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6年第2期

告别语言平庸

作者:金乾波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写作首先要过语言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写作中,应养成良好的语言意识,做到语言不仅“信”“达”,而且力争“雅”。
  一、善用比喻,写出文章的灵气
  我们在写作时普遍爱用形容词,而较少用比喻。汉语是世界上形容词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但经典的形容词一经创造,便被反复使用,丧失了最初的鲜活和生动。西方国家的学生,大多培养和训练的是比喻能力。比喻能力越强,联想能力越强,证明平素对生活的观察力越强。一句精美的比喻句,只属于自己。先看村上春树的语言: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这种“似非而是的比喻”,是“文学广场中最吸引人目光的‘标志性建筑’,简直可以说舍此也就无所谓村上春树,无所谓村上文体”。(林少华《村上春树何以为村上春树》)。文学大家都是比喻高手,朱自清先生的博喻、通感千古流传。也许文学大家离我们有点遥远,但我们自己只要稍稍动点脑子,也可以写出无与伦比的文字。比如写“瘦”,老舍说“面黄无须”(《老舍自传》),鲁迅说“像瘦脚伶仃的圆规”(《故乡》),我们也可以说“瘦得打闪闪”,或者说“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颗孤零零的高粱”,甚至说“瘦得如慈母手中的针线”。
  我们不能满足于说得通顺,准确,还要追求美丽典雅和与众不同。学生关静在《学校送给十七班的“马铃薯”》中这样描写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瘦得可怜,个头又高,看起来真像两根筷子捅了一个细长的马铃薯,马铃薯上还长了个‘娃娃头’。不过他挺会宽心,说什么浓缩的是精华。”这精妙的比喻,为文章增添了许多光辉。
  二、化用诗文,增添文章的底蕴
  文章除了表情达意,还有文化信息承载功能,如果我们能在行文中适当地引用诗文歌赋,则能传递浓浓的文化信息,显示我们厚重的文化底蕴。如: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古老的诗人在水边唱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荡舟水乡,纵情歌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东坡月夜泛舟,情思荡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后主凭江远眺,愁思绵绵。
  这是江苏卷满分作文《感动山水》中的一段。考场作文,引诗为文是语言的一大亮点,随意翻开一本作文书,90%以上的文章都或多或少地运用了诗文。我们在课内学的诗文少说也有百来首,加上课外的积累,是完全能做到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有把诗歌从高高的殿堂请进我们的文章里的意识。
  三、遣词造句,展现自己的才气
  作家贾平凹说:人们乐道王安石的“绿”字,李清照的“瘦”字,李煜的“愁”字,杜甫的“过”字……所谓锤句锻字,竟然都是在动词上了。生动,生动,活的才能动,动了方能活呢。杜甫的“牵衣顿足拦道哭”,七个字里四个动词,形象能不凸显吗?试想,如果要描写两山之间有一道细水,“流”亦可,“漫”亦可,“窜”亦可,但若用个“夹”字,两山便有了“窄”的形象,水便有了“细”的注脚。(《语言》)
  用好动词,满文生辉;用好量词,满文含情。锻字炼句不只是文学家的事,我们在提笔写作的时候,尽量推陈出新,找—个最准确的词来表达。
  语言平庸,是因为我们甘于平庸。我们首先要不甘于平庸,才能写出个性飞扬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