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1期

独词话题“耻”作文演练

作者:徐亦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5、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请以“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
  写作提示
  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贴近学生的实际,思维开放,内容比较宽泛,写作自由度比较大。这也是一个开放型话题作文。但,并非无限制开放。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必须充分地理解这几句名言的内涵,把握其深蕴的人生哲学——人应知耻。理解了这些,文章便好下手,可以写与“知耻”有关的人、事或由此生发情感,或发表见解。设计此题的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充分的理解“知耻”的重要性。
  该话题的开放性、宽松性、灵活性也较大。面对这一话题,某些学生往往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或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或就重避轻。很难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因而,这就需要学生善于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变宽泛为单一,进行大题小作。或就社会中的某一件“知耻”而有为的事展开议论,或记叙一件缺乏知耻意识而导致身败名裂的事件,或直抒胸臆,呼唤知耻精神等等,但,万不可笼统为之,而应择其中单一的小话题,集中笔墨,详摹细雕。
  此外,在表达上,既可以记事,又可以议论升华,直抒胸臆,只要能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升华思想,产生一种人生的感悟即可——古今英雄多磨难,无论处于什么样的耻辱,只有奋发进取,勇于求索,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人生。
  
  ◇例 文
  守住生命之尊
  赵珊珊
  
  世界啊,纵使你千百次地用耻辱将我摁倒,我也将千百次勇敢而坚强地站着,守住我生命之尊,用我高贵的头颅与热血浇灭你耻辱的火焰! ——题记
  依稀可见,滚滚汨罗江边的楚大夫,迎风而立,满脸清泪。他恨,恨国家之危;他耻,耻权势之腐。他不能忍受权贵玷污自己高贵的灵魂。于是,这个背负着灵魂屈辱的诗人,用汨罗江无边的江水来洗清自己满身的污浊,远离让无数愁绪郁结的世俗之地,让自己的灵魂屹立于高高在上的云端,保持永世的纯净,以此守住心灵最珍贵的尊严。
  知耻让屈原那么纯净地留在了世人心中,那么完美地展现了自己,那么高傲地独自守着灵魂深处的尊严,那么真实地将自己置于苍茫的天地之间,使灵魂得到永世升华。
  依稀可见,项王手持长剑泪别坐骑。他心痛于诀别的无奈,可是面对如猛兽般扑来的刘邦劲旅,项王别无选择,他不能忍受死在别人剑下之辱,不能忍受沦作阶下囚之耻。于是,项王举剑横在劲上之际,项王哭了,江东父老哭了。他用自己不屈的头颅与热血浇灭了耻辱的火焰!
  知耻让项羽输了战争却赢得了后人的仰目,赢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颂辞,从一定意义上说,他还是个胜者!
  依稀可见,苏武坐在北海的山坡上,手持旌节,凝神注视着南方——汉朝所在的地方。单于又一次派张胜诱惑苏武投降,可是这位在北海牧羊近十九年的老人始终不愿低下他的头颅去正视权贵与利益,去面对这些有辱于人格的卑贱的东西。最终,苏武胜了,他回家了,而张胜这位与他一同被俘的汉将却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的柱子上。
  知耻让苏武赢得了自由,让孤傲的灵魂最终得到归宿,让那些背叛的灵魂一次次惊悸于良知的叩问。而他却成了在人生路上那座晶莹的丰碑!
  皎皎明月,巍巍青山,一次又一次地见证了他们这些优秀灵魂的奋斗,知耻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坚强勇敢地站着面对世界的挑战,用头颅与热血守住生命之尊!
  
  点 评
  作者能准确地感悟到材料所深蕴的人生哲学——人应知耻,人应守住生命之尊,这是本文成功的基石。在论述过程中,三则材料用“依稀可见,……”领起,文脉清晰,层次井然,且语言整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既有气势,又有节奏,是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荐评教师 徐亦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