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2期

让心灵充满阳光

作者:陈文洁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常会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只有追求真善美,提高自身的修养,让心灵充满阳光,才能更多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光明。
  心境决定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了一个人对一切事物的看法。面对十年动乱后的中国,北岛觉得“一切都是命运,/一切都是烟云,/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而舒婷却说“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希望,而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他们看到的是同一个社会,然而感受却是大相径庭。舒婷的心灵充满阳光,所以她看到的社会是光明的、积极的、充满希望的;北岛的心境是黯淡的,所以他看到的一切也是阴暗的、颓废的、悲观失望的。可以想象,舒婷一定活得快乐、轻松、幸福,北岛却只能活得悲哀、沉重、痛苦。
  有人遭遇了失败,就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却作出宣言:“失败是成功的开始!”有人被巨石挡住道路,就停步不前,有人却把巨石当成奋进的阶梯;有人哀叹冬天的肃杀、岁月的流逝,有人却高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毫无疑问,前一种人,生活对于他们,是一种负担。试想,如果一个人待人接物总是想到他们的缺点,总是看到他们的不足,他还能开心,还能快乐吗?这样的生活该是多么的累啊!而后一种人,才是生活的主宰,他们都是心境充满阳光的人,即使是面对失败、面对挫折、面对困境……他们依然积极进取,乐观对待,这样的人才真正地拥有了生活,享受了生活。
  世间万物都有其两面性,既有其阴暗面,也有其光明面;既有其消极不利的一面,也有其积极有利的一面。客观世界的一切,往往会在我们的心中留影。然而,即使是生活欺骗了你,也不必悲哀、哭泣。顾城在《一代人》里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人生、社会难免有“黑夜”,只要我们心存光明,“黑夜”就是光明的前奏,我们还有什么可绝望,可沮丧的呢?
  当然,我并不是提倡人们装傻,把坏的都当成好的,丑的都当成美的,恶的都当成善的,而是希望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
  环境一时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世界如果不够光明,我们可以先让自己灿烂起来。那样,人性才更淳美,人生才更多彩,世界才更光明。
  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这样,明天一定阳光普照。
  
  简 评
  世间万物都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常常受逆反心理的影响,只看到阴暗面,看不到光明面.还视此为有个性。结果是牢骚怪话满腹,愁云惨雾满脸。其实,只要净化自己的心灵。让心境充满阳光,看人、看社会就易看到光明的一面。而如果人人心境都充满阳光,又何愁世界不够光明?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睿智辩证的分析议论、灵动而有气势的结构和语言,无不显示出这是一篇成功的议论文。
   (点评 丁爱华)
  
  编辑点评
  
  主题点评
  在当前处处以“竞争”为主题的现实社会,每个参与竞争的人都好比足球场上的球员,为了争取成功,自觉、不自觉地冲击对手,同时也要面对同样的阻力。尤其在现实生活各种名利场中的角逐,每个人都想一帆风顺,几乎不可能。处在花季的稚嫩青少年,初涉世路的坎坷、学业的艰辛,若再突遇急风骤雨,一时很难招架,有的甚至陷入阴暗心境的魔魇中难以自拔。
  本文小作者,在主客观的矛盾中,选择了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让心灵世界充满阳光。从而揭示了被人们普遍忽略了的主题,即心境决定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主要取决于心灵的改变。如果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遇事从主观上找原因,不断清除心灵的污秽,可以期待明天的天空会阳光普照,社会定走向和谐。
  选材点评
  这篇以探讨人生哲理为主题的议论性散文,在选材上有一定特点。那就是既注意到让事实本身告诉人什么,又突出一些哲理语言的启发性效果。因为此类文章容易流于空洞说教,从而变得干瘪无物。比如,文中引用了许多名人、诗人的语言来展开论述,说明道理。同时又剖析一些具体的生活现象,概括事理,用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的看,文章能紧紧围绕论证中心从不同角度选择论证材料,起到较好的说理作用。
  布局点评
  文章的开头,开宗明义提出自己的观点:“只有追求真善美……才能更多地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光明”。
  中间部分,具体论证了“心境决定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往往又决定了一个人对生存环境(生活)的感受。这部分基本运用一系列正反对比的手法阐明道理。先是舒婷与北岛的对比,后是生活中两类不同的名句来增强说理的情感效果。同时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揭示主题的本质内涵,避免认识偏颇。
  结尾部分,总括全文,重申主旨,希望人们都去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呼吁“人人都能做到这样”,明天会更美好。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自由、灵活,具有较强的辨证思维和情感色彩。比如,文章处处从正反两方面对比着写,让人在对比中分清优劣,辨明是非,从哲理高度阐明了心境与环境的关系,有启迪作用。
  微瑕指正
  文章在主题内涵的开掘方面还有一定空间。文中单纯强调了个人的心态调节对自身的作用,更应该看到推己及人、大到整个社会的作用,歌词中不是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吗?不管怎样,文章的主题意义是有价值的。
  写作建议
  这篇关于心灵感悟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也是入选“佳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希望指导老师就此话题引导启发学生写作,欢迎有更多的“佳作”入选,也可以把积极思考的成果以文章形式投寄“心灵之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