者无论对那些考生还是“学者文人”都是没有丝毫恶意的,我只是想提醒同仁和考生,文化底蕴是无法速成、也不能创造的,只能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精思渐悟中,经过脚踏实地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吃透文化的内涵,提炼出思想和精神的底蕴;而这个过程是拒绝浮躁与功利的。那种单纯崇尚“创新”立异的“伪文化”现象,对学生心智的成长,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都是贻害无穷的。
先师孔子曾言:“小人之学为人,君子之学为己。”“为己”不是自私自利,而是提高自身的学识和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人,这样以后,才有可能写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