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6期

情书

作者:魏 名




  
  舅舅的身上泛起了紫斑,舅妈的脸色开始一天天暗淡。几家医院一致认定舅舅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书上医生潦草的字迹一下把全家人击懵了。
  舅舅和舅妈都是脾气特好的人。舅舅一天到晚乐呵呵的,从未见他不开心过。听说当初他就是以快乐的个性俘虏了舅妈的芳心。
  跟一个快乐的人生活在一起确实开心。有一次我去舅舅家玩,舅妈在卫生间洗澡,不开灯,也不开淋浴器,仅仅接一桶水。舅舅听她洗得毫无声响,笑着说:“老婆,你在干洗呀!”乐得我半天合不拢嘴。
  我们说舅妈真有福,每天都可以笑颜迎人,舅妈半羞半恼地说:“你舅舅就知道贫嘴,一个空话匣子,从没见他给我写个只言片语,将来老了连一封可以翻看的情书都没有!”
  这么好的舅舅和舅妈怎么会遭遇这样的不幸呢?
  舅舅做化疗,掉光了头发,他笑着对舅妈说:“老婆,这回可以给你省一半洗发水了。”舅妈却一反常态,买最贵的药和营养品随时放在舅舅的床头。舅舅的造血功能一天天衰竭,并且伴有溶血反应,这意味着舅舅随时可能离开人世。舅妈的眼睛红肿着,舅舅摸着舅妈的脸,笑着说:“到底是我生病还是你生病呀,你怎么‘人比黄花瘦’了。”舅妈背过身去又抹起眼泪来。
  冬季最冷的那天,舅舅的脸色比窗外飞舞的雪花还白。黄昏还没来到的时候,舅舅溘然长逝。坚强的舅舅在弥留之际,握着舅妈的手,终于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在第三天的晨报上,我们看到了舅舅的“情书”,登在“征婚启事”栏目里,用了醒目的黑体字:“吾妻,32岁,我以与她生活过五年的经历作证,她是最好的伴侣,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宝,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无奈天不遂人意,我将先她而去,谁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将感激不尽!”
  舅妈捧着这封情书,泪水直流。
  (作者系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红寺堡中学学生)
  
  主题点评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很快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格局之中,同时也使封闭已久的中国本土思想与文化在外来冲击下悄然变异。首当其冲的是人们的价值理念,那种强调以自我感受为中心的个性解放与情欲放纵,来势凶猛地冲涮着传统道德观念的堤防,也使建立在传统文明基础上的家庭、婚恋观摇摇欲坠。昔日高雅缠绵的“梁祝”情调,已被视为陈腐的音乐古董。相反,各种变了味的男女情爱与婚恋形式却大行其道,令许多时尚人士趋之若骛。由此引发的家庭破裂、骨肉离散,乃至一些青少年过早地流入社会,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在媒体上已不鲜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细胞出了毛病,那怎样保障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与和谐?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个青年学生能以关注社会的饱满热情,把思想触角深入到如此严隶的社会精神层面,并以纯真善良之心发掘社会肌体中尚且珍存的美好,以质朴,纯情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一对青年夫妇在人生旅途中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至死不渝互相关爱的感人故事。一封具有特殊内涵的“情书”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品质的由衷赞美和追求。
  
  选材点评
  
  为了展示舅舅与舅妈的美好内心品质,表达作者对他们人生价值取向的认同与向往的主题思想,作者以独具匠心的眼光,发现了舅父在病危辞世之前替舅妈身后着想——写征婚广告这一感人事件。这“情书”远远超过一般意义的情书的价值。所以,文章把镜头焦聚在这封特殊“情书”的内容上,使文章的主题内涵和人物的情感表达都集中发挥到极至。这样的选材是成功的。同时,为了给写“情书”作好情节铺垫和情感升华的准备,使之自然过渡,作者首先展示了舅舅与舅妈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关爱、乐观、和谐的典型生活细节。这种突出重点、兼顾全面、详略得当的选材、剪材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布局点评
  
  本文基本按照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的线索组织材料,层次清晰,有条理,主题明确突出。
  开头部分,开门见山地交代了舅舅身染重病的骇人情况,如异峰突显,引人关注,并设下悬念。
  中间部分,没有顺势写下去。而是插叙了一段对舅舅和舅妈往昔和谐、幸福家庭生活的联翩回忆。先写“舅舅与舅妈都是脾气特好的人”,舅舅正是“以快乐的个性俘虏了舅妈的芳心”。接下来,通过两个人的对话以及舅妈提起关于写情书的话题等情节,表现了舅舅虽身处绝境仍不忘以乐观的人生态度安慰舅妈的感人品质。文章以“怎么会这么不幸?”自然过渡,接着具体描写两人互相关爱的至深情感:一方面是舅妈“买最贵的药和养营品”给舅舅;一方面是舅舅竭力忍受自身痛苦,以乐观态度抚慰舅妈伤痛的心。
  结尾部分,详细介绍舅舅所写“情书”的内容,使人物的内心品质得以充分展示,文字中饱含人世间的真情至爱,作者的情感与文章的主体升华到极至。
  
  语言点评
  
  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因素。“情书”内容的设计对展示人物精神品质、揭示文章主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匠心独运之笔。文中的人物对话表现了鲜明的人物个性和内心品质,营造了生动感人的生活氛围。
  
  写作建议
  
  如何使写亲情的文章跳出传统的窠臼,不落俗套,写出个性鲜明、主题深刻的佳品?很重要一条是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写人所未写。没有这种立意与表达上的创新,便没有文章的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