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4期

忽然长大等

作者:严 莎等




  忽然长大 严莎
  
  曾经,我以为我是一个孤独的孩子,一个人承载着自己的苦与乐。可是,现在似乎我并不孤独,有音乐,有书,还有莫大的苍穹围绕着我!
  有时候,我会静静地思考生命的本质,想着想着大脑就一片空白了;有时候,我会漫无目的地行走,走着走着就没有方向了;还有时候,我会仰望苍穹,让光天化日下不易流出的泪水在脸上恣意闪烁。就像一个迷惘的行者,却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何处。那种感觉就像天黑了想回家却找不到路,想让自己悲伤却不知自己早已麻木得没有感觉了。似乎是一种绝望,绝望得无可奈何。
  喜欢坐在地上,静静地看着天空,不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懒散得有些颓废。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莫名地生出一丝希望,然而,也仅仅只是一瞬间而已。就像有些事,是注定要被遗忘的,有些人,是注定不会有交集的。都说每个人的笑容背后都有一段忧伤,我以为只有我会隐藏,可是在不经意间却发现原来每个人都会。
  一直羡慕烟花的绚烂,可烟花再美也只是一瞬间,也会渐渐地消逝。追寻简单的归宿,才发现,我所丢失的是那一份简单与平淡。谁是谁生命中的过客?谁为谁绽放过生命中的花朵?答案不再一如从前。各自寻回自己的轨道,微笑着和过去说再见。平静而坚定的眼睛里,苍蓝的天壁和昨日一样重现。
  我知道我不是天使,可是,我始终相信,上帝是爱我的,因为上帝爱每一个孤独的孩子。上帝赐予了我那么多的经历和坎坷,让我尽览人间百态,它们使我的生命更加坚韧,让我可以更勇敢地抬起头来向前看。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有一张天真无邪的脸,似乎永远带着难以抹去的纯真与烂漫。谁曾想,成长中却隐藏了深厚的阴霾与感叹。里与外的反差,总在无邪的笑容里时隐时现,独自承受隐忍的孤单。而会隐藏的我,只会把伤痕笑成脸上的一个酒窝。你看,上帝是多么的爱我!
  仿佛一夜之间忽然长大,我还来不及褪去满脸的稚气。好想看着已搁浅的轨迹回到逝去的童年,去重温那无忧无虑的年月,但终究只是想,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梦境。我不晓得未来的路还有多长,也不知道麻木的心还会沉睡多久。可我知道,当有一天拨开天空重重的乌云,会发现,雨过了,天晴了!
  (指导教师袁庆峰)
  
  改变自己
  徐 良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必须学会适应它,这个世界不在乎你的自尊,这个世界要求你先要有成就,再去强调你的感受。
  ——比尔·盖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际云卷云舒。俗世喧嚣,我们看惯了变幻的大千世界。偶尔逗留,苦苦寻觅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雅致;殷切希望如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般地从容面对。
  纵然秦始皇有气吞天下、为子孙传下万世基业的霸气,纵然成吉思汗有统帅千军,横扫亚欧大陆的狂妄野心,纵然希特勒有 “要让我们的旗帜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同太阳一起升起”的无边贪欲……然而,今天的地球并没有按照这些人中枭雄的意志去运转。
  一个人可以主宰自己的今天,却无法决定自己的明天。尽管是那些自命不凡者,许多梦想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也许这就是命运吧。
  看惯了俗世喧嚣,不如换个思维的角度:如果无法改变世界,那么,不如让我们试着改变一下自己。
  如果自己被纯真感动了,那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如果自己被善良征服了,那是一种人性的超越。
  如果自已被理智战胜了,那是一种生命的成功。
  不要心存幻想地美化现实,不要总是追寻太多的奢望。不需太多的借口,不需太多的理由,生活中只因为我们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以至迷失了自己。我们不是为了别人活着而活着。放宽心胸,从容徐行,做回自我,收敛张扬,活出人性最美的一面,那时我们会倍感轻松。
  也许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会发现另一类的智慧。平和地面对世界,我们会发现:最高的山峰,不过是头顶;最远的前方,不过是一步;最宽的地方,不过是胸怀;最大的敌人,不过是自己。
  改变自己,我们的人生旅途不再孤单,不再落寞;改变自己,我们不再咒骂命运的不公;换种眼光看世界,倒不如让世界回眸注意我们。
  (指导教师 刘文红)
  
