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5期

失去了,便永不回

作者:段小露




  这天气,怎么说冷就冷,我只好去衣柜里找保暖的衣服。翻着翻着,一件毛衣掉了出来。那是怎样的一件衣服呀!到处是小毛团,那淡淡的红色褪去了,岁月的痕迹从每根线里渗出来。记起来了,那是哥在几年前为我织的。那时哥正初中毕业待升高中,而我刚好要上初中了。哥怕家里承担不了两个学生的学费,怅然辍学,跟别人到广州打工去了。
  哥没什么特长,就在一个理发店里当学徒。哥打电话说他特想家,想听他小妹那活泼、爽朗的笑声。哥为了消磨时间,跟别人学会了织毛衣。哥便从仅有的几百元工资里抽了几十元钱买了两大团毛线,白色和淡红色的。几个月后哥请人带回了一件毛衣,是哥给我织的。我真的不敢相信,哥那粗大笨拙的手指能织出这么精巧的毛衣。这对于18岁的哥来说,一针一线该倾注了他多少心血!
  于是在那年的整个冬天,我都穿着它,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哄骗之下,脱掉去洗了。此时,望着眼前的毛衣,我倍感失落。岁月褪尽了它的色泽,剥夺了它的使用价值,让它静静地呆在柜子里。
  时光匆匆,哥也由学徒变成了师傅。近几年广州那边生意不好做,哥今年下半年一直在家。一次翻找衣物,他也看见了那件毛衣。“这毛衣还在啊!很长时间没织毛衣了,好想给你再织一件,可又怕你不喜欢。”抚摸着那件衣服,哥叹息着说。我听得心里酸酸的。“哥你织的毛衣最好了,再说我已长大了,将来该我给你织了!”哥笑笑说:“妹,你的手是拿笔的,哪能织毛衣呀!”
  我还能说什么呢?如果没有我,哥早已学业有成了。哥失去了美好的读书时光,还能弥补吗?失去了,到底失去了。“哥,你好伟大!”我在心里动情地说。
  评 点
  文章中的“失去”一语双关,既指那件毛衣失去了绚丽的色彩,也指作者的哥哥失去了美好的学习时光。字里行间渗透着浓浓的亲情,一件毛衣折射出了哥哥那平凡而可敬的形象。(指导教师 董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