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1期

收获阳光

作者:招斯喆




  (一)
  
  慵懒的阳光轻轻地落在我的床单上,我摩挲着被角,不愿钻出温暖的被窝。这又是一个寻常周末,母亲只微微一笑,留下一杯雪白热腾的牛奶和一只香煎酥黄的荷包蛋,轻轻阖门而去,像是怕扰乱了天使的清梦。我蠕动着起床,待端坐桌边时,几行清秀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母亲的几声叮嘱呀,坐在餐桌旁边仿佛呵护般的语音仍荡漾耳旁。然而我习惯了这样恬淡的幸福,感觉里不掺杂激动和想落泪的成份。但是我也决不麻木,我体味着母爱的细微入扣,投入到学习当中,因为我要以我的方式感谢她的每一缕爱意。诚然,生活中并无大起大落、感人肺腑的太多细节。我仍认为,平淡且真实的环境更需要我们去咀嚼,让感谢的心念在灵魂里暗暗拔节。于是,当他人给予你一片蓝天的同时,你会欣然相馈一座森林,蓝天绿韵,感谢将优化世界。
  
  (二)
  
  一位妇人曾开过一家小杂货店,她心灵手巧,经常用丝线勾织一些玲珑实用的小物饰,置挂于店中,既赏心悦目,又方便他人。一位顾客经常到店中购买物品,有时还会与那位妇人攀谈。妇人总是坐着,笑眯眯的望着周围的一切,嘴里不住地迸出感谢的字眼。她感谢顾客的到来,感谢天气的爽朗,甚至于感谢邻家婴孩的降生。不久,这位顾客将到黄山旅游,临行前,向那位妇人话别。妇人感谢让她分享欢欣,并接受熟客的建议,决定以后去黄山一览奇景。然而熟客归来时,却见店主已易人,且震惊而知,那位妇女原是双腿残疾之人,于几天前遭遇车祸而去世,临死前仍不忘感谢送她去医院的好心人。
  这样阳光般的人,世俗鲜见。感谢的观念贯穿其一生,身形虽残缺,却仍给人以一种完美光辉的形象,留给人以希冀和欢乐。她的观念也唤起了人性最为寡淡的一面:对微小事物的感恩。如今,还有多少人在晨起之时,会感谢太阳之华彩,云朵的卷舒离散,草长莺飞的生机,土地幽香的散发?又有几许情愁附注于花开花谢,万物拔节,新草茸茸?又有谁没有对邻家的玉音,婴童的啼哭,亲人的团聚处之淡然,感觉麻木?
  为我们保存文件的档案夹,你产生过感谢之情吗?
  为莘莘学子们贮书藏卷的书柜,你有过感谢之心吗?
  为万物生命延续生长而奔腾的江河,你可曾有感谢之举?
  与人类朝夕相处,秀美可爱的动物呢?
  或许都没有。学会感谢,也许将减少对某些资源的浪费,因为你会倍加爱惜自己的文具、家具;学会感谢,也许将重新拥有生机盎然的世界;学会感谢,也许将少一份杀戮,多一份和谐。
  感谢,播下善种,收获阳光,如海子所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