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6期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血脉

作者:唐惠忠




  考点阐释
  
  “感情真挚”,是文章的根本所系。一篇文章倘若没有感情力度,那不过是一块冰冷的文字大拼盘;倘若充斥着虚情假意,那就成了一场令人恶心的文字游戏。作文要抒写真情实感,这是需要永远恪守的法则。
  
  写作指导
  
  一、有“我”——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文章应该事真、情真、理真,否则,就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力。前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了强烈而真挚的感情。
  真情从“实感”中产生。如果缺少生活的“实感”,就不可能有真情。歌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我们要善于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与之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入作文中,这样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缺少感染力了。要做一个有着人性与人情的真正的人。
  亲情、友情、人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来的。正是一些家常琐事,让我们深深领略生活的况味。2006年高考湖北卷有篇满分作文《三生有幸遇上你》,仅从标题看,让人以为是写恋情。其实,文章用抒情很强的笔调,回忆了妈妈去世后,一位女老师无微不至地照料“我”的故事。作者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叙事,文中很多情节特别感人,比如女老师在中考时为“我”送饭的细节,很能拨动我们的心弦;浓浓的真情,流淌于淳朴的文笔中,让人产生一种无法抑制的感动。
  
  二、有“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
  抒情,往往要借助某一具体的事件、景物作为“凭借物”,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句,虽不着一个“情”字,然而情采毕出;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句,虽未言一个“愁”字,然而谁不知词人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何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效果?一是情感使然,是情感的魅力所致;二是其情感抒发都有恰当的“承载物”。大凡文章者,或借事,则要选准事;或借景,则须找定景;而说理文,议论是龙身,论点为龙眼,抒情是灵魂,其立足点在于一个“理”字。
  (一)借叙事来抒情。借叙事抒情,叙事是手段,不必追求事件的完整过程,而要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叙述之中。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比如贾平凹的《哭姨娘》,回忆了姨娘与自己的一段患难生活:
  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反胃。姨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是真的,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地哭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你买了吃,你却死了。
  作者叙述了“文革”年代乡村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看来很平常,叙事中似乎不露声色,但却倾注了深情。
  (二)借写景来抒情。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情”要隐,隐到不直说别人也能感觉到。借写景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真情的景物。请看郑振铎在《海燕》中描写大海: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皱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
  作者通过对大海、天空细致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表露出对大自然诚挚的爱,寄托着美好的情怀。
  (三)借细节来显情。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的美、人性的美,具有永久的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产生“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三、设境——在情景中触发情绪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特定范围内有对象地写作,容易激发兴趣,调动情绪,触发灵感。比如在风中、雨中、雪中,或月下、花间、霞光里,写一个景致;比如登高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天,那该是怎样一种写作境界?又何愁写不出情景交融的佳作?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真情的花朵,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感情丰富起来了,文章也变得感人了。
  (一)在考场上,让自己在想象的情境中触发情感,在一种写作冲动中抒情作文。
  (二)临场写作时,想象一个读者就在你的面前。即使所写文章没有明确的读者,你也可以想象此文是写给你的老师或朋友的。
  (三)向阅卷者吐露真情。要知道,把考场写作看成是和忠实的朋友的思想情感交流,不设心理防线,坦诚地向对方讲述、议论、倾诉,那么,文章就会情真意切。
  
  ◆例 文
  
  我心中的父爱
  张静
  
  当我还未出世时,爸爸多么希望我是个男孩。于是我的出生给爸爸带来的是失望多于欣喜。也许从那一刻起,我们父女之间就有了一条不可逾越的沟壑。
  幼时的我,总为自己是个女孩而感到难过,我常暗暗告诉自己:“我行,我不能输给男孩,我要成为爸爸的骄傲,总有一天,我要向爸爸证明:他的女儿不比任何一个男孩差。”正因为此,自小我就显得很懂事,一直以来,我都是村里人公认的好孩子。当他们对爸爸说,你真好福气,有这么懂事、乖巧的女儿时;当我拿着100分的试卷让爸爸签名时;当我拿到重点中学录取通知书时……我心中那股胜利的感觉油然而生。但我绝不满足于此,我不仅要做男孩能做到的,更要做男孩做不到的。在家中,洗衣裳、烧饭、搞卫生都不在话下。在别人的眼里,我无疑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女孩,但我明白,我所做的,我所努力的,都是因为我心中有一份渴望。
  我多么渴望能得到爸爸的爱,渴望能在伤心时靠着爸爸痛哭一场,渴望爸爸了解我的痛苦与欢乐。然而没有。跌倒时,我只能忍着痛自己站起来,从不敢伸出双手让爸爸扶我一把,我怕遭到拒绝;伤心时,我只能将苦水往肚里咽,从不敢在爸爸面前流泪,我怕爸爸说我柔弱;取得优异成绩时,我只能将这份快乐写进日记,却不敢在爸爸面前表露出来,我怕爸爸说我骄傲。
  作为女儿,曾在爸爸生日时用两个月省下的零用钱买了蛋糕及蜡烛,只希望能听爸爸说一声:我的女儿真好。但爸爸对此并未表示出什么。更令我伤心的是,爸爸并没有点上我买的的蜡烛,而是将它扔在一边。那晚,我将所有的蜡烛点在地上,看着它熔化,我的泪也不知不觉地流下来。这一切的一切,爸爸都无法知道,无法了解。因为我把它深藏在心底。
  但其实爸爸还是爱我的,我能用心体会到。我不会忘记,在我全身出水痘时,爸爸不厌其烦地将药膏一遍又一遍地涂在小水痘上,绝不轻易漏掉一粒。我更不会忘记,有一次我住进医院打针时,护士一连扎了四针,可怎么也找不到静脉。为此,爸爸差点跟护士吵起来。他坚决不让护士扎第五针。在医生和护士的再三劝说下,爸爸才勉强同意让一位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为我扎针,那一刻,爸爸瞪着两只大大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我的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小心,小心点”。
  我好希望能有勇气对爸爸说出深藏在内心十多年的渴望。爸爸,十多年来,我立志要成为你的“儿子”,但我又多么渴望能以女儿的身份向您撒娇。爸爸,女儿需要您双手的温暖和支撑,不仅仅只在她生病跌倒时。
  
  点 评
  这篇散文写得情真意切,颇为感人。全文以“渴望父爱”这条感情线索,贯穿起一系列貌似零碎的琐事,字里行间蕴满深情。
  作者善于展开细节描写,比如描写“我将所有的蜡烛点在地上”,描写爸爸在“我”扎针时的神态等等,都能细致入微,感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