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5期

风雨剥蚀的古檐

作者:陈鹏飞




  老屋,岁月的风雨早已剥蚀了她年轻的肌肤,抹尽了她鲜妍的容颜。唯一可以引来别人目光的便是这古檐。微微翘起的屋角像是张开的鸟翼,斑驳参差的瓦铛不减当年的尊贵。古檐下却是一个饥饿的家庭。
  父亲长年在外做活,养活全家的重担压在了母亲那瘦弱的双肩上。她没有抱怨,就像那古檐默默地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她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从屋里转到屋外,又从屋外转到田地。浓浓的炊烟熏染了她鲜艳的头花,劳作的汗水冲洗了她细腻的脂粉,脏乱的活计褶皱了她漂亮的衣衫,岁月把她雕琢得也如那古檐一样斑驳古老。
  每天,她都伴着晨星起床,伴着明月回家,烈日下是她剪不断的汗水。不知有多少血泡磨起了,又被磨破,磨破了又被磨起,不知有多少根黑发被晒灰了又被晒白。我可怜的母亲啊,我知道您无声的劳作只为了撑起我们的天空,一如那古檐遮挡烈日强光呵护一家人。在我心里母亲就是古檐。
  我渐渐长大了,懂事了,上学了。可母亲却渐渐变矮了,变瘦了,变老了。每一个下雨的日子我都会在古檐下温习功课,而母亲却在古檐下劳作。她的双手从不闲着,不是碾玉米就是纳鞋底,两鬓垂下那夹杂着银丝的一缕黑发。望着那滴水的古檐,我问母亲:“我考什么样的大学呢?”母亲用古檐那样沉稳的语调回答我:“考一个最好的。”说完她笑了笑。“妈,我考上大学有了工作,一定让你过好日子。”“嗯,不用了,你娘过惯了苦日子,过不了那轻闲日子。”母亲严肃地回答。我看到古檐那一排瘦弱的椽条牢固地擎起那厚重的屋顶,那无情的雨水还在剥蚀她那仅剩的朱颜。
  我想为母亲画幅睡觉的画,却总想不起母亲睡觉的姿态,想为母亲画一双手,却总没有机会细看那双手。最后,我只得画那被岁月刻划得到处是沟壑的脸庞在斑驳古檐下的微笑。
  我的母爱没有史铁生母亲那样细腻,没有高尔基母亲那样伟大,但她却有古檐一样的无私和坚强。在人生的道路上,母亲永远是为我撑起一片晴空的古檐,凡是我到的地方,都有那古檐翘起的屋角。
  点 评
  炊烟,老屋,古檐,檐下玩耍嬉戏的孩子,忙碌的母亲,那是张永远漾着温馨,荡着母爱的黑白照片。那里有我们远去的童年,那里有慢慢苍老的母亲,那里有我们开心的欢笑,那里有母亲劳累却幸福的笑脸,那一切离我们那样远又是那样近。
  母爱是我们永远都说不尽的爱。本篇整体以老屋古檐构思行文,母亲就是那古檐,虽然在岁月的风雨中渐渐老去,却永远以无私的母爱给我们撑起一方蓝天。
  行文不急不缓,开篇如电影的特写镜头,把我们带到记忆深处那古朴的老屋、斑驳的屋檐,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在人们熟悉的老屋下为母亲画像,选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平凡中尽显生活气息。其中,下雨天母亲忙碌中与儿子的对话细腻感人,尽显母亲无私的爱。
  (请作者告知通讯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