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5期

“勇与畏”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者:佚名




  姜有荣 编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拿破仑曾豪气冲天地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高!”说出这样的话,不仅仅因为他身后有千军万马,更因为他是一位勇者——勇者无畏!
  孔子也曾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勇者不惧”。
  但孔子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请以“勇与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勇与畏”是一个二元关系类的话题,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在于找到两者之间的链接点。这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进行开掘:一是外显的——“勇与畏”抉择的标准是什么?对缺点的解剖、正义的维护、真理的捍卫我们要“勇”,畏缩退避只会成为“一介懦夫”,遭来唾弃;而对自然的法则、事物的规律、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则要“畏”,逆流而上只会成为“一介莽夫”,遭到惩罚。二是内隐的——“勇与畏”背后的深层动因是什么?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动因会使人作出不同的抉择。如面对人格遭受侮辱,韩信为了“将以有为”而选择了“畏”—— 受胯下之辱;孙天帅为了“维护人格、国格”而选择了“勇”——坚决不下跪。为此,对“勇与畏”的抉择和评价,我们要因时、因地、因势、因人而异。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辨才能全面、客观、深入、辩证,从而在“立意深刻”的高原上去展示自己夺目的才情、才思和才华。
  
  佳作展评
  
  记叙类
  吉 意/张煜敏
  几百年来,安山村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安宁平和的生活。二十年前,一条公路通到了村口。不久,便不断有人来到这个三面环山的村落,漫山的红木让他们垂涎欲滴。他们找到村长,希望买下安山上所有的林木,几经磋商,穷怕了的村民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村口第一户人家姓吉,夫妻二人结婚十年来,妻子终于在这一年怀上了孩子。为了多赚点钱,丈夫也跟着村里人上山砍树去了。
  这一天,不幸的事发生了,丈夫被一棵倒下的树砸中,还没来得及看上孩子一眼就匆匆的去了。几天后,孩子出世,母亲为他取名吉意——祈盼孩子一生都能吉祥如意。
  可能知道自己与其他孩子不同,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吉意从小就很文静,不爱说话。他不开心时,就会爬上安山,坐在一个树桩上沉思。
  一天,邻居家的几个男孩子在山上找到吉意,他们想让吉意跟他们一起去找村尾的几个男孩子算账,吉意没答应。转了一圈后,他们又来对吉意说,只让他在后面充人数,不要他真上。吉意掉头准备走,那几个男孩子纷纷嘲笑他:“胆小鬼!”“孬种!”“脓包!”
  吉意加快了脚步,他承认自己不敢——他实在不想让孤单的母亲再为他担心。
  天气似乎和吉意的心情一样糟,下起了滂沱大雨,打在脸上,生疼。山上的小树被风刮倒,脚下的泥水越冲越大。吉意想到山下母亲一定着急了,于是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这时,他感觉脚下的路动了一下,回头,大雨模糊了他的双眼,但依稀看到远处有大树被连根拔起,还有石块滚下来
  ——泥石流?!
  吉意以最快的速度跑下山去,到了村口,母亲正在家门口焦急地等他,他让母亲赶紧到公路上去,泥石流可能就要来了。吉意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他往村里跑,一户一户地扣开他们的家门。
  还剩几户人家,吉意已经听到了山上的轰隆声,村尾的几户人家也都出来了,但吉意却没有看到最后一户人家的身影,他坚持跑到这最后一户,用力的拍门,没人答应。吉意舒了一口气,想往回跑,可他已经实在跑不动了,泥石流真的来了。
  村里人在公路上齐声呼喊着吉意的名字,可是终究没有再看到他的身影,村民们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人们都说吉意才是村里最勇敢的男娃——是他为全村人带来了吉祥。
  评 析
  本文的功力凝聚于构思的精巧,它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缜密性。正因为穷怕了的村民卖掉了山上所有的林木,才导致了泥石流的暴发;正因为吉意的父亲死于砍倒的树,吉意不开心时才会爬上山,坐在树桩上沉思,从而才能第一个察觉泥石流的发生。这就使全文的情节环环紧扣,天衣无缝。二是动因的一致性。尽管随着情节的发展,吉意的性格表现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侧面——“畏”和“勇”,但这其中内在的动因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一个“爱”字。他之所以不敢参与打架,是因为怕孤单的母亲为他担心——对母亲的“爱”;而他之所以敢于冒死报信,是因为怕母亲和村民遭难——对母亲和村民的“爱”。而从向母亲报信到向村民报信的情节设计,最终完成了吉意的思想境界从“亲情”到“乡情”的升华,从而将全文的主旨推向了一个峭拔的高度。
   (姜有荣)
  
  议论类
  勇者有畏/沈玉婷
  人们在讲述某位英雄的英勇事迹时,常常感叹:“勇者无畏呀!”听众往往也都跟着附和:“是呀,勇者无畏!”而每当这时,我却不禁陷入沉思,勇者真的无畏吗?
  几年前,在青岛某海滩,有个孩子不幸被海浪卷走,当即就有两位中国青年奋不顾身地冲向巨浪翻卷的大海,但是,他们都被大海吞噬了。这时,有个美国留学生找来了一条长绳,先用它在自己的腰上很快地扎好,然后把绳子的另一头交给几个游客,并一再叮嘱说:如果自己被巨浪卷走,就赶紧把他拉上来……之后,他几次下海救人,无奈风大浪高,最终没有成功,但是他也没有丧失自己的生命。后来,青岛人民在悼念、讴歌那两位救人英雄时,并没有忘记这位“贪生怕死”的老外,授予了他青岛荣誉市民的称号。
  也许有人会觉得,勇者就应该有大无畏的精神,而这位美国人显然不够完美,他还“畏”失去生命。其实,对人来说,生命总是最宝贵的。这位美国人的“勇”是对一个陌生生命的珍爱,而他的“畏”又何尝不是对一个鲜活生命的珍爱?在过去一段很长的时期内,我们似乎片面强调了人的勇敢和无畏,而忽视了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的赐予,都生而平等,都没有随意漠视的权利。在今天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我认为,我们需要“勇”,也需要一种理性的“畏”。
  早在3年前,北京市和上海市就在《中学生守则》中取消了“见义勇为”的条款。我认为这是一种对7300多万中学生生命的敬畏之举。诚然,当代中学生的血液中是应该勃发着一脉勇士的真气,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他们尚属未成年人,还不具备同邪恶势力、突发灾难等正面交锋的能力。他们当然可以理性地采取“拨打110”“向老师、家长和有关部门报告”等不失勇敢之举,但如果偏要他们去勇斗歹徒、抗洪抢险,我们是不是片面强调了利他主义,而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爱?
  勇者的确令人敬仰,但他如果无论何时何地何情何景,都毫无所畏,不怕痛或没有痛感,又怎么会真切地体味他人的痛,抚慰他人的痛呢?“无畏并非真豪杰,有畏如何不勇士。”我真心地希望,勇者能插上“勇”与“畏”的双翅,笑翱九天,将爱洒满人间,将义洒满人间。
  评析
  本文的亮点闪现于独特的视角——人文情怀。在社会上一些人片面强调“勇者无畏”的背景下,作者提出“勇者有畏”的见解,无疑是需要魄力的。作者果敢地将“勇”与“畏”切割为感性和理性两个层面,并将对生命的关爱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作者的论据使用也是逐级提升的:老外系绳救人——《中学生守则》的修改——鲁迅名言的化用。从感性事例到理性言论的行文构架,清晰地展示了作者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从而使全文既独辟蹊径,言之成理,又旁征博引,厚实有力。(姜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