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6期

山水中走来的沈从文

作者:江苏考生




  
  喜欢《边城》,喜欢沈从文;喜欢沈从文,于是喜欢上了沈从文笔下的山山水水。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喜欢上沈从文笔下的我突然悟到:从文先生就是一条河,从文先生就是一座山。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从文先生性情如水,文笔如水,在那清澈的文思中涌动的是最纯净的人性之水。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听过看过太多太多的爱情故事,可有哪一个如翠翠的爱情那样不沾一丝世俗之气。
  于是,当烦恼接踵而来时,我乐意拿起《边城》,走进从文先生水的世界,在那里我听到湘西水轻轻流淌;听到船夫豪亮的歌声,品味翠翠如水的情思和爷爷如水的爱。
  从文先生这样地写了,也是这样地爱了,爱得执著,如灵动的水常年保持一色的蔚蓝。他的爱人在他死后多年也终于领悟了从文先生这份纯真的爱。
  山有山的性情——沉稳。从文也无疑是一座山,他有着山的秉性。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误解了他,伤害了他,他却毫不在意,他不争,当无知的人们要他去打扫女厕所时,从文先生认认真真地做了。他用大山的沉默去回击这群无知者的攻击。
  沉稳的大山在四季中却能变幻出不同的色彩,这无疑是对从文先生最好的评价。大家都知道从文先生是著名作家,殊不知从文先生也是著名古代服饰研究专家。
  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一则关于从文先生的故事:在文化大革命中,从文先生辛辛苦苦写出的《中国服装史》被没收弄没了,但从文先生硬是又写出了一本。
  这就是我们可亲可爱的从文先生:一条汩汩流动永远不会停歇的河流,一座四季常青生机盎然的大山。在那沅江畔,你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听一听,你看见一位书生在书写、在吟唱了吗?
  书写,书写山的传奇,吟唱,吟唱水的多情。
  
  简 评
  
  我们不必猜测命题人在命这道题的时候是否想到了沈从文先生;但是,我们可以说,用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来比况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是最恰当不过了。本文作者选择沈从文先生作为叙写的对象,本身就是一种眼光、一种睿智、一种对人与山水的感悟。
  文章用朴素平实的笔触,阐释了沈从文先生性格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阐述了湘西的山水对先生性情的孕育,熏陶与同构。文章采用了多段落结构的方式,具有轻快跳跃的节奏和韵律,阅读的时候,也使人有面对沅水轻轻流淌所获的快感。
  近年来,这一类以文化文学名人为素材,夹叙夹议的“秋雨体”,在高考作文中大量涌现,但不少文章却出现了堆砌华丽辞藻、名人名言,滥用比喻、排比,追求形式花哨的倾向,因此,本文这种朴实清新的文风尤其值得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