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4期

巧为有米之炊

作者:李孟华




  【作文材料】
  很多年以前,一群野狼袭击了国王的牲畜。国王召集武士,去消灭这群野狼。
  第一名武士回来了,对国王说:“陛下,我和狼群搏斗,虽然没有全部消灭它们,但也杀死了大部分。您看,我的臂和腿都负伤了。”
  第二名武士抗着一具狼尸出现了,对国王说:“陛下,我把头狼杀死,其他野狼不战自溃。”
  第三名武士也回来了,身边跟着一只安静的野狼。国王问他:“你做了什么呢?”“陛下,当我的同伴追杀野狼时,我想,只要还有一只野狼没被杀死,它就会重新回来为害。我在远处观察野狼,发现与其说它们很凶残,倒不如说它们很饥饿。所以我每天给野狼带去一些食物,逐渐把它们引离陛下的土地。”国王又问:“你脚边趴着的这只狼是怎么回事?”“它救了我一命。在山上,我遇上了黑熊,多亏这只勇敢的野狼,我才得以脱身。”
  国王会认为哪一位武士的功劳最大呢?
  请根据以上材料确定写作角度,题目自拟,书写清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分析】
  文章立意应从三位武士不同的做法得出。前两位武士方式虽然不同,但思维的出发点却是一样的,即从结果入手,运用武力,将其征服,目的则是从肉体上将其消灭。这样做,如果不能彻底消灭群狼,将导致野狼变本加厉的报复,治标而不治本。第三位武士从原因入手,寻找解决野狼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分析,发现野狼是由于饥饿而为害,于是“每天给野狼带去一些食物”,运用理解尊重的方式,化敌为友,不仅从根本上消除了狼患,并且与狼交上了朋友,危险时刻狼还救了他。无疑,这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结果效益成倍增加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第三名武士深谙理解和尊重是解决敌对矛盾的真谛。
  立意:1.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忌治标不治本;2.理解对手,尊重对手,实现双赢;3.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下面,以第一个立意点的习作为例,来探讨作文升格问题,怎样才能做到“巧”为有米之炊。
  【璞玉待琢】
  ● 干戈玉帛 ●
  武邑中学许亮
  深夜,他独自站在窗前,从飒飒西风中,他仿佛嗅到了血腥。
  他看了看手中的捷报,轻轻地合上,又再次打开,口中不停地叨念三个字:恶羊岭……
  他的思绪,逆着凛冽的西风,飘向了千里之外。
  他想象的到,在恶羊岭,那里一定尸叠如山,一定血流漂橹。四万,不,是十万,也许更多,一场战争,有多少生灵涂炭,有多少新鬼烦冤,又有多少未亡人泪眼欲穿。
  仇恨,在胡汉之间不断地蔓延,新生的大唐帝国,也不能幸免。大唐武德九年,突厥人自陇右起兵,一路烧杀,一路抢劫,直逼长安。
  他依稀记得,在长安驿的那场血战,三万大唐优秀的士兵殒血疆场。仇恨,那时就在他心中铸就了一柄宝剑。他发誓,要用突厥首领的头来祭奠那长眠于渭水河畔的英灵。
  他足足等了三年。贞观三年,他终于兵精粮足,在巍峨的大明宫下,他用满腔的怒火,面对着三十万甲胄,对天发誓:“斩灭突厥,大唐必胜!”
  大唐果真胜了,——因为突厥的草原上连续两年的干旱,马无草,兵无饷,士气萎靡,民心不振。
  他此时却犹豫不决,然而这是消灭突厥最好的机遇。
  于是有了恶羊岭的血战,于是有了十万的尸骨,于是有了胜利,于是有了和平。和平?不过是仇恨萌芽的春雨,等它茁壮了又是一个恶羊岭。他想到了汉武帝跟匈奴打了五十年的血仗,虽然胜了,却将大汉帝国由强盛推向了衰落。他想到了五胡之乱,想到了南北战争。
  他不想让大唐步大汉的后尘,他更不想让无数控弦之士无罪而就死地,无辜黎民百姓背井离乡,无尽边城塞地警报频传,生者不安,死者不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他再不愿听到那杂着哭声与怨恨的飕飕西风,将整个长安沐浴在血腥之中!
