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3期

精彩细节 以少胜多

作者:雷其坤




  如何把人物描写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方法多种多样。通过描写人物独具特色、不由自主的小动作,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方法。著名作家李准认为,一个准确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亚于一场戏对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中外名家细节描写的成功范例可供我们欣赏、借鉴。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筋,不觉落于地下。”这处细节描写,把刘玄德谨防曹操谋害,潜志屈居,一旦被曹操指为“天下英雄”时所产生的紧张心情,展现无遗。
  范进中举后,送两锭银子给胡屠户。“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推辞不要。范进劝他收下,“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吴敬梓《范进中举》)既要推辞,又把银子紧紧攥在手里握成拳头,可见推辞是假的。其内心的贪婪、势利,就通过这个假意推辞的细节暴露无遗。
  《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临死还举出两个指头,满屋来看望的人都不理解,只有他的妻子看懂了,说他是要说油灯用两根灯草太浪费,要去掉一根。去掉一根以后,严监生才点了点头,把手垂下,顿时断了气。声动形象地刻画了严监生过于惜财的性格特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塑造的杨二嫂也很有特色,“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个顺手牵羊的小动作,显露出她的自私和俗气。
  巴尔扎克描写守财奴葛朗台更是入木三分。当教士给他做临终法事时,“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守财奴》)。守财奴临终时的这个下意识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爱财如命,贪婪成癖。
  当代作家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的一个小动作也很有意味。院子里,皎洁的月光下,她编着苇席等待丈夫回家。当她听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部队上去了”,她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手指的震动正是内心震动的反射。此时此刻,水生嫂内心的情感汹涌澎湃——对丈夫的依恋、担忧,对破坏美好生活的敌人的痛恨,对丈夫走后艰难处境的考虑……感情复杂而强烈,又不想让丈夫看出来,其微妙的心态和坚强的性格,就从这个小动作中表现出来了。
  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小动作或细微的生活情节的描写,往往可以深刻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人物的性格特征。作文时生动细致的描写某个细节,可以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一个精彩的细节可以胜过许多笔墨。
  
  例文一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这篇400多字的短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精巧的结构,但真实、深切的感情却让人感动。父亲在拐弯处回头,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代表着父亲对儿女深深的爱,一个动人的细节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含蓄的父爱。
  
  例文二
  父爱无痕
  
  晚上刚回家,母亲就告诉我,表弟病了——确切地说,是出了一身的水痘。
  “严重吗?”我放下书包问道。
  “还好,没你那时的严重……就是他总抓,可能会留下疤痕。”母亲答道。
  “这样啊……”我说。
  这么想来,我忽然觉得自己也满幸运的:听说得了水痘的孩子,通常都会因为受不住痒痒,而把痘抓破,以至留下一身疤痕;但我一个疤痕也没有留下——虽然那时我并不比其他孩子老实些。
  我这样想着,便这样说了出来。
  “有疤痕啊。”一直在沙发上假睡的父亲忽然插嘴道,“你当时留下了疤痕,而且还是在脸上呢!”
  我被父亲这忽然插来的一嘴惊愣了,瞪着眼睛看着他:“什么?……脸上?我怎么不知道?”
  父亲叹了一声气,把我拉到了梳妆台前,想都没想就指着我额前的一处说道:“看见没有?就是这里!……你大概自己都忘了吧?”
  我瞪大眼睛对着镜子看了半天,才发现父亲指的地方确实是比其他地方白一点,确实像是水痘留下的痕迹。
  我心里不由一震,连连称奇:怪哉!怪哉!我对着镜子照了十多年,竟从不知道自己脸上还有这样一处疤痕!
  就在这时,父亲的手机响了,好像是要加班,他草草收拾了两下就出去了,临走前叮嘱我要早点睡觉。我诺诺地答应着,然后飞快地转过头来,想再看看刚被认出的那道疤痕,却更惊讶地发现:我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
  奇怪——我对着镜子想——真奇怪,这种对着镜子拼命看都找不到的疤痕,父亲到底是如何记住的呢?
  我歪头想了想,然后笑了笑,去做作业了。
  作者以“痕”字经纬文章:表弟出水痘可能会留疤痕→“我”庆幸自己没有因此留下疤痕→爸爸说这疤痕就在“我”脸上→“我”惊异从未发现这疤痕→爸爸指出这疤痕→“我”看出这疤痕→转眼又看不出这疤痕→有感于自己都看不出“疤痕”爸爸却记得清楚。就在这有“痕”与无“痕”中巧妙而含蓄地表现出对父爱的歌颂。父爱往往是深藏得不露痕迹的,如果不用心就感受不到。由水痘之“痕”到父爱之“痕”,虚实相生,耐人寻味。本文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成功的细节——爸爸指出“我”脸上连我自己都没有发现的疤痕,这一细节传达出细腻而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