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5期

我们是这样退化的?

作者:夏 菲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小孩出生的时候都是智力超群、想像力丰富、身体强壮的优良儿童,随着他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智商便会随着那些愚蠢的知识而变得低下,他们的想像力也会随着人为的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因各种过剩的养分而变得虚弱。
  一个孩子在3岁的时候可以讲出各种美丽的童话,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他可以跟动物交流情感。
  一个25岁的成年人早已经不相信童话了,他认为除了自己,任何东西都没有生命。动物除了做宠物,就是用来食用。
  一个3岁的孩子最信赖的人,是最亲近自己、最爱自己的人。
  一个25岁的人最信赖的,是能够提拔自己、给自己带来权力和荣耀的人。
  一个3岁的孩子会爱上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厌恶邪恶的王后。
  一个25岁的人认为:在白雪公主和王后之间,善良和邪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谁对自己的前途更有好处。
  一个3岁的孩子最喜欢的书是《童话大全》,还喜欢星星和月亮,这些有着美丽幻想的故事和遥远的星空。
  一个25岁的成年人最喜欢的书是《投资指南》、《一夜暴富的秘密》,最喜欢的东西是宝马汽车,这些象征着财富的东西。
  一个3岁孩子的理想可能是做一个会造玩具手枪的人,会飞到太空的人。
  一个25岁的成年人的理想是,不管做什么都无所谓,只要是个有钱人就好。
  一个3岁的孩子认为:绝对不可以讲假话,否则,鼻子会变得很长。
  一个25岁的成年人会想:什么是真话?任何时候讲的都是需要讲的话。
  一个3岁的孩子可以在大热天奔跑在草地上,可以在冬天玩冰凉的水,只要他的监护人不反对。
  一个25岁的成年人只要有可能,夏天一定呆在空调房,冬天一定戴手套。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将我们变得这么平庸和乏味:我们的年龄越来越大,理想越来越小;规则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电脑越来越多,人脑越来越少。
  这是我们退化的原因?
  
  主题点评
  
  高科技的突飞猛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宁静的田园诗生活成为古老的过去。当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躁动着不安的心灵,人们太多地专注、倾情于所向往的一切,甚至连作梦都惦念着股票的涨跌、生意的兴衰、权位的升迁……当此之际,得志者会“春宵一刻”掷“千金”,不舍昼夜地尽情享乐;失意人却为讨不到血汗工钱而四处求告……汹涌的物欲狂潮冲涮着道德、良知的堤防,倾斜着理性的天平,人性在一步步滑落。
  如果你留心关注那孩子们的早熟,原本纯真的天性正被现实生活扭曲,你会发现:一次次生活的欺骗,使他们逆反着父母和老师的说教,乞丐的悲情再难打动他们日渐僵冷的心房,昔日雷锋已失去圣洁的光环,“模范”人物的含金量连孩子们都产生了怀疑。随着时间的推移,失败与挫折消减着往日的热情,成功与野心扭曲着纯洁的天性,既得利益使亲情疏远,公正的尺度因金钱而失灵。此时,人们不再因哪个贪官的落马、亲情手足的搏杀而惊诧,不再因某处矿难、海啸、疫情而惶恐,也许是因为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也许还事没关己,不屑一顾。人们就是这样改变着自己,甚至必要时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人性变得越来越冷漠、麻木、虚伪与自私。
  本文作者透过光怪陆离的生活现象,发现了人们精神世界的许多奇异变化。为此刻意截取了富有典型意义的两组生活片段,把3岁幼童与25岁的成熟青年在生活中的不同表现放在一起比较着写,用以展示在基本人性、品质方面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主题: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许多原本美好的人性品质在悄然中退化,正在构成社会进步的潜在危机。从文章中披露的生活现象中,隐含着作者的深刻忧虑,表现出一个良知的觉醒。
  
  选材点评
  
  这是一篇表达自由,颇具个性化写作风格的议论性散文。作者以敏锐的思想触角捕捉到人们熟视无睹的一些生活表象。以深邃的思考感悟到,在物欲洪流的冲击下,人性中的美好品质在悄然退化这一严肃问题。
  为了表达这样一个深刻复杂的主题。作者决定让生活本身去告诉人们。为此,在选材上精心过滤,刻意选取一些最能反映生活规律,揭示主题意义的生活现象。从表面看,不过是一些生活镜头的简单罗列,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不着一字的分析、议论,一切让读者自己去发现、去体悟。但每个理智的读者都能参透其中的玄机:在人生跨度20几年的时间里——3岁到25岁,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追求、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变化,清楚昭示出人类正在朝着悖逆美好天性方向退化着。文中串起的一组组对比鲜明的生活画面,处处发人深思、催人猛省。
  总的看,文章在选材方面花费的精力是比较大的,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中沙里淘金,挖掘到能够充分表达主题思想的典型材料,选材的成功也就意味着文章基础的奠定。
  
  布局点评
  
  从文章的布局看,大体由三个层次构成。开头是提出问题部分,作者以简洁的语言阐明一个人从小到大,人性在品质和体质等方面的变化,并点出变化的主要原因——“愚蠢的知识”和“人为的约束”。
  中间是文章主体部分,也是列举事例、揭示道理的部分,文中详尽列举了一个人3岁和25岁两个不同年龄段在人性品质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其中包括幼儿纯真天性的迷失,感情亲疏受名利的制约,善恶、正邪在为私中颠倒,物质和精神在现实中失衡,真实与虚假在利己时混淆……从不同生活侧面证明了作者的观点。
  结尾部分,作者试图深入挖掘导致人们精神品质退化的种种因素,但不意味着下结论,文未以反问句“是我们退化的原因?”收束,意在引导人们深入思考。
  
  语言点评
  
  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鲜明对比和朴素的白描手法,不加任何议论,但却让事实本身去说话的表现方式,是个性化表现手法在文章中的成功运用。
  
  微瑕指正
  
  文章首段提出的导致“退化”的原因之一是“愚蠢的知识”等,在篇末应有呼应的文字内容,使所提出的观点得以印证,结构也会更加严谨。
  
  写作建议
  
  面对同样的生活现象,有的熟视无睹,良莠不识,有的甚至随波逐流,自甘沉沦。而作者能表现出冷静思考后的清醒。为何有如此不同?归结到一点,就在于价值取向的分野。由此推及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应引起老师与同学们的深思。