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4期

友善的力量

作者:时 静




  记得一年前,语文老师介绍我们读过一篇题为《好言一句三冬暖》的文章,其中有个片段,至今记忆犹新。
  美国著名的试飞驾驶员胡佛,有一次飞回洛杉矶,在距地面90多米高的空中,刚好有两个引擎同时失灵。幸亏他技术高超,飞机才奇迹般地安全着陆。着陆后胡佛立即检查飞机用油,正如他所预料的,他驾驶的是螺旋桨飞机,装的却是喷气机用油。当他召见那个负责保养的机械工时,对方吓得直哭。这时,胡佛并没有像大家预想的那样大发雷霆,而是伸出手臂,抱住维修工的肩膀,信心十足地说:“为了证明你能干好,我想请你明天帮我的飞机做维修工作。”从此,胡佛的飞机再也没出过差错,那位原本马马虎虎的维修工也变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虽然维修工的过失险些使自己丧命,但心地善良的胡佛深深懂得有过失者的心理。当对方因出了严重差错而痛苦不堪时,他善解人意,自我克制,出人意料地给予宽慰,使其恢复了自信和自尊。这,就是友善的巨大力量。试想,如果胡佛愤怒地斥责这位维修工,甚至不依不饶地追究他的责任,那么,很可能会彻底地毁了他。可见,面对同一件事,以两种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就会产生迥异的结局。友善,可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仅善待了他人,也能使自己得益——胡佛的飞机,不是从此就没出过任何差错吗?而以愤怒乃至暴力来应对,结果常常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能否以友善的态度为人处世,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甚至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有一则报道说:同样一起交通事故,在加拿大,可以不到2分钟就顺利解决,司机会很快下车,视事故的实际情况,以一种友善的态度来协商解决,结果双方都会向对方认错、道歉。于是不到2分钟,他们便各自开着车离开了。而在我们国内,不花上一个小时是很难解决争端的。原因很简单,一旦撞车,司机就放下车窗,不管自己是否有错便破口大骂,在车内骂得不爽,又走下车来互相指责。于是后面的车辆不能前行,司机们一个个在车内使劲地按喇叭。直至交警出面,分析事故双方的责任,一场风波才会停息。但当事人常常还要互骂上几句,以泄心头之恨。如此一来,不耗费一两个钟点才怪呢。有位资深研究人士曾撰文指出:“在21世纪的竞争中,我们在生产、经济方面碰到的困难还是能克服的,也是可以赶上去的……但国民素质不用说与发达国家比,就是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不容乐观的。”我觉得,不能温和待人、自我省察与友善相处,正是我们国民素质不高的一个具体方面。
  生活是一面镜子。当你面带友善走向镜子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个人也正满怀善意地向你微笑;而当你以粗暴的态度面对它时,你会发现,镜中的那人也正向你挥舞拳头。人生在世,请拥有一颗友爱之心,保留一份友善之情吧!
  
  ◆布局点评
  
  本文议论的核心是“友善”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重大意义。为了说明问题,文章重点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正反两方面材料,从不同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选材精当,说服力强。
  
  ◆语言点评
  
  本文的引证性语言简洁、明快,且不乏生动,从而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在引用正面事例论证的同时,又采用正反事例对比的论证方法,把论题引向深入,从而恰到好处地论证了友善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关系,使文章的结论水到渠成。
  
  ◆美玉微瑕
  
  中华民族是最早崇尚“仁爱”的民族,为什么到了今天文明程度反倒不如西方世界了?导致此现象的深层原因值得探究。文章只是指出表症,还没抓住问题的根本。
  
  ◆写作建议
  
  从本文的思路开阔和引用例证的精当、翔实,可以看出作者是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生活积累。而作为学生来说,阅读是了解生活的最重要的途径。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诚如斯言。
  
  ◆主题点评
  
  掀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典籍,几乎处处可见“仁爱”友善的人文光辉。这个具有恒久意义的人生价值观,曾陶冶出无数彪炳千古的圣贤哲人,演绎了无数壮丽的人生史诗。从尧舜禹帝到周文、汉景,直到大唐繁荣、康乾盛世,许多仁君圣主都是以仁德之心垂拱而治,分别开创了长达数百年的太平盛世。相反,那些以暴政酷吏役使黔首、屠戮百姓的独夫民贼,如夏桀、商纣、周幽、秦皇等虽然狂恶一时,却到底不能长久。拿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一样。一个毫无善念、残暴凶狠的害人之徒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肯定不受欢迎的。相反,一个富有爱心的好人的存在,无论出现在何处,都如同冬天里的阳光一样,给人们带来温馨、和睦。
  本文作者把议论的焦点集中在“友善”与国民素质的关系上,以正反两方面的事例为依据,深入阐释了“友善”的巨大人性力量,由此揭示了从这个角度考虑提高民族素质的主旨,主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让人看到小作者思想的深刻。
  
  ◆选材点评
  
  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论证-归纳全篇的思路架构成文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
  开头部分,从一句格言入笔,引出议论的话题。
  中间部分,列举美国一位飞行员的典型事例阐释友善的巨大人格力量,同时以加拿大与中国司机在交通事故中的不同表现为对比,进一步揭示友善与提高民族素质的关系。
  结尾部分,进一步通过比喻说理阐释友善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呼吁人们要“拥有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