  “弥补,还来得及,陛下。”魏征读懂了他的心,“数百万胡人,他们正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如果我们准许他们内迁……”
  “迁!”他迫不及待地喊出,仿佛是一种解脱,像是一柄悬在心中很久的利剑终于除去了,那一刻他终于明白:干戈无情,玉帛无价!
  【升格分析】
  这篇习作撷取历史事件的一个瞬间展开故事,按“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忌治标不治本”这一立意点构思成文,选材典型,立意准确,记叙文体的选择也很好。但是在表现人物运筹帷幄,感情矛盾,思想冲突等方面不充分。有了好的立意和素材,怎样才能“巧”为有米之炊,不浪费题材,获得高分?“文似看山不喜平”,文章在构思布局、语言运用、渲染描写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要做到:
  一、题目要有文化气息,能透视文章中心;
  二、 渲染背景,注重细节和心理描写,突出人物;
  三、 前铺后应,设置悬念,情节集中,节奏起伏;
  四、 行文隽永,善用修辞,增加文采。
  【升格作文】
   仁者无敌(透视文章主旨,文化气息浓)
  1“梆、梆、梆、梆……”,四更天了,他依然站在窗前,如雕像一般,深邃的目光射向同样深邃的夜空。
  2蟋蟀一如往前,欢快地鸣唱着。(1、2段设置背景,渲染气氛)
  3他看了看手中的捷报,轻轻地合上又慢慢打开,飒飒西风中,仿佛嗅到了遥远的血腥。
  4“恶羊岭,……” 他口中喃喃道。逆着凛冽的西风,他的思绪飘向了千里以外激战过后的恶羊岭,那里一定尸叠如山,一定血流漂橹。四万,不,是十万,也许更多,一场战争造成多少生灵涂炭,增添了多少新鬼烦冤,又有多少家庭破碎难圆……(3、4段悬念引领,做好铺垫。)
  5大唐武德九年,一支骁勇凶悍的铁骑觊觎着大唐肥沃的土地和牛羊。突厥人自陇右起兵,一路抢劫,一路烧杀,直逼长安。
  6他依稀记得长安驿的那场血战,三万大唐士兵殒血疆场。仇恨,那时就在他心中铸就了一柄利剑。他发誓,要用突厥首领的头来祭奠那长眠于渭水河畔的英灵。
  7血耻,如滋生的蔓草,疯狂地咬噬着大唐皇帝的情感。
  8他足足等了三年。
  9贞观三年,终于兵精粮足,在巍峨的大明宫下,他用满腔的怒火,面对着三十万甲胄,对天发誓:“斩灭突厥,大唐必胜!”
  10连续两年的干旱,此时的突厥草原,马无草,兵无饷,士气萎靡,民心不振。
  11于是,便有了恶羊岭血战,便有了恶羊岭大捷。(5-11段照应铺垫,悬念释然)
  12此时,正是消灭突厥的最好时机,他却犹豫了。(12段突起转折,增强起伏与节奏)
  13夜空更加地深邃,蟋蟀依然欢快地鸣唱着。
  14“胜利了是不是就有了永远的和平?杀戮和征服能不能换来世代的和睦?战争的胜利不过是给突厥人内心又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条件适宜的时候,仇恨的种子便会萌芽,等它茁壮了,会不会又有一个恶羊岭?汉武帝与匈奴血战了五十年,虽然胜利了,大汉帝国却走向了衰落。”他又想到了五胡之乱,想到了南北战争。
  15飕飕的西风,好象参杂着怨恨的呜鸣,整个长安城似乎笼罩在一片血腥之中。(14-15段心理、环境描写,与前文照应,突出人物形象)
  16“数百万胡人正遭受着百年不遇的大旱,如果准许他们内迁……”(16段把“魏征进谏”加工为太宗独立思考,使情节集中)
  17此时,大唐皇帝感觉自己得到了极大的解脱,内心那柄滴血的利剑象冰雪遇到了春风,正在快速地消融:“干戈无情,玉帛无价,仁者无敌。”(17段照应题目,彰显主旨)
  18蟋蟀,继续鸣唱着,那美丽的和声化作了温暖的天籁。(2、13、18段蟋蟀的鸣唱既是背景渲染,同时标识行文脉络。结尾段寄寓主人公找到了解决突厥问题的根本——仁者无敌,文章在美丽的背景音乐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