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11期
扣题论证是关键
作者:陈立军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后生来到一座禅院,在与老禅者品茗时冷不防问道:“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原来他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拴在树上的牛,想离开拴它的树,转来转去都不得脱身。他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脱,我答的是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恍然大悟!
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索牵住吗?请以“斩断缚心的绳索”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失误例文
斩断缚心的绳索
张 群
拴在树上的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结果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为什么呢?是因为被绳缚住了。我们的人生,不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索缚住了吗?(作者从话题中取材,老套无新意。另,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也没阐明。)
人生如棋,难免会有一着之失;人生如路,难免会有一点儿坎坷。身处于逆境时,你是否心乱如麻,是否非常沮丧,它们将使你偏离人生的轨道甚至堕入万丈深渊。(段首的的议论与下面的事例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油是油,水是水”。)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总是随手把身后的门关上。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门后,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绩,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作者只满足于叙事,叙后无议,内容太单薄,论述不够深入。)
(缺少必要的过渡。)从前有个农夫在山坳里挖出一只10多斤、价值连城的金罗汉,发了大财。往常,他种田干活,只要吃饱穿暖,就无忧无虑,自在得很,可是自从挖到金罗汉后,反倒食不知味,睡不安稳起来。可农夫却反比先前犯愁了。(“往常……”与“可农夫……”句互换位置,才符合逻辑)他愁自己的钱太多别人会嫉妒,会跟踪,会谋财害命,时间久了,以致一命鸣呼。看来,一个人不能拥有太多钱财,它只会给人招来祸患。(这段文字与中心论点无关,完全游离于话题之外。可删。)
(前加“当然”一词读来会更连贯。)绊住人们的脚步的,不只是怀旧的心理和贪心,还有金钱、地位、荣誉等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东西。拿金钱来说,一个人如果被它遮住了眼,就不能看得远。家财万贯的和珅,因为太贪钱财,被抄家斩首了。陈希同捞名捞利,被送进了监狱。看来都是钱财惹的祸。(这段所举事例还好,可惜表达没到位,没能融进自己的情感。末句扣题议论才好。)
人的一生中,总被各种内在外在的因素所影响,所羁绊,但是人如果能完全不被一切外在的内在的因素所影响,那就成了完人。而世间的完人又有几个呢?每个人都会受到外物的羁绊,所以有时候我们不能斤斤计较。(话说得很绝对,与论述的观点相左,有“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之嫌。就此结尾,没有很好地收束全文。 )
升格点拨
本文的主要问题在于扣题不紧。文章开头没有提出中心论点,使论点不明;在论证过程中,所选用的农夫的事例与斩断缚心的绳索这一话题关系不大,致使文章“部分脱轨”;结尾部分竟说对缚心之绳不必斤斤计较,简直就是与自己唱反调,严重影响了本文的论述,使本文偏离了题旨。
修改本文,首先要运用改写法打造凤头,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其次,采用删节法,将农夫的事例删掉;运用添加法,充实其他论证部分的内容,如在第二段补充一两个典型的事例,二四段举例后进一步说理,做到有例有析,有理有据;再采用改写法,将末段改为一分为二地辩证地看问题,深化主题;最后,还须紧扣文题添加一个干脆利落的豹尾,使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升格作文
海阔天空
张 群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儿,要想游得远,就必须游离禁锢它的鱼缸;鸟儿,要想飞得高,就得飞出囚禁它的笼子;人,要想翱翔于更高的天空,奔走于更广阔的大地,就得斩断羁绊心灵的绳索。(运用起兴的手法,排比的形式引出论点,简洁鲜明。)
不知哪位名人说过:痛苦是一种瘾,正如回忆是一种病,而感伤则是终生不愈的残疾。这话确实不错,因为人如果总是被这些情绪所缠绕,那么在人生的旅途上将会寸步难行。相反,如果我们能摒弃它们,那将是另一番景象。(由名人的话带出自己论述一个角度,并以“相反,如果我们能摒弃它们,那将是另一番景象”过渡到下面的事例,巧妙自然。)
英国前首相乔治,有一个习惯,总是随手把身后的门关上,他说,这样他就把过往的一切都关在了身后,就不会沉湎于过去的风雨,被过去的失败与不愉快所缠绕;正因为乔治记着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他才成为了一位颇有成就的领导人。现代著名作家史铁生也是因为走出了残疾给他带来的阴影,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才在写作上闯开了一条路。还有许许多多像乔治、史铁生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深深懂得:“为误了头一班火车而懊悔不已的人,肯定还会错过下一班。”所以毅然丢下怀旧的包袱,斩断这条缚心的绳索,才有了人生的精彩。(乔治和史铁生,一政界要人,一文坛名将;一正常人,一残疾人;选例典型而有代表性。另外,叙后小议,精当得体。)
当然,绊住人们的脚步的,不只是怀旧的心理,更有金钱、地位、荣誉等各种物质上和精神上的东西。就拿金钱来说,一个人如果被它遮住了眼,就不会,也不能看得远,往往鼠目寸光,在短暂的丰收中迷失自己。曾盛极一时的和珅,在“和珅倒,嘉庆饱”的童谣中被抄家斩首;北京市市长陈希同,一名震惊中外的贪污犯,也在短暂的纸醉金迷后,被送进了监狱。过度地追求名利,只会累人、害人,只有调整心态,正确地看待,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由怀旧引申到金钱、地位、荣誉等其他缚心之绳索,并以和珅和陈希同的事例论证,内容丰富,论证有力。)
人的一生中,总被各种内在外在的因素所影响,所羁绊,但是人如果能完全不被一切外在的内在的因素所影响,那就成了完人。而世间的完人又有几个呢?所以我们大可不必看到什么就以为他们绑住了我们的手脚,缚住了我们的心灵而弄得自己惶惶不可终日,也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想象一些根本不存在的羁绊。我们只有把眼睛擦亮一点,把心灵放宽一些,才能活得自在轻松。(提醒辩证地看待影响身心的各种因素,使文意更显深刻。)
打碎鱼缸,扔掉鸟笼,放开心灵,只有这样,鱼才能跃,鸟才能飞,人才能感到海阔天空。(结尾干净利索。既照应开头,又有力地收束了全文。)
点 评
文章紧扣“斩断缚心的绳索”这一话题,先以一排比句引出观点,接着选用乔治、史铁生、和珅、陈希同等人的事例加以论证,叙事之后不忘议论抒情,使文章论据更充分,说理更透彻。文章倒数第二段的辩证分析,显示了作者思考的深度,也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结尾紧扣文题收束,使文章显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