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8期

民族素质的根基

作者:张利军




  11月4日,西安市44中高二学生高明,在放学途中被一个学生团伙强行索要自行车,他拒绝后竟惨遭暴殴,10天后在医院身亡。这群最大18岁、最小仅13岁的学生团伙所持的武器是铁棍、砖块,还有自行车——当高明昏迷倒地后,他们竟骑车从其身上轧过后逃跑。(见《陕西日报》11月20日5版)
  另据《北京青年报》5月报道,北京郊区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仅仅为了抢走一个孩子手中的皮球,竟将这个10岁儿童挟持到无人之处暴打,之后将尚未断气的孩子拖入水沟掩埋(验尸时发现他的肺部都是泥沙)……
  2006年4月26日重庆一所小学的两个少年,把亲叔伯的兄弟杀死,原因只是因为要让人家认识他们的“强人”特性……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学生暴力事件,没有哪个善良的人心里不会凝成这样重重的问号:都还是稚气未脱的孩子,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下此毒手,干出这样伤天害理的恶事?他们心中最基本的善恶、是非、美丑与可为不可为的标准哪里去了?他们心中有没有对生命的爱和维护做人尊严的意识?他们的人性何以沦丧?
  首先受到拷问的,我想该是学校。学校该教育孩子成才,还是该教育孩子成人?答案当然是后者。然而,多少年来,在老师的眼里,成绩是远远超越人性的。成绩,似乎就等于才能和品质,孩子对数字、点线透析的热衷远远超过对天空、树木和生灵的感情。即使是现在大力倡行的素质教育,也并未特别强调过人格和人性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长期落后于现实,除了脱离社会发展状况的教条外,便是脱离学生思想状况的教条。最后的结果,便是孩子精神压抑下追星的狂热;便是对智力不及者的百般嘲弄;便是要么听从、要么反抗的两极心理和极端行动,很少有对人、对生命价值的珍视,对自己和他人所拥有的做人的权利、责任和尊严的理解。
  其次该是家庭。“望子成龙”四个字,凝聚了无数家长对孩子的全部愿望。为使孩子有“出息”,家长们的前期准备工作可谓力所能及、尽善尽美,就是没想过孩子成不了”龙”怎么办,没有成“龙”便认定是失败。有“本事”的父母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包办孩子的前途;不属于“好爸爸”者的口头禅则是“父母没本事,靠你自己折腾”。孩子不关心别人的痛苦与需要没关系,不知道“爱”的礼物不是钱而是尊重和善待不要紧,缺乏从责任义务到权利的行为教育没什么,结果是孩子压根儿就对社会、家庭和他人没有责任和义务意识,只有要么在怯懦心态下寄生,要么蔑视他人生存和发展权利铤而走险。
  最后还应提到社会。在某种程度上讲,孩子是一张白纸,而社会却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五光十色。淫秽的黄色、暴力的黑色、空虚灵魂的灰色,常常会玷污孩子的心灵。即便不能完全清除这些颜色,社会也有责任帮助孩子学会辨别色彩,让他们还能看到生命的绿、爱的红和纯洁的白。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人之心,非人也。”成人须正心,没有人性的人和这种人组成的社会可怕!青少年失去人性教育更可怕!毕竟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而未来是以人的爱和尊严为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