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6期

“新课标”下的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作者:程 鸣




  
  唯物辩证法告诉人们:大凡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变化也不例外。
  笔者认为目前影响高考作文命题发展变化的因素主要是2002年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2004年正式实施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及高考语文大纲。而直接影响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变化因素是高考语文大纲,因为高考语文大纲是《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执行方案和思想观念的具体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学生“负责任地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要有独立的写作思维”。这是广大考生应试作文取得高分的新标准。据此,笔者不揣浅陋,大胆对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走向作以下的预测:
  1.2005年高考作文会继续采用以“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为主。当然有可能略有变化,比如给出几个话题,让考生任选其一作文。话题的引出也可能不是材料,而是采用提示语。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可能借鉴2003年与2004年的北京卷、上海卷的作文命题形式。如2003年上海卷:“杂”的含义很多,有褒有贬,请联系生命或科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以“杂”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10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样会避免材料对考生的不良影响,从而单刀直人去立意作文。2004年北京卷的“宽容”(命题作文)、上海卷的“忙”,可见这种趋势。
  2.道德价值取向、审美价值取向会凸显,并且可能向文化价值取向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中说:“审美教育有助于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2004年江苏卷的“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和福建卷的作文话题已经在这一方面作了宝贵的尝试。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关于知、情、意在作文方面的考查,有可能对人的审美(帅、酷、靓以及气质)、对社会风尚及流行文化的审美进行考查,也有可能对中华传统文化中诗、词、曲、赋及小说的审美甚至可能延伸到文化的范畴进行考查。广大考生复习迎考时不妨关注一下这方面的信息,做一点知识储备。平时就要多读书、读好书。语文是一种文化积累,要注意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发展变化,关注人类的和谐发展。
  3.“认识”这个话题会继续深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中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仔细研究2003年以及2004年的作文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2003年全国卷的“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还是2004年的全国卷的四个作文话题乃至其它省份的作文话题,都是与“认识”密切相关的。只有正确认识自然,把握自然规律,才能开发利用好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正确认识社会,才能融入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好我们的社会;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使自己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规划好人生理想,走好人生之路。所以,2005年高考作文命题,“认识”这个话题有可能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4. 高考作文与语文课外阅读的结合可能更加紧密。2004年福建卷作文话题为我们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2004年福建卷列举了一组真实的人物: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史蒂芬·霍金,一组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这些古今中外的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艺术形象除了可以从语文课本中获得一些外,更多的必须从语文课外阅读中获得。如果考生没有广泛的阅读,那么很可能是无从下笔的。所以,提醒广大考生在复习迎考时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浏览一些课外读物(大部头的没有时间阅读, 浏览一下名著缩写、人物传记概要之类亦可),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生活积累、阅读积累,以不变应万变。
  5.高考作文与语言情境运用、语文实践活动会紧密联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应用、拓展”部分这样规定:学生学习语文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选修课程语言文字应用部分这样规定:学生学习语文要“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口头应用能力,能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适当时机与场合,提出话题,敏捷应对,注意表达效果。参加演讲与辩论,学习主持集会、演出等活动。”其实,此类高考作文考题,早就在我国高考作文试题中出现端倪。例如:20世纪90年代全国高考卷有给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环保问题的作文试题;上海卷连续两年写两分钟发言稿的小作文,
  从考查“说”的角度出题;近年来上海卷有假设从某刊物的几个栏目中选一个做编辑的作文考题。必须注意的是:随着新《语文课程标准》的逐步落实,高考作文还可以从考写讲演稿、辩论稿、采访稿、主持人的发言稿等等方面着手,把高考作文与语言情境运用和语文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全面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综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6.高考作文的演变,还会受到高考作文本身出现的矛盾的影响,从而引起变化。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胡编乱造”、“四不象”的作文大量出现和内容空泛、缺少生动的记叙、缺乏深刻的分析推理等情况,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增加了“感情真实”、“内容丰富”等条目,许多省份高考阅卷中对“四不象”类的作文一律封杀,判为不及格。为了从根本上整治“四不象”,为了与高中作文教学的训练体裁相一致,高考话题作文开放式的“体裁不限”的规定已经改为“文体自选”,请不要小看这一微小的变化,这个变化说明高考阅卷的评分标准对文体有了严格的要求,那种不伦不类的“四不象”作文一定不能获得高分。
  7.高考作文赋分值不会变。如果高考作文赋分发生变化,那么将波及整个语文卷面的设置布局,各题分值的再分配;将影响到中学语文课程的改革。所以由此看来,作文的赋分值变化可能性不大。2004年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发展等级的分值由原来的10分提高到20分,以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一成功做法将继续保持,不会改变。
  8.以下几个话题范围值得即将参加2005年高考的广大考生引起重视:
  (1) 人与自然环境。
  (2) 继承传统美德与培养现代人格。
  (3)社会责任感与法律意识。
  (4)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
  (5) 美好的感情(亲情、友情)和幸福体验。
  (6) 理想信念。怎样树立自己的理想、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怎样克服等,颂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7) 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8) 科学的思维方法。思辨价值取向、生活信仰、处世态度。
  我们相信: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从有利于选拔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将更加科学合理,高考作文的形式和选材的开放度将在今后的命题要求中有所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