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4期

和珅的末日

作者:吉林考生




  宫廷之变
  
  公元1799年,即清仁宗己未四年。高宗皇帝驾崩。好在四年以前,他已经将皇位移交给了仁宗皇帝嘉庆,不会导致皇位的青黄不接。宫廷内外,朝野之间,秩序一片井然。
  高宗皇帝的丧葬大礼举行之后的一天,仁宗召集文武百官,齐集故宫太和殿议事。文武百官一一朝见君王,山呼万岁。和珅也恭恭敬敬地走到仁宗皇帝面前,口中说着“文华殿大学士、一等公和珅,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就要行参拜大礼时,仁宗皇帝突然一拍龙椅,大声喝道:“给我拿下!”
  事出仓促,和珅还在一头雾水之中已经被宫廷侍卫按倒在地,五花火绑起来。
  “和珅,你可知罪?”仁宗铁青着脸,问道。“和砷无罪。”和珅一脸的迷惑不解。
  “你结党营私,招权纳贿,还说无罪,”仁宗的脸上露出杀气,向文武百官朗声说道:“自今日起,革除和珅的一切职务,投放大狱听审。抄没其全部家产充公。退朝!”
  
  牢狱反省
  
  身陷囹圄的和珅怎么也弄不明白, 自己这个高宗面前的红人,怎么在仁宗面前就失宠了呢?
  和砷是清满洲正红旗人,字致斋,生员出身,袭世职,于攀龙一术造诣颇深。由此深得高宗皇帝乾隆的器重,其官位也一升再升,起初只是一名侍卫而已,不久就擢升为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就连和砷也意想不到自己“何德何能”会得到这样高的地位。尤其是到了高宗晚年,对和砷的器重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切有关国计民生的大策略,高宗总是首先征求和砷的意见,并特授他文华殿大学士,加封其为一等公。
  和砷利用大权在握的机会,大肆招纳权臣,网罗走卒,结党营私,搜刮民脂民膏,营造起自己的小朝廷、子孙后代的安乐窝。对此,朝野上下颇多异议。但高宗皇帝被和砷吹得晕晕乎乎,于是“宁可信其无,也不信其有”。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和砷的一举一动,早已看在仁宗的眼里,他派人暗中收集和砷的罪证,多达二十款。只是碍于太上皇的面子,没有动手而已。
  对此番底细,和砷怎么会想得到呢?不然的话,他早该有所准备了。
  
  权臣末日
  
  从和砷家抄没出来的家产,其数目报到仁宗那里,就连仁宗也不敢相信:天哪,简直抵得上我的两三个国库了!于是更坚定了要除去和砷的决心。
  牢狱里的和珅,自知罪孽深重。但他还心存侥幸,把希望寄托在仁宗的“皇恩浩荡”是。
  这一天,送饭的狱卒除了送来了饭菜,还送来了一条绳子和一把刀。当狱卒把这两件东西放到他的面前时,他的脸一时变得煞白。他知道最后的一点生存希望也没有了。
  当天晚上,和珅在狱中,用一条绳子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显赫一时的权臣,落了个自绝于世的下场,这就是和砷的位置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