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10期

中学生文风问题漫谈

作者:李爱民




  时下,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特点是:辞采华丽而风格柔弱。其内容要么是一己的小悲欢、小得失,要么是田园牧歌式的浪漫际遇。文中“枫叶”泛滥,“眼泪”横飞,满纸浅唱低吟,气象狭窄……这种脱离现实、无所事事的闲适情绪渐渐湮没了中学生散文里本应清朗健康的风骨,许多散文就像病态美人在那里“纤纤作细步”。
  中学生这种文风的形成是由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
  就主观方面讲,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其心理特点正是朦胧躁动、多愁善感的时期,浪漫纯真而又不切实际,急于宣泄而又不懂得克制,加之生活经历的单调,社会阅历的浅薄,使得他们缺乏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学生作文思想的浅薄,内容上便去营造一种风花雪月的浪漫情调,形式上则追求华美的辞藻。
  从中学生所处的语文环境来看,近些年,世俗化思潮大行其道,文学似已从高雅的殿堂内走出,日渐走向世俗市井,至于中学生常见的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其末流已堕入了媚俗的境地。而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各种休闲文化、包装文化、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则无孔不入,泛滥开来,而经历单一、思想单纯、生活单调的中学生又怎能在这通俗文化的包围轰炸下保持一份洁净与脱俗?
  看着这种“温柔”之风一天天滋长,便愈觉是对我们作文教学的一种讽刺,也便愈觉教师责任之重大。
  事实上,就一篇文章而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思想是语言的内核。语言,必然表达一定的思想,而思想的质量则决定着语言的质量。浅薄的思想必然产生无味的语言,作者的思想修养,精神品质决定了文章的价值取向。再者,中国文学的传统是“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文质兼美,从不忽视文章的思想性,写作者都须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现在,社会文化环境的通俗化对中学生的写作活动客观上已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学生的作文方式和语言文字已经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制约和影响。但是,从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看,一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有时是难以改变的,而人的心灵却是可以自由支配的;一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固然能够决定人们的文化背景,而心灵的清浊与尊卑却可以决定文品和人品的高低;文学和一切写作活动的第一杠杆永远是使命和责任。当我们的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已经健康并趋向稳定时,写作过程就应该是一个展示心灵的过程,它所表现的方式,也应是一种人化的内在精神运动。所以,我认为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养成辩证求实的思维方式,乃是改变当前中学生不良文风的第一要着。
  一个人的作品代表着作者体悟世界看待人生的最基本的情感方式。所以说,写作的情感方式说到底是作者的人生方式。如果生命是炽热高昂、健康明朗的,那么即使表现手法欠佳,也会不乏生命意识中的壮丽美;如果生活的梦想是构筑在自我狭小的基石上的,那么即使是表现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现象,也会失去衮然大气,而呈现出一种苍白的病态。诚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使得中学生很难有丰富的经历和多方的磨炼,有限的知识能力也使他们很难在写作过程中有较成熟的把握。但是,如果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把观察生活的视角调整一下,从对生活形态的整体把握中去表达自己的思虑和感悟,且把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感情要素放在客观世界的大背景中加以展示,那么,写出的文章大则可以观世象明性情,小则可以洞察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这个时候,写出的文章便可以成为思想和生活的过滤方式——把精彩的、雄健大方的东西留下来,把矫情的、浮躁浅薄的杂质过滤出去,这样,便会呈现出一种健朗的文风。
  当然,在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历史责任感,让他们能放眼观世界,胸怀天下,情系众生,洞察人生世相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纯粹的文学情趣也不容忽视。语文教材中,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那一首首动人的诗词,都是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创造真正的美的源泉,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外读物中,更有真、善、美的精神大餐,教师可多加指导,以让学生充分享用。
  总之,只有当学生有了健康纯粹的文学情趣,他们才会在当今纷繁芜杂的社会现象和世俗文化中,保持一份清醒与脱俗,并用自己独有的视角与方式去体察人生世相和抒发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