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4期

也须结构匠心裁

作者:曹保顺




  谋篇布局就是根据写作的目的和主题思想的要求,对文章内容的组织安排,通常也叫文章的结构。
  人们常说,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而结构是文章的骨骼。只有具备了坚实匀称的骨骼,血肉和灵魂才能有所依附,有所寄托。同样,只有找到了恰当的结构形式,才能把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叙述与议论,情节和场面等串联,编织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正如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所说:“着意画资妙选材,也须结构匠心裁。”
  那么记叙文的结构如何安排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呢?
  
  一、按序布局
  
  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离不开时间、空间和事情的发生、发展与结果,因而有些文章往往需要巧妙地安排时间、空间和事情的顺序,使行文曲折有致,脉络分明,从而赢得读者的喜爱。
  如有一篇作文《见到了儿时的朋友》,就是在时间顺序和事情的发生、发展顺序方面作了巧妙安排,获得了高分。文章一开始记叙“我”回家看到了儿时的朋友金桂,接着用“多么熟悉,又多么陌生”语句转入插叙,简写五六年前金桂的模样,再接着记叙今日见面后亲切场景,写金桂的言淡笑语。“听着这银铃般的笑声,我的心不由得飞到了儿时的那段日子”一句承上启下,回忆儿时与金桂一起生活玩乐的情景,记叙了金桂的懂事及其善良真诚的品性,最后文章从眼前的变化和金杆的言淡揭示了农村面貌的变化,深化厂题旨。
  
  二、一线串珠
  
  所谓一线串珠,就是指在安排文章结构时,以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犹如一线把零散的珍珠贯穿起来似的。这样的结构可以使文章脉络分明,材料之间相互勾连,组成一体,共同表达主旨。
  能作为线索的,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物;可以是一“景”,也可以是一“情”:可以是时间,也可以是空间;可以是警句格言,也可以是诗词文句等。
  如一考试作文《中学生活的回忆》,该文以“夏”“秋”“冬”“春”时令季节为线索,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和爱,中学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叙述得详略得当,有条不紊。夏天里,作者记叙与同学们一起欢度生日的情景,反映少年时代同学之间的真挚友情。秋天里,作者记叙中秋节和老师一起联欢的情景,把师生情描写得真切感人。冬日里,作者记叙自己和同学刻苦攻读的学习生活,紧张向又深感压力。春天里,作者以欢快的笔调记叙那次“寻春”的活动,反映了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性格。用“奋”结尾,富有深意。
  
  三、点面结合
  
  “点”是指记叙某一典型场景中人物的某一典型言行,或是某一特定细节,这样能具体生动地反映事件和人物的个性特征。“面”是对环境、事件与人物性格进行概括性记叙,亦即机线条的勾勒,它体现了事物与人物性格的广度。将点面两者结合起来,相得益彰,就能使文章主旨鲜明深刻。
  如一考试高分作文《尝试》,“曲”是写尝试着为母亲“做点什么”,以表达对母亲的爱,于是给母亲“捧上一杯茶水”,“送上一块热毛巾”,“帮她捶捶背”,“帮母亲做饭洗衣打扫屋子”,从而体味到了尝试的“价值”。文章的“点”是具体详尽地描写“进行一次新尝试”,就是为母亲过生日。从开始攒钱写到亲自制作生日卡片,再写到生日那天点起蜡烛,为“烛光里的妈妈”深情祝福,在泪光与烛光的闪烁中,自己享受到“尝试”的欢乐,感受到“尝试”的幸福。文章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全面而又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以上我们只是介绍了文章结构布局的几种基本类型,实际上,记叙文的结构应该是千变万化的。我们在安排文章结构时,既要遵循基本规律,又不能拘泥于现成的模式,总要有一点独创,有一点新意,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摆脱俗套,写作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