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2期

从韩相辞职看官员荣耻

作者:卢新宁




  韩国总理李海瓒在三次向国民公开道歉,依然难平民怨之后,引咎辞职。
  导致李海瓒辞职的,是他“在不适当的时间和不适当的人士打高尔夫球”。3月1日韩国独立运动节那天,举国纪念,同天全国铁路系统大罢工,此时,总理李海瓒恰巧在休假,和一群商人打高尔夫。当天,就被媒体斥为“不务正业”。此后又爆出这场高尔夫还涉嫌赌球丑闻。因此,虽然李海瓒言辞沉痛,数次向国民诚恳致歉,但依然难以过关,最终在朝野巨大压力之下,黯然退出“江湖”。
  一场高尔夫球,断送一国总理的政治生涯。这样的事情让人听了,简直觉得有些小题大做。而实际上,自卢武铉总统上任3年来,已有不少相当于副部级以上的官员引咎辞职。比辞职更极端,甚至有政经界要员选择了自杀。而无论引咎辞职者还是自杀者,都是抱着深深的负疚选择了自己的行动。旁观的中国学者因此慨叹,“韩国有知耻文化氛围”。
  这让人想起正风行全国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因为抓住了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风气问题,“八荣八耻”引起强烈反响。这个倡导特别提出要“在青少年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知荣辱不成人,让孩子们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非常重要。但在当前中国,对于领导干部,对于手里握有权力、肩上担着责任的官员,进行荣辱观教育,尤为重要。
  官员知荣耻为何重要?因为官员对美丑、是非、善恶的判断,在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后,决定了他个人的行动,也决定了他在履行社会职责时,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如何取舍,如何定夺。政府官员受人民委托、依靠人民提供的资源,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他们如何行使手中之权,不仅事关芸芸众生的福祉,也牵涉社会的公平正义。
  一个现代社会是否稳定和谐,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道德,体现为社会成员是否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其中包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看法,比如全体公民的荣辱观;二是社会道德,体现为公平和正义。其中包括是否能为社会成员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是否能公平面对全体成员正当诉求。官员的特殊身份,所处的地位,决定了他对公德、私德这两个方面都影响至巨。一个普通人没有正确的荣辱观,对社会固有损害,但远不如一个不知荣耻的官员影响更坏、威力更大。
  反观我们的现状,不少官员的荣辱观大有可以提升、甚至颠覆的必要,我们的官场文化中,也急需增强责任意识和道德氛围。爱憎不明、善恶不辨、是非不分、正不压邪的现象所在多有:以权谋私、违法乱纪、骄奢淫逸被一些人引以为荣;廉洁奉公、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却“不好意思”。不少官员不仅缺乏“官格”,更缺乏“官德”。官员的道德自觉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官员的失德行为最容易败坏社会德行、危害社会正义。在官员中树立荣辱观念,让领导干部从思想上真正明确了什么是光彩的事,什么是耻辱的事,才能让他们自觉约束言行,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行”,才能一旦出错时,不但有“上负任用”的惶恐和“下负民众”的愧疚,更有“羞于见人”的耻辱和担当责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