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3期

“家”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

作者:洪方煜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家是什么?是亲情的怀抱,是温暖的归巢,是眷恋的乡土,是遥念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丝慰藉……我爱我的家!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想法,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家是黄昏湖边的搀扶,家是灯下剪去的丝丝白发。家是一件旧风衣,风也是它,雨也是它。家是盼望白头偕老的漫漫旅程,家是墓前的一枝黄菊。家是妈妈柔软的手和爸爸宽阔的肩膀。因为爱家,所以想家。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曾传唱中国,因为他真切地表达了对祖国无尽的思念与热爱之情。歌里这样唱到:“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国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当殖民已经成为过去,当远浮海外已经成为潮流,身在异乡的人们,每当看到小径,月夜,草坡,小羊,总会想起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写作此文,关键要找好切入点,写活细节,让你的文章融入你的真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例文一
  
  肖邦的乐殇沈适也
  
  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
  “哦,亲爱的肖邦先生,这次音乐会非常成功,您看维也纳的人民都折服在您的琴键之下,这是送给您夫人的,请您代为转交。”怀特的笑让人打心底里厌恶。
  “放着吧。”肖邦的眼神有点闪烁,目光飘忽不定的转移之后,重新聚集到怀特的脸上。“怀特先生,我想回国,回到我的祖国波兰去。”
  怀特的笑容僵了一会儿,又恬不知耻地重新绽放:“肖邦先生,您是在开玩笑么,您的祖国波兰正在战争,您应该知道您回去意味着什么。难道维也纳不好么,难道我照料您生活起居有不周的地方么?”
  “不,一切都很好。但……”
  “肖邦先生,您看维也纳人民多喜欢您,维也纳人民都在谈论您精湛的技巧和惊世的才华,钢琴诗人,这个称谓和您多般配啊,在维也纳您能找到您想要的一切,名誉、金钱、地位,还有谱写钢琴曲和演奏钢琴的良好环境,多好啊,希望您……”
  “可我是波兰人!没有祖国就没有我,祖国就是我的家!”一向温文尔雅的肖邦愤怒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歇斯底里地吼着。
  怀特惊愕的嘴慢慢合拢,脸色渐渐暗了下来,随即又狡黠地冷笑道:“肖邦,你要想清楚你在说什么。”
  大门轰然关上,光线瞬间被黑暗吞噬得一干二净,门缝里隐约传来怀特的声音:“肖邦先生这几天不舒服,需要休息,你们看好他,不要让他外出,也不要让任何人见他。”
  囚禁?
  硕大的字在脑海中旋转,肖邦一阵晕眩,踉跄着在黑暗中摸索,一不小心倚在琴盖上,一丝温暖从指尖传来,抚慰着他受伤的心。
  “哦,亲爱的,我不孤单,至少还有你。”
  波兰,我的祖国,我的家,我一定要回去!
  不知弹了几个昼夜,肖邦望着窗外的圆月,惨淡的月光下,他的脸显得格外苍白削瘦,殷殷血迹让他消褪了原来的俊逸,显得很憔悴。
  “波兰的月亮是不是也那么圆?”肖邦叹息道。
  一首《月光奏鸣曲》,呜咽中透着悲凉。
  肖邦死了。
  维也纳街头巷尾纷纷传着这件事和肖邦的那封遗书。
  “我可能不能活着回到波兰去了,但我希望有人能把我的心脏送回波兰去,我是波兰人,波兰有我的家人,波兰是我的家,是我心灵的栖息地,请你们把我的心脏送回去,我的心永远属于那里。”
  肖邦得到维也纳人民的支持,他的抗争最终得到胜利。
  他的心也永远和他的祖国——他永远的家连在一起。
  
  简 评
  作者将“家”的思索同祖国联系起来,“祖国就是我的家”,“家”的涵义由此得到拓展与升华,独特的选材,不凡的主旨,昂扬的旋律,加上音乐家掷地有声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崇高与坚守,让人的灵魂受到了一种震撼。写作上,作者用三言两语就刻画出了环境的阴森,人物的神情,人物的形象因此更加鲜明。
  ★例文二
  