  花不是玫瑰的全部
  
  朱晓利
  人生的道路坎坷漫长。困难与挫折时常与你相伴同行。
  有些人,因遇到了一些困难而悲观厌世,自暴自弃,甚至有的因承受不了命运的折磨而选择了轻生。那岂不是太傻了吗?花不是玫瑰的全部。太执著的人,容易把本来生命中无足轻重的东西看成生命的全部,比如:金钱、名誉。当然,这些都是体现外在价值的花朵,但是,花不是玫瑰的全部啊,一个健全人生的意义丰富多彩,又何止一朵玫瑰可以概括?只不过失去一朵花,就误以为一无所有了,多可笑啊!
  大家都知道海伦·凯勒吧!19个月大的时候,一场疾病夺去了她听、看、说的权利。但这个小女孩却有着非凡的头脑和坚强的意志。在一名叫安·沙利文的老师“奇迹的创造者”的帮助下,海伦·凯勒学会了识字、阅读、写字。她还可以把手指放在说话人的鼻、唇、喉部来“听”,也能用手语,甚至有时用自己的嗓子说话。1904年,凯勒以优异的成绩从莱德克里夫大学毕业,而后又成为一名知名的作家,反战积极分子和工人、妇女、聋哑人、盲人权益的倡导者。她的一生向世界证明,“残疾”并不等于“无能”。
  这一震撼心灵的故事又一次证明了花不是玫瑰的全部,如果凯勒因身体的残缺而放弃自己,那么她的一生注定暗淡无光。在有志者面前,身体的残缺恰恰激发了精神的超越。
  山中的野花没有兰花的淡雅,菊花的清逸,却在努力绽放自己的芬芳,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大雁没有苍鹰勇猛、矫健、却冲破风雨雷电,奋力地飞向温暖的南方,证明着自己的追求。人生,不一定十全十美,更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不能因为某些缺憾而自暴自弃吧!你是否认识了一个美好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人生的舞台上证明自己吧!
  (指导教师 黄尊芳)
  
  心无挂碍
  田 冲
  
  佛曰:心无挂碍,可行。
  有许多曾被一笑而过的禅机,总在伤痕累累之后,撩拨你落满灰尘的心。这里也是这样。你与成功者隔岸相望时,甩去不平与颓丧,静下心来,想想自己都曾在前进中收获了什么。
  当然,有汗水,有希望,有曾经高过万丈的士气。这些都曾让你疾行。可是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
  是五月的花,还是冬日的雪?不是,都不是,是你在前进的途中为自己收拾一个又一个背囊。让我们抖抖它们,看看里面都装了些什么?有对别人无法消除的恨,有对幸运者火烧般的妒嫉,有对美色卑劣的贪恋,有对权力望穿秋水的痴迷……
  看吧,这一个个的背囊怎能让你快步疾行呢?怎能让你心如止水呢?不知不觉中你已如负重的老牛般了。在不知不觉中你已成为巴尔扎克笔下的那个浑身装满在路边拾来的垃圾的庄园主了。
  逆着来路看吧,有多少步伐蹒跚的人,如风浪中的小舟在欲海的风浪中摇摇欲坠。能有多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稳舵前行啊?
  他们也是行路之人,怎会没有牵牵绊绊,七情六欲的烟尘怎会不迷漫他们的心呢?他们手中总有把拂尘,时时扫去这些意念,所以你总能看到他们轻松的背影。
  他们的背影在告诉我们,成功是当别人沉迷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时候,当别人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的时候,而你走进了默默付出的田园。
  今日,当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时,背着这些包袱,你的行动便如同柳宗元笔下的蝜蝂一样了,你怎能不被捡来的沉重压垮?
  如何改变你以后的征程呢?这就需要你以信念作佛尘,时时扫去裘上心头的灰尘,时时让自己拥有一颗洁净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