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8期

人文关怀

作者:罗 胤




  1.梁晓声解说“人文”
  
  ●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滴,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对他们的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回答:“他说,‘—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边,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周末,侄儿随一位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悉尼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剩下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我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地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去海里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法规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我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不管你啊?”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非得要别人来提醒,来督促。”
  分析:“人文”其实并不晦涩,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养成,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寻常生活里,就在我们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我们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心灵深处。
  
  2.中学生设香堂
  
  ●据报道,市民万某最近苦恼不已,她17岁的儿子小江不顾家人反对,在家里设了一个香堂。每天早晚,小江都会郑重其事地行三拜九叩大礼。原来,身在重点中学的他,学习压力特别大,但他不愿意像同学们那样通过交朋友、玩游戏等方式减压,于是就有了在家里设香堂减压的想法。
  分析:作为教育者,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作为家长,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只有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将来才能承受各种人生的挫折与困难,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3.超市中的“小镜头”
  
  ●近日,记者在北京回龙观的物美超市,不期捕捉到以下几个小镜头:
  镜头一:在熟食区,有人在商品上摸来摸去,左翻右挑,引得旁边顾客直抱怨:“这熟食可不敢买了。”
  镜头二:两位老太太正在往塑料袋里装八宝米,可与别人不同的是,她俩精挑细选,一袋八宝米中装了一多半的花生米。
  镜头三:“啪”的一声,电子储物箱的门开了,一位顾客取完东西后转身便走,在其身后,留下的是一扇敞开的箱门,让后来者不得不左躲右闪。
  ●除此之外,—些人在超市购物时,不将放弃的商品放归原处、人为拆损商品包装等行为,都令超市管理者十分头疼。对于这些只图自己方便、不顾他人的行为,超市的导购人员无奈地说:“养成为他人着想的好习惯需要时间。”
  分析:学会为他人着想,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素养。它体现在人的处事细节中,甚至一些下意识的瞬间举动中。
  
  4.“宠狗”、“虐猫”与敬畏生命
  
  ●伊通刘女士精心为自己死亡的宠物狗准备了一个哀乐、悼词齐全的“豪华葬礼”;复旦大学研究生张某(男)先后领养过数十只流浪猫,除寝室里剩余的一只饱受虐待外,其他小猫均不知所终。一个是爱狗胜过爱自己;一个是虐猫残忍无人性。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共存于我们这个社会,她错了还是他错了?
  ●被免试推荐的准研究生用硫酸泼动物园中的黑熊;大学生将小狗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几个中学生为了取乐,将猫从高高的楼上重重地抛下;一个小学生,因母亲没满足他的要求,便将酒精泼在家里的猫身上,点火将猫活活烧死……
  分析:1.一个从小就不懂得敬畏动物生命的人,他长大后也就不会敬畏人的生命。2.人需要的是对生命的博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恨”,那他心里装的就只有“自私”和“狭隘”了。3.一个人能否善待动物,善待生命,也可看出他是否有善良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