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1期

说“安”

作者:北京考生




  国泰民安,百年盛世,实无数人追求之梦想。国家的“安泰”,在下应万众一心,抓住其根本;在上应积其德义,公正而坚毅。
  赵威后见齐使,不先问君,而先问岁与民。“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此一句可谓是字字千钧,字字沉重。国家之“安”乃是万民之“安”,天下人之“安”,绝非一人一君者之“安”。试问饥民遍野,满目荒凉,何谈一个“安”字?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可享百年盛世,传万代荣光。
  魏徵曾经谏太宗十思,其言曰:“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诚然,没有英明的领导,百废何以俱兴,国家必将不国!念往日商鞅变法,以一位变革者的坚毅和不屈,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也将封建社会的萌动变成了现实,为秦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使人们得到了短暂的安逸。忆往昔廉颇负荆请罪之佳话,品味其中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恩怨为轻的大气与气概,无不令人称赞。将相之和换来的不仅是二人之和,更是国家之安。忆往昔清圣祖康熙诛鳌拜,平三藩,建千秋之功业。其言曰在位之年永不加赋,纵使前线告急,国库空虚亦然。作为领导者,要有坚强不屈的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正直而守信,质朴而无华。
  岁——农业——国家之根本;君——领导者——安泰之基石。倘若根本过浅,基石松动,则国泰民安皆成梦幻泡影。即使有上天之垂爱,也是惘然。国家之安非一日一时之安,实乃千秋万载之安。农业之振兴不可懈怠,领导者的英明与睿知更不能轻视!
  魏徵之十思宏兹九德,意义实深。吾辈不求垂拱而治,只图正身律己,行自身之职责,谋国家之安泰。古人求国之安泰意在巩固帝王之基业,吾辈求国之安泰意在振兴民族之伟业。国之安泰,在下应万众一心,抓住其根,在上应积其德义,公正而坚毅,如此以往,必使国家安泰,民族振兴!
  
  简 评
  此文作者谈“安”,选取了“国泰民安”来论述,作者没有论其重要性,而是从如何做到“国泰民安”这一角度落笔,反映出作者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深度。
  论理全面而深刻是本文的主要特点。开篇从两个方面提出如何做到“国泰民安”,一方面针对百姓来说,一方面针对上层官员来说,这样就为后文打下基础。第二段和第三段是重点部分,分别从民和君的角度阐述“国泰民安”。作者将学过的课文信手拈来,引用恰当,以历史上不同的任务为例,从不同角度加以分析。第四段对前面段进行总结,再次强调二者的重要作用。最后一段进一步解说“国泰民安”在当今时代的重大意义:意在振兴民族之伟业。这样就使论题更具有现实针对性。至此结构完整,论理水到渠成,令人读来不禁拍案叫好。
  (荐评教师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