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1期

作文修改实例分析

作者:于高峰




  叶圣陶先生曾经讲过:“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改好。”可见,训练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是作文教学的必要环节。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四个原则:
  一、妙笔生花,雕琢龙头凤尾;
  二、水落石出,突出文章主体;
  三、提纲挈领,做到眉清目秀;
  四、风行水上,平淡亦是神奇。
  下面,我以一篇学生的习作为例,来谈一下我对上述四个修改原则的理解和运用。
  
  原 文
  春天的情思
  
  汤河的风景真是冬去春来又一新。两岸的垂柳倒映水中,使小河显得碧绿。面对汤河的美景,不禁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永通河,是不是也如汤河一样如画似诗呢?
  以前,听大人们说这条河如画似诗,清澈见底,河岸上还种着一些垂柳,每逢春天柳树发芽倒映水中,真是如同画中一般。时常还会有些农家妇女在这洗衣,一些调皮的孩子来这抓鱼,河面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寂寞,只有一片打闹声、棒槌声,声声相应,如同仙界一般。
  今日的永通河脱去了春天的长裙,再也没有了昨日的美,留下的只是今日的脏水、臭水,美丽动听的名字永通河也变成了如今的阻通河。
  第一个污染永通河的工厂是哪个?
  第一个,是的,总该有第一个吧!要不怎么会有无数个,要不她怎么会变成如今满是脏水、臭水的阻通河。听说,临近村子的人吃地下水,很多都得了癌症,最后经医生确定,是由于受到这条河河水的影响,我想还跟他们的粮食有关。每每放学时,我常见有些农民在用这条河中的水浇地,这样就把河水中的有害物质让农作物吸收,结果粮食的产量很低,人也生了病,真是一举两失呀!
  站在桥栏上,凭栏远望,前方隆隆的机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想了想,噢,原来那是邻村的造纸厂。以前认为在这儿办个纸厂,用水方便,效益可能不错吧!现在明白了河水的污染也许就是纸厂排放的污水造成的,开始还少,可日积月累,慢慢地就变成了现在的状况,再加上一些农民向河中排放的垃圾,河水也就变得越来越脏,越来越臭,如今的“美名”阻通河也就形成了。
  现在,社会进步了,工业发展了,可家乡小河的美景也随着工业的发展一去不复返了,留下的只是糟粕。我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请以后注意环境保护,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永远也离不开环境。
  
  修改文
  春天的情思
  
  冬去春来又一新,春天的汤河别有风致。
  厚厚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跳起来,唱起来。两岸的垂柳倒映其中,小河显得更加碧绿了。一只小野鸭缓缓游过,河中的蓝天白云随波荡漾,我的心也随之荡漾开去……
  家乡的永通河是不是也如汤河一样如画似诗?
  以前的永通河水清得如同春天的阳光一般,鱼儿或欢快,或舒缓,在水底的石块间嬉戏。偶尔,河面上会漂来一两只小船,那是几个孩童欢乐的杰作。更多时候,这里是村里女子洗衣的场所。她们高卷着裤腿,拿着一色的棒槌来到河边。有的弓着身子,站在没膝的水中,在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有的蹲在青石板上,低着头,露出臂,或搓或揉……
  而今的永通河脱去了春天透明的长裙,春夏秋冬永久性地穿着一身发臭的死神般的黑衣衫。鱼儿都被呛死了,河底的水草消失殆尽,连河岸上的垂柳都失去了生气,透明的树叶成了灰头灰脸的浊物。再也听不见孩子们的欢笑,再也见不到河中洗衣的喧闹和潇洒。听说,村里的人很多都得了癌症,医生说是因为地下水受到了污染。而善良的村民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甚而些许图个“爽快”的村民依然像过去一样用这污水来浇地,绿色的土壤也长久地穿上了一身黑衣,散发出令人难以忍受的腥臭……
  隆隆的机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发觉我的两眼已贮满了泪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可爱的家乡,可爱的永通河,你什么时候才能穿上明丽的春装啊?!
  原文和修改文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孰优孰劣,一目了然。首先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原文的开头有明显的不足:眼前“春天的汤河”仅用一句话“两岸的垂柳倒映水中,使小河显得更碧绿”带过,这句话虽然形象,但明显显得单薄。修改文中增加了“河水的欢鸣,野鸭的嬉戏”,内容就显得厚重多了。原文的遐思点、联想点开掘得不够准,《诗经·伐檀》中有“河水清且涟漪”的经典名句,由此及彼延伸开去,贴切而自然,修改文即抓住了这一意境。
  原文的结尾也可以说是卒章显志,但明显缺乏文采,缺乏形象美,更缺少了与读者情感的撞击点。修改文中用“隆隆的机器声”这一听觉形象,代替了原文中的“工业发展”,用艾青的诗句增加了文章的风采,使读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结尾一句“可爱的家乡,可爱的永通河”的呐喊,把文章凝聚起来的情感像决堤之水一样宣泄出去,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这正是雕琢龙头凤尾的功效。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文章是想用两幅图画的对比来揭示主题的,但“过去的永通河”描写得很不够,而“现在的永通河”却多出了探寻第一个污染源的多余之笔,大大影响了文章的表现力。
  修改文中“过去的永通河,河水清得如同春天的阳光一般,鱼儿或欢快,或舒缓,在水底的石块间嬉戏”;它还是儿童的天堂,洗衣女的快乐场所。这一幅画,极富动感和生活气息,使文章显得生机勃勃。写现在的永通河,删去了对第一个污染工厂的探寻,而让它处处与第一幅画面进行对比:鱼儿、水草、垂柳、欢笑逝去了,代之的是肮脏、腥臭和黑色的死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视觉冲击力。这样,删去和主题无关的赘余之笔,突出了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的两块主体内容,文章的中心思想也随之“水落石出”了。
  第三,修改文结构清晰明朗。修改文在开头“我的心也随之荡漾开去”开始“思”,照应题目;接着一个过渡句“家乡的永通河是不是也如汤河一样如画似诗”引到情思“点”上。接下来一面写“以前的永通河”,一面写“而今的永通河”,并把这些字眼放在段首,突出醒目。结尾“隆隆的机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结束“情思”,再次照应题目,并同样置之于段首。这样,文章的“起承转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谓是提纲挈领,眉清目秀。
  第四,修改文突出了语言的动感,从而使文章语言优美,视觉形象突出。如文章开头的“冰融化了,河水欢快地跳跃起来,唱起来”,“野鸭缓缓游过来”,主体部分的“鱼儿嬉戏”,“漂来一两只小船”,“有的弓着身子,站在没膝的水中,在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有的蹲在青石板上,低着头,露出臂,或搓或揉”中的一系列动词,虽都是常用词,但在这里却收到了化平常为神奇、化平淡为灿烂的艺术效果。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这四项原则的指导下,提高了写作兴趣,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