  路的尽头冯莉莉
  
  我挎着行李,游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到过这世界最美的城堡,为的是寻找一个属于我的家。
  樱花树下,飞扬的花瓣,如漫天飞雪,总以为这是我的家。于是搭起小屋,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家。忙碌地生活,夜晚月光倾泻,樱花飘落在水面,流向那无尽的天涯,总觉得少了什么。于是收拾着行囊,明天,我要找到我的家。
  我想世间再没有如此自由的生活了吧,放眼望去是无边的草原,策马奔驰,跑向天涯海角,与牛羊为伴,吟唱着牧歌。蒙古包中,闻着阵阵肉香,享受着这空旷的天地,聆听着最古老的琴音。但余辉洒落,羊儿归圈,鹰儿也徘徊着寻找自己的家,忽然有种莫名的失落,原来,这不是我的家。
  白雪皑皑,清澈的湖水如镜,在山与水之间有种超脱的兴奋。繁华人世,在这里只能听到转经筒的声音悠扬,响彻这山水之间。远古的召唤,那木措——美丽的女神在舞蹈。再也没有哪里比这里更接近神了吧。这是我的家吗?阳光洒落,布达拉宫顶上的金光,如此神圣,似乎是我不可亵渎的,这里只属于神。
  踏过世界的每一寸土地,火车轰鸣,开始下一站的旅程,奔波中寻找着家。梧桐叶铺过的林荫道不是我的家,洁白无瑕的世界只属于企鹅;繁华的城市中寻找不到一丝温暖;天涯海角边,只能听到情侣的宣誓……
  忽然间摸到包中已发霉的面包,转过身,踏上另一辆火车,心灵的尽头是我的家。
  爸爸妈妈站在门口遥望,岁月的沧桑写满脸上。心中有种莫名的悸动,这就是我的家。坐在家中,吃着妈妈亲手做的饭菜,和爸爸天南地北地侃,讲述着自己的经历,茶的热气,朦胧了双眼。月光下,安心地窝在自己的家中,等待着明天的太阳。
  总是在寻找,但路的尽头又是什么。总希望有个不平凡的家,但是却忘了或许这不平凡之中少有最重要的东西。在他乡,少了父母在身边,星空再美也只是点点思乡泪而已。或许拥有的只是妈妈的一句“小心感冒”,爸爸的一句“好好加油”,却似乎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幸福,路的尽头是幸福,幸福就在家中。
  
  简 评
  作者很懂得蓄势:樱花的花瓣如漫天飞雪,飘落在水面,流向那无尽的天涯,那不是我的家;无边的草原,空旷的天地,阵阵的肉香,古老的琴音,羊儿归圈,鹰儿徘徊,那不是我的家;白雪皑皑,湖水如镜,经筒悠扬,布达拉宫顶上的金光只属于神……我的家到底在哪里?文章到最后才逼出主旨:总希望有个不平凡的家,但是却忘了或许这不平凡之中少有最重要的东西。在他乡,少了父母在身边,星空再美也只是点点思乡泪而已。文章衔接自如,语言朴素之中饱含人生体验与哲理,令人咀嚼。
  ★例文三
  
  家·心中的天堂柯歆蕾
  
  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只依稀记得那部电视剧的片尾曲叫做《我想有个家》,却清楚地能想起妈妈当时被感动的样子。自己当时很是疑惑:不明白妈妈的感动究竟是为何。长大后才知晓了妈妈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人人都有的对家的独特感情啊。
  有一次看一个纪录片,片中讲述的是“圣城”耶路撒冷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那面哭墙,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来到这面墙前,放声哭泣,感慨终于回到了家,回到了故乡。旅途的劳累,屈辱的历史,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对一个始终在世界各地飘泊的民族来说,找到了家,回到了家,便是拥有了世界。
  于是家的概念在脑海中逐渐清晰,孵化成一个温暖的网,包裹着我们的内心。家,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是你永远避风的港湾,这里是你永远能得到庇护的天堂,这里是你心灵永远可以自由飞翔的地方。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装饰,只需要亲人之间简简单单的关怀,只需消除在外头所有的烦恼,只需要让自己的心得到放松,这便是我心中永远深爱的圣土和乐园,我的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