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9期
祭艺术
作者:浙江考生
蒸汽机车的轰鸣声开启了通向现代的大门,三百年来工商业的急速发展使得一种叫做人类的动物彻底改变了容貌。人类社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着,商品的充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商人的眼中,没有什么不能来交换金钱。于是可怜的艺术便被打倒,成为了牟利的工具。世间已没有文学——有的只是武侠、言情、玄幻和偶像。世间已没有美术——有的只是海报、招聘、动漫和涂鸦。世间已没有音乐——有的只是节奏、金属、说唱和煽情。没有新艺术,即使有,也在大众的眼光之外。人类五千年来绵延相传的对艺术的创造与热爱,却在人类社会最进步的阶段继绝了子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艺术本是艺术家从自己身上剜下而欲与他人分享的一部分灵魂,但他已找不到哪怕听他说句话的人了。
蒙克在《呐喊》中所表达的对后现代的恐惧,现在已经是事实了……
我悲哀着,想从这悲哀中找到艺术失落的原因,但人群却把我推到一边,他们在快餐式的生活中娱乐着,娱乐着,一直娱乐到死。
我独自上路,驾着由书籍制作的孤舟,与咆哮的物质欲望之海搏斗,期望能找到那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辉的圣堂。最终,我来到了一座小岛。
说是小岛,其实只是一块礁石,石顶有一座破败的修道院。我轻轻推开修道院的门,里面没有修士,却有坟墓——神的坟墓。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尼采说:“上帝死了。”当人们自以为足够强大时,便抛弃了信仰,沉醉于物质享受之中。没有了精神的人,又怎么会关心并热爱艺术?我觉悟了,我将过去的艺术保存起来。当人们重新找回“心”的时候,或许就会有用……
我不能舞蹈,但《春之祭》在我的眼中。
我不能演奏,但《朱庇牧》在我的耳中。
我不能写作,但《洛丽塔》无法从我脑中被夺走。
还有许多……
我自艺术的失落中看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衰败,五千年输给了三百年。哲人被敬而远之,富翁则成了被追捧的对象。我坚信,对物质的信仰必不持久,这必将得到改变,精神上成熟的人类才能主宰宇宙,我愿意为它牺牲一切……
点评
文章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俯仰古今,感叹艺术的不同,追寻艺术远去的踪迹,祭祀艺术之死,行文从容而大气,立意高远,使人读后手不释卷,留下深深的思索。叙评之中,作者时时将自己的真情灌注于字里行间,文章虽不见作者痛哭流涕,但作者那种对艺术之死的情感用悲摧心肝之词来形容也不为过:“我自艺术的失落中看到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衰败,五千年输给了三百年。哲人被敬而远之,富翁则成了被追捧的对象”。当然,文中的作者并不是一味悲观,其对艺术的捍卫之情亦溢于字里行间,且看:“我坚信,对物质的信仰必不持久,这必将得到改变,精神上成熟的人类才能主宰宇宙,我愿意为它牺牲一切……”
(荐评教师洪方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