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11期

钱与名

作者:蒋子龙




  古人有句话说绝了,别看天下人这么多,熙熙攘攘,其实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为名的,一个是为利的。“役万虑以求荣,开百方而逐利。”
  “钱”和“名”是人生的两大诱惑。詹姆斯说,“拥有”的本能是人本性的基础。“钱”和“名”刺激了社会竞争,现在不过是到了君子言利、名人言利的时代。
  有人感叹,仿佛一夜之间中国土地上突然冒出了许多富翁。其实真正有钱的人是极少数,有小钱的人多,拥有大钱、称得上是超级富翁的人微乎其微,根本不能和国际上的富翁相比。中国一片喊富、闹富、乍富、比富,正说明穷!
  同样,中国现在的名人也像草一样多。名企业家、名劳动模范、名专家、名教授、名学者、名作家、名记者、名演员、名歌星、名影星、名运动员、名个体户、名票、名模……还有谁不可以冠以“著名”呢?这一点也像钱,以前最大的票子是10元一张的,现在50元、100元一张的大票子非常流通,一个人外出,钱包里倘没有几张这样的票子,如同没有带钱一样。“大款”们买东西,更是必须用大票……
  商品社会不可能否定“钱”和“名”的诱惑。但是,若有意无意地倡导争名逐利,必然败坏社会风气,助长腐化堕落,欺世盗名,用钱买名、买势,拜金主义盛行。现在不就有人比着一次能烧掉几千元人民币吗?一桌酒席吃掉几十万元,几千元一瓶的“拿破仑十三”一喝一箱,喝得外国富翁瞠目结舌!并不发达的中国,眼下却掀起了一股令发达国家吃惊的疯任消费潮。
  这个阶段也许是难免的,不必大惊大怪。但是,它无疑也将毁掉一批人——当然是有钱的人和有名的人。普通人在旁边已经看得很清楚了,钱使许多名人露了原形,骨头发轻,脸子发贱,有缝就钻,真是盛名难副!有些所谓富翁,也被钱烧得五脊六兽,不是他有钱,而是钱有他。养狼狗,雇保镖,修防原子的别墅,再拉上铁丝网,嫖娼纳妾,吸毒豪赌……
  三百多年前,资本主义尚在萌芽阶段,塞缪尔·巴特勒就预言了:“黄金是全部文明生活的灵魂,它既可以将一切归结为它自己,又可以将自己转化为一切。”
  美妙灿烂的黄金谁都想占有它,将它吞下去则必死无疑。“钱”和“名”也一样,它诱惑着人们,考验着人们。拥有它可能是现代人生一种成功的标志,但不一定就拥有了幸福和快乐。
  幸福和快乐属于那些不愁吃、不愁穿,过着普通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