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7期

诙谐幽默来自丰厚的底蕴

作者:李弗不




  如今文化界有两个如日中天的名字,那就是于丹和易中天。也难怪,此二者走出书斋,把深奥难懂的古典文学,作通俗化地解读和传播,让千百万普通老百姓,甚至于目不识丁者都对我国古典文学重新产生兴趣,这无疑是一大功德,实足无愧于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使者的称号。
  自“百家讲坛”认识易中天后,我也喜欢读他的文章了。偶读其《择书如择偶》一文,快然自得,甘之如饴。此文至少有三大看点。
  通篇设喻,形象生动
  从题目开始,一直到文章的结尾,通篇都是一个大比喻,更让人称奇的是,大比喻里套了许多小比喻。聪明的作者很善于抓住喻体的各个方面,各个点来巧说深说本体的各个方面,各个点,就像数学里的一一对应关系。譬如说,开始“择书”就像是“择偶”,“择书”错误就像是婚姻失败,弃置错书就犹如“离婚”,重新“择书”就犹如再次婚姻,选择了一书而又看中另外一书乃是“第三者插足”……
  如果你不同意这种比喻,作者还有退一步讲,“即便书不等于偶,至少也近于友吧?”之后,又紧紧扣住“友”的特点进行诉说,仍然是个比喻。什么“不知其人而视其友”,什么“不知其人而视其书”……三言两语,切中肯綮,同样愉人而警人。
  其实,这种通篇设喻的文章,我们早就见过读过。如荀子的《劝学》就是其一。荀子用大量生动的比喻,精辟地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重要性。又如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也用了不少形象贴切的比喻,来说理论证。再如庄子的《庖丁解牛》,仍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比喻的高级形态)。他将社会的错综复杂,比作牛的筋骨结聚,把人间的混浊难处,比作解牛时碰到的“枝经肯綮”。而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同样是一通篇设喻之文。什么“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等全都是比喻,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抽象问题。
  易中天先生,可谓是深得写文章的个中三昧,将一篇本来谈如何选择书籍阅读的抽象的理论文章,将其一变而为十分具体形象,生动可感的美文。这种以实喻虚,通过形象感人,而后以理服人的论说方法,不仅使深奥难懂的道理明白晓畅,能收到空泛议论所不能收到的艺术效果,而且还大大地增强了论理文章的形象性。
  喻中见义,深刻透彻
  的的确确,“择书如择偶”,婚姻乃人生大事,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可作者把选择书籍,妙趣地比喻为“择偶”,这不光比喻新颖准确,诙谐而幽默,还十分含蓄地强调了“择书”的重要性。沿着这个思路,作者简直穷究婚姻的种种现象,以尽显“择书”的奥秘和其重要性。
  文章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择书”一说上,“择书”其实就是择人而交,能见其品,能见其行,因此“择书”不可谓不重要,就不能不谨慎而行。也可以这么说,考量、见识一个人的情趣、品位,有时只要看其所择之书,所读之书即可知晓。我们说品位来自读书,来自大量的阅读,读优秀之作,读经典之作,专中见杂,杂中显专,作者此文深含此意,真是精警透辟,理趣怡人。
  诙谐幽默,突显底蕴
  易中天教授是个非常幽默的人,而且他的幽默还真有点幽默大师的味道:别人已笑破肚皮,可他倒好,丝毫不笑,一本正经样。听过他“百家讲坛”的人无不感受到了这一点。
  本文虽是篇谈“择书”而读的小文章,可几乎整篇都充满着一种睿智和幽默,这大概和他的讲坛风格一致。你看,他举重若轻,把一个抽象、沉重甚至比较枯燥的“择书”而读话题,一下子化为具体、轻松而活泼的人生婚姻问题。然后,汩汩滔滔,侃侃而谈,一泻而下。
  一般而言,人们生活中恒久不变的常谈常新的一个话题,就是男女话题、婚姻话题。不管是衙府大堂,还是村野市井,略得偷闲的人们,总是以此话题打趣、寻乐子,这曾给生活无味的人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和雅趣!易先生是深知此道的。他紧紧地扣住此话题,什么“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一对就像”、“从一而终”,什么“包办婚姻”、“第三者插足”、“定了终身”、“寻花问柳”、“见异思迁”,什么“少年夫妻老来伴”……非常幽默、风趣,这样的文字不能不让我们读性盎然。
  略微追究,易先生这种诙谐、幽默,来自何处呢?即使不读他的其他作品,只读读他这篇小文章,也能知其一二。他的诙谐、幽默,完全是来自他的丰厚的学养,渊博的学识。我们知道,易中天先生是厦门大学专门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教授,他对我国古典文学的熟悉,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再加上他的惊人的记忆能力,所以,其讲经为文,各种典故、雅事、丽辞、俗语几乎是张口就出,提笔就来,再加上他还十分善于妙引现实生活中的“源头活水”,激趣其言,激趣其文,真乃已然地将其言其文之诙谐、幽默,演绎、挥洒到一个极致。
  
  附:择书如择偶
  
  易中天
  有句老话,叫“男怕选错行,女怕选错郎”。
  当然,这是从前。现在不怕了。选错行可以改行,选错郎也可以离婚么!不过,改行毕竟费事,离婚也很麻烦。能不改不离,最好。
  何况还有改不了离不掉的。就算改得了离得掉,那损失也无法追回,那影响也无法消除。夫妻双方是会相互影响的。康德甚至说一对夫妻相处日久,就连相貌都会变得接近起来,让人觉得对象对象,当真“一对就像”(其实是他们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都有了共同的情调)。面如此,而况乎心?遇人不淑,那可真是后患无穷,岂是含糊得的?
  读书也一样。
  读书当然不等于娶妻嫁人,非得“从一而终”,一辈子厮守不可。换一种书或一类书来读,也不像离婚改行那么困难,更没有什么道德问题。但这决不等于说读什么书是无所谓的。书的意义,有时比配偶还重要。因为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往往就终身爱读甚至只读某一类书。这些书会影响他一辈子,甚至决定他走什么样的道路,有什么样的思想等等。比如毛泽东,依我看就是线装书读多了。如果多读些翻译书,情况只怕就会两样。
  即便书不等于偶,至少也近于友吧?读什么书,也就是交什么人。古人云:“不知其人而视其友”。依我看,也无妨说“不知其人而视其书”。要了解认识一个人(当然是指那些断文识字多少读点书的人),只要看他平时都读些什么书,也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甚至能猜出他的朋友都是些什么人。如果架上多为有思想有品位有份量的著作,自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相反,如果终日里尽读些不三不四的玩艺,则其人也难免会有些不三不四。不是说他人品一定不好,至少其品位就很可疑。
  人总是愿意有些品位的。提高修养和品位,也是不少人读书的目的和动机之一。如果读来读去,品位没提高,反倒弄得俗气了,岂非南其辕而北其辙?
  这就要有所选择。
  选择也不易。谁来选,怎么选,都是问题。按照导师和准导师们的选择照单全收是不行的。那个靠不住。媒体上的排行榜当然也靠不住。就算是什么“影响世界历史的××本书”,也未必就是最佳选择。过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现在就一定还影响?再说影响世界历史,又关我们什么事?说到底,读书毕竟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怎么能让别人来包揽?岂非“包办婚姻”?《中华读书报》的记者在调查“名著导读”一类书籍的销售情况时,一位读者张先生就明确表示他不读,因为感觉像是“第三者插足”。“导读”之类的“循循善诱”尚不能接受,况乎“越俎代庖”的替人选书?
  那么,自己来选又如何?也很困难。一个人,如果从来就没读过书的,他怎么知道该挑哪类书、哪种书、哪本书?要想学会选择,而且选得不离谱,除非他读过很多。
  其实答案也就在这里:要学会选书,必先多读书。观千剑而后识器。判断力和鉴赏力都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的,读书也不例外。因此,初读书时,最好什么书都读,就像结婚之前先广交朋友,然后再从容选择一样。不要才见了一个,便忙不迭地“定了终身”。树木后面是森林。一叶障目尚且不可,如果那“叶”还是败叶,岂不